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性胆固醇患者慎防冬季诱发心脏病
中国人常说「年关」难过,农历年前的寒冬是心脏病发的高峰期。有心脏专科医生指出,原来天气寒冷时可引起人体的血液浓度上升,较容易形成栓塞,尤其是一班有胆固醇问题而不自知的隐性患者,适逢节庆饮食没有节制,心血管疾病或会一触即发。
据心脏科专科陈柏羲医生表示,冬季容易诱发心脏病,主要与寒冷天气有关。「天气冻人体的新陈代谢会较慢,血液的浓度也较高,增加了血压,或会增加血栓形成的机会。另外,冬天也较容易感染肺炎及流感等疾病,若本身的抵抗力差,一旦感染亦会同时增加心脏负荷。」
大吃大喝御寒诱发心脏病
除了天气,饮食习惯也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之一。「不少人爱以肥腻及浓味食物暖胃,加上不少贺年食品也是煎、炸,高热量、高糖、高盐之余还含有反式脂肪,它会降低好胆固醇及增加坏胆固醇的含量,对心脏健康百害而无一利。」陈医生建议,市民应多穿保暖衣服御寒,饮食方面则以「足够」为原则,不宜吃得过饱。「若进食过量,胃部需要较多血液帮助消化,供应心脏的血液会因而减少,冠心病患者或会因为心肌血液不足而出现饭后心绞痛情况,严重者更会引发心脏病发。」
复合药物有助降胆固醇
陈医生续称,心血管疾病与胆固醇息息相关,要减低心脏病发的风险,严格控制低密度胆固醇就非常重要。据美国心脏协会于2013年发出的指引,若病人本身患有冠心病、中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即属高风险类别,应将原本的低密度胆固醇降低50%或以上,以减低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病变的风险。不过陈医生补充,由于约8成的胆固醇也是由肝脏和肠自行合成,只有约2成是由食物摄取,因此单靠控制饮食极难以达标。「这类心血管疾病病人一般也需要服用药物。最常用的处方降药物为他汀类(Statins),它可以抑制肝脏制造胆固醇,并稳定血管内的粥样斑块,减低其破裂而引发急性心肌梗塞的风险。不过,高剂量他汀有机会令病人出现肌肉酸痛、肌肉酵素或肝酵素异常等副作用,而且药效会有樽颈位,即使药量加倍亦只能将胆固醇降低约6%。针对这些病人,医生会调低他汀份量,并加入胆固醇吸收抑制剂(Ezetimibe)作辅助,不过需要留意,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亦有机会出现腹痛、腹泻、肠胃胀气及感觉疲倦等副作用。」这种复合疗法是医学界常用的方案,据大型研究IMPROVE-IT的数据显示,服用复合药物比起单纯服用他汀更能有效控制低密度胆固醇至1.37mmol/L水平。
病征难察觉宜定期检查
「我其中一位四十多岁的男病人,从事文职、平日较少运动,没有糖尿病、血压高及家族病史。当进行运动心电图时有心绞痛情况,经电脑扫描才发现心脏3条血管也有不同程度的栓塞,其中右边血管更已全塞,坏胆固醇指数亦高达5.7mmol/L,需要即时接受通波仔手术及服用药物。」陈医生重申,由于高胆固醇没有明显病征,通常只会在身体检查甚至到心脏病发时才发现,故他建议高危一族应于40岁后定期接受身体检查及心脏健康检查,及早确诊及定出治疗方案。请注意,上述药物为处方药,使用前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