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近三年新传真题,需要的私聊我
———————
下了考场那一刻,我只觉得浑身轻松,因为我知道,如果政治没问题的话,这次一定稳了。专业课题,说实话并不难,总的来说属于中等偏易。
<个人介绍>
我本科是南方某双非院校,本科学的是传播学,随着对新闻传播的深入了解,我深深爱上了这门课程。所以这也是我在考研期间,面临无数次绝望,三天一小哭,五天一大哭,坚持下来的唯一理由。
<为什么选民大的新传>
首先,我把考研的目标定位在北京,北京的教育资源好,在新传领域的发展也是全国领先的。而民大是北京唯一不自主划线的985、211院校,这样对我来说,胜算更大一些。毕竟,谁也不想付出了一年的努力,却什么也得不到。
民大在声誉、专业能力以及考题风格,对我来说都十分适合。
<参考书目>
新闻理论部分
1、新闻理论教程(第二版),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复旦大学出版社
3、新闻学概论(第四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传播理论部分
1、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范式与流派,刘海龙
3、网络传播概论,彭兰
中国新闻史部分
1、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二版),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中国新闻传播史新编,白润生,郑州大学出版社
外国新闻史部分
1、全球新闻传播史(第二版),李彬,清华大学出版社
2、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二版),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业务课
1、新闻采访学(第三版),蓝鸿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新闻编辑学(第二版),蔡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复旦大学出版社
5、新闻评论,马少华,中南大学出版社
6、电子媒介新闻教程,饶立华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复习规划>
每个人的复习进度都是不一样的,我的复习规划,仅供参考。
我是7月开始准备考研的,用了一周时间收集资料、经验贴、参考资料、专业课题,如果当时有学长学姐专门做一个民大新传的公众号,那我一定能少走很多弯路。
7-8月:
基础书目看一遍
8-10月:
因为还要准备毕业论文,感觉时间不太够,就买了考上学姐的笔记,这时,我才对民大考题的风格有了一定的定位,之后一直在这本笔记的基础上不断添加今年的热点,融入自己的思维框架,变成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笔记。
但这花了我两个月的时间,但是后来想想,这段时间是我收获最大的时期。
同时我报了评论、消息、策划的班,专门有学姐批改,这样提升的更快一些,而不是到处碰壁,浪费时间。
10月-12月:
这段时期主要是背,笔记总结的差不多了,就开始背笔记,同时报了热点班。这段时间学习的东西是最多的,原来的知识还没背完,新的热点又不断出来,当时非常崩溃,感觉上厕所都是浪费时间,所以每天都少喝水,少上厕所。
上考场之前,感觉啥也没背下来,心想完了,但拿到卷子的时候,感觉题都见过,写起来非常顺手,唯一的缺陷就是时间没有把握好,考334时,前面的题浪费时间略长,导致后面的论述题有一道写的不够完整。
初试分数下来后,334总分120+,影响不太大。
<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是有回报的!>
说一下心态的问题。面临考一个985、211院校,同时题也不怎么难。想必很多考生都虎视眈眈,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前期学的比较顺畅,到了11月的时候感觉什么也没背下来,还得不断往脑子里灌输新知识,感觉自己脑子要炸了,那会儿感觉心脏也不舒服,以为出了问题,就去医院检查了一遍,医院说没事,但是当时对我来说,就像最后一根稻草压的我喘不过气来。
胖了20斤,这都算小事了。
有一次白天喝了红牛,晚上冲了杯咖啡,半夜三点胃难受极了,去厕所吐了半小时才回床上。
这些都是小事啦!现在回想起来算是一种有滋有味的经历吧。
还有2020考研真题在这里:2020学硕&专硕真题(无法放链接,需要近三年真题,可私聊我
———————
下了考场那一刻,我只觉得浑身轻松,因为我知道,如果政治没问题的话,这次一定稳了。专业课题,说实话并不难,总的来说属于中等偏易。
<个人介绍>
我本科是南方某双非院校,本科学的是传播学,随着对新闻传播的深入了解,我深深爱上了这门课程。所以这也是我在考研期间,面临无数次绝望,三天一小哭,五天一大哭,坚持下来的唯一理由。
<为什么选民大的新传>
首先,我把考研的目标定位在北京,北京的教育资源好,在新传领域的发展也是全国领先的。而民大是北京唯一不自主划线的985、211院校,这样对我来说,胜算更大一些。毕竟,谁也不想付出了一年的努力,却什么也得不到。
民大在声誉、专业能力以及考题风格,对我来说都十分适合。
<参考书目>
新闻理论部分
1、新闻理论教程(第二版),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复旦大学出版社
3、新闻学概论(第四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传播理论部分
1、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范式与流派,刘海龙
3、网络传播概论,彭兰
中国新闻史部分
1、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二版),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中国新闻传播史新编,白润生,郑州大学出版社
外国新闻史部分
1、全球新闻传播史(第二版),李彬,清华大学出版社
2、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二版),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业务课
1、新闻采访学(第三版),蓝鸿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新闻编辑学(第二版),蔡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复旦大学出版社
5、新闻评论,马少华,中南大学出版社
6、电子媒介新闻教程,饶立华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复习规划>
每个人的复习进度都是不一样的,我的复习规划,仅供参考。
我是7月开始准备考研的,用了一周时间收集资料、经验贴、参考资料、专业课题,如果当时有学长学姐专门做一个民大新传的公众号,那我一定能少走很多弯路。
7-8月:
基础书目看一遍
8-10月:
因为还要准备毕业论文,感觉时间不太够,就买了考上学姐的笔记,这时,我才对民大考题的风格有了一定的定位,之后一直在这本笔记的基础上不断添加今年的热点,融入自己的思维框架,变成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笔记。
但这花了我两个月的时间,但是后来想想,这段时间是我收获最大的时期。
同时我报了评论、消息、策划的班,专门有学姐批改,这样提升的更快一些,而不是到处碰壁,浪费时间。
10月-12月:
这段时期主要是背,笔记总结的差不多了,就开始背笔记,同时报了热点班。这段时间学习的东西是最多的,原来的知识还没背完,新的热点又不断出来,当时非常崩溃,感觉上厕所都是浪费时间,所以每天都少喝水,少上厕所。
上考场之前,感觉啥也没背下来,心想完了,但拿到卷子的时候,感觉题都见过,写起来非常顺手,唯一的缺陷就是时间没有把握好,考334时,前面的题浪费时间略长,导致后面的论述题有一道写的不够完整。
初试分数下来后,334总分120+,影响不太大。
<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是有回报的!>
说一下心态的问题。面临考一个985、211院校,同时题也不怎么难。想必很多考生都虎视眈眈,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前期学的比较顺畅,到了11月的时候感觉什么也没背下来,还得不断往脑子里灌输新知识,感觉自己脑子要炸了,那会儿感觉心脏也不舒服,以为出了问题,就去医院检查了一遍,医院说没事,但是当时对我来说,就像最后一根稻草压的我喘不过气来。
胖了20斤,这都算小事了。
有一次白天喝了红牛,晚上冲了杯咖啡,半夜三点胃难受极了,去厕所吐了半小时才回床上。
这些都是小事啦!现在回想起来算是一种有滋有味的经历吧。
还有2020考研真题在这里:2020学硕&专硕真题(无法放链接,需要近三年真题,可私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