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07日漏签0天
无损吧 关注:21,658贴子:60,752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8回复贴,共1页
<<返回无损吧
>0< 加载中...

请问CD和无损有什么区别么?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梵心彡伐折罗
  • 如雷贯耳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最近偶然在别的吧遇到这么个问题,看他们说的好像CD和无损并不一样,网上随便查了一下,又说没什么区别,所以想请教一下大家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 朱俊辉TONY
  • 崭露头角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只从平常人角度,不是从专业玩家角度回答你这个问题,因为专业的可以追溯到母带的级别,对于新手不太友好理解!
平常常见的无损格式都是有损,如ape,flac,这些已经是比较接近无损,再到wma,mp3,m4a等有损更厉害,封顶也就320kbps压缩率。常见“无损”格式有一个无损方面做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格式就是wav格式!微乎其微的损耗。那有没有比wav更厉害的呢?当然有,就是cd碟无压缩分轨出来的格式(cd碟是一圈圈的坑做成的圆形轨道,像一个圆形操场)dsd格式(dff,dsf),它比原来的cd里面实际的格式要大很多,可以说是把cd格式解压出来的原来的格式,这个只是cd级别的真无损!更后面的还是分dsd 64bit级别,128bit级别,这些已经去到母带的级别了!
总结:真无损必须得dsd级别,再下去就是wav(接近真无损),比wav差的都是有损的。平常常见所谓无损都是假无损!


2025-08-07 06:58: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朱俊辉TONY
  • 崭露头角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手打不容易,谢谢点赞!


  • 数码狂舞
  • 崭露头角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玩意儿真的是有点玄学
其实从CD的基本工作原理来讲,本身就是数码化的音乐,无论什么音乐,最后都变成0和1存储在光盘上而已。
在播放的时候,解码电路将0和1再解析成模拟的电平进行输出。所以CD音质的好坏,其实主要在数模转换的部分。
那么无损的文件,其实就是将CD上的文件存储在硬盘上了而已。只不过这里面,因为存储方式的不同,以及CD所谓的防盗加密,文件本身必须先进行转制。再来就是码率,数码信号,同一时间传输的0和1越多,就越能最高程度的模仿模拟信号,所以理论上码率越高越好。但是受限于电路处理的速度,以及文件本身的大小,才对码率进行限制。
所以,要是归根结底,CD本身也是有损的,所谓的音轨也完全不像胶片唱片那样的音轨,所谓的无损也都是相对的,只不过是在转存的时候,不会有额外的损失了。
所以CD音质和无损音质,尤其是FLAC格式,根本上的区别没多大,都是数码音质,最终输出音质,完全取决于播放电路和扬声器。
如果你听过磁带机,就会明白,无论底噪多大,颤音多严重。磁带机听上去就是要舒服很多,很耐听。尤其是低音这一块,纯模拟的磁带机百听不厌。但是磁带也好、唱片也好,模拟电路在记载音乐的时候,也是受限于采音器材的能力,并不能完全还原真实的声音。
所以吖,要真想听完全无损的音乐,那就只能去音乐厅现场,听古典交响乐团
最后说说Mp3之类的,那不能说有损无损啥的了,那叫超压缩,就是将人耳不敏感的频段全都给过滤掉,保留相对主要的区间,并且利用算法,将数据拼命压缩。播放的时候需要更强大的解码能力,音质却十分差。


  • ycc908314
  • 默默无闻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在吗 有偿收你的bdmv……多谢大佬


  • 游人生2000
  • 默默无闻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们平时所说的“无损”应该将其理解为“无损压缩”,而并非音乐无损,从音乐角度来音乐通过麦克风记录母带上,本身就会有损失,之后所有的工作都是想方设法将母带上的声音还原出来,要求高保真,因为所有的功放和喇叭都无法百分百还原麦克风前的声音,只能做到无限接近。所以整个过程没有无损一说。
CD是将母带上的模拟声音转换成数字信号存入光盘,一般一张CD的容量为650M,一首5分钟音乐的数据采集量为50M左右,一张CD一般也就12首歌曲。将CD上的数据复制下来存为WAV文件,我们称之为抓轨。这个过程就是无损的,抓下来的WAV和光盘是一样的。我们电脑里的软件平时不用为了保存省空间,一般会压缩文件,用时再解压,解压后的软件拉压缩之前是没有任何差异,这个压缩就是“无损压缩”。为了节省磁盘空间,将WAV文件以同样的思路压缩成为APE或FLAC文件,这样在没有任何损失的情况下节省了磁盘空间,所以WAV,APE,FLAC都称为无损音乐。
为什么压缩格式会有APE和FLAC二种?本来压缩比更高的APE应该是不错的选择,但其压缩算法比较复杂,遇到有些老机器“解压缩”,也被称作“解码”时,速度跟不上,音响就会发出爆音,这是让人受不了的,所以有了体积比APE大5%的FLAC格式解决了这一问题,所以无损的最好格式我个人认为是FLAC格式。
之后有几百上千万的音响出现,总觉得CD的取样率达不到千万级音响的级别,所以不断地有更高取样率的音频出现。你如果问我有区别吗?我回答有区别。如果你问我CD音质和更高取码率音频在总价2万元以下的器材上放有什么区别?我的回答是没区别。另外拥有千万级的器材,没有金耳朵同样也听不出区别。所以说到本质,我们听音乐是器材发烧友还是音乐发烧友?如果有一首歌能让你流泪,是因为器材还是音乐带来的感同身受?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8回复贴,共1页
<<返回无损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