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吧 关注:510,462贴子:2,948,662

回复:【M42】(长期&不定期更新)玩深空你应该学什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好美的星云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1-03-05 07:01
回复
    年轻就是好,时间真多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1-03-05 12:54
    回复
      2025-08-09 18:08: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1-03-05 17:15
      回复
        那里我曾经去过。


        IP属地:江苏20楼2021-03-05 17:19
        回复
          抛开深空来说,选择一款赤道仪主要考虑载重、抗风能力和跟踪精度。
          为深空摄影(长曝光)设计的赤道仪一般来说抗风能力都不错(这也是为什么买EQ3D我们强烈推钢脚而非铝脚,铝脚EQ3D根本就当不了深空赤道仪),所以我们就不说了(其实就是懒)。
          载重别盯着赤道仪标识的最大载重看。卡着最大载重放镜子很可能导致精度爆炸、电机损坏,严重点的可能赤道仪变形或者镜子滑落碎一地。一般来说,单镜筒我们最多用到最大载重的一半,全套设备加起来最多三分之二。
          跟踪精度对深空来说是个最重要的指标。它主要由赤道仪托载的设备重量和齿轮的齿数决定。设备越轻,精度越高,不过一般最大载重一半以内差距不大。齿轮齿数越多,跟踪越平稳,精度越高。特别是对于无导星盲跟,跟踪精度显得格外重要。
          具体的选择最后还是和你的镜子有关。有些人要便携性架小APO,就可以入CEM25;有些人要高载重架大牛反,就得入NEQ6这种大而重的赤道仪。看你的主镜和预算(再说一遍,预算一定得给够!)和你出摊的方式(阳台党的重家伙和打野党的轻便东西)。
          我为什么没有提及便携性:一般来说,深空对便携性要求不是很高。首先,深空的镜子一般都比较大,赤道仪自然也得配大家伙;其次,玩深空的阳台党居多,有钱的去打远程台,打野的基本上都有车。在保证你的设备能塞进后备箱的前提下,赤道仪越大、越重越好。


          IP属地:山东21楼2021-03-05 19:32
          收起回复
            一会继续先刷会题


            IP属地:山东22楼2021-03-05 19:34
            回复
              BD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1-03-05 19:39
              回复
                等着下@_________c 的原片的时候再来码一段
                ---望远镜与望远镜头---
                没有镜子玩什么深空?
                深空摄影一般来说采用的是直焦摄影方法,即将相机直接接在望远镜后面。我们一般用两种镜子:牛反和APO。普通消色差折射镜焦比长,效率低,色差也感人。况且一般普消标配的赤道仪都太烂不适合深空(当然我见过天狼飓风配HEQ5和ASI120打深空的不过毕竟是少数)。卡镜焦比太长,没法打大面积目标,除非施卡改焦比(复杂,不再阐述,楼主都搞不懂)。对于大多数深空党来说,牛反和APO是首选。
                牛顿反射式(牛反)分两种:球牛和抛牛,顾名思义,反射镜为球面/抛物面镜。球面镜有球差,会导致边缘星点虚焦,一般不用于摄影。抛牛没有球差,虽然价格比球牛稍贵,仍不妨碍成为像楼主这样的小黑党的女朋友(雾),毕竟它比同口径APO便宜太多了。同样价格,牛反口径可以做到APO的1.5-2倍(这也是为什么牛反至今在摄影里未被APO完全取代),对于郊区或远程台的深空党来说确实比较诱人。唯一的一点缺陷是有比较明显的彗差,不过MPCC和精准的光轴可以很大程度缓解。至于光轴..有亿点耐心就行。
                一直以来复消色差式折射望远镜(APO)都是深空党的最爱。APO一般次啊用三片式复消色差设计(也有两片式的,称为ED镜),将像差控制在了最小。其便携性与一般不需要维护的可靠性使其成为深空党的最爱。无论什么时候,有一台APO绝对不是坏选择。但其较为高昂的价格(与小黑同口径的APO万元起步)令不少人望而却步。实际上摄影APO也不是为大口径设计的,65-80口径的APO完全够用了,其比小黑只贵500-1500元,但是成像质量与可靠性绝对比小黑高一节。ED镜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说色差控制并不好有的说与APO成像质量没有很明显差距,酌情选择。


                IP属地:山东24楼2021-03-05 22:03
                收起回复
                  2025-08-09 18:02: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同价位上纠结大口径牛反与小口径APO是常有的事。诚然大口径牛反进光量更多,且相对APO更为全能(目视拍行星啥都行)。我给几点可以参考的。
                  城市选APO,郊区选牛反;摄影选APO,全能选牛反;打野选APO,远程选牛反;成像质量选APO,小面积目标选牛反。具体的选择留给你们了。
                  极少数人(一般指从摄影入坑天文的)会用第三种选择:望远镜头。但是我不建议入坑就选望远镜头。第一,望远镜头都很贵;第二,望远镜头口径要比同价位APO要小;第三,望远镜头又不能当望远镜目视。别人用望远镜头是因为本来就有望远镜头,至于你有那个预算何不入个大口径APO呢?


                  IP属地:山东25楼2021-03-05 22:12
                  回复
                    d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1-03-05 23:06
                    回复
                      噫好!我中了!准备开始学点深空理论的我表示很赞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1-03-06 00:05
                      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1-03-06 00:18
                        回复
                          赤道仪与主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1-03-06 19:29
                          收起回复
                            主相机
                            没相机怎么摄影?
                            深空摄影最常见的相机是普通单反。一台D5100基本上是入坑的基础设备。相对于专业冷冻相机,单反价格并不高,而成像质量比傻瓜数码相机和手机高了不止一点。
                            单反拍摄有个弊病:一般单反传感器可以透过红外光。为了截止红外光,单反的传感器前面会装一片红外截止滤镜,它会使Hα(再说一遍,是α不是a!)波段(656.28纳米)的透过率下降到不到25%。对于一些暗发射星云来说,这点尤为致命。所以为了进行深空摄影,我们一般会将红外截止滤镜拆除,换成BCF(最常见)或者UHC、L-Pro(为了对抗重光害)之类的滤镜。我们一会滤镜章专门讲。
                            必须由专业人士改机!楼主就是吃了这个亏,自己改的机导致CMOS落灰,即使减了平场涂抹痕迹还是很明显。某宝某鱼上有不少做改机的大佬。


                            IP属地:山东31楼2021-03-06 20:08
                            收起回复
                              2025-08-09 17:56: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深空摄影的专业相机是冷冻相机。这种相机自带极强的制冷功能,可以将芯片工作温度降到-10摄氏度以下。所以冷冻相机的热噪很少,拍出来的片有更多的细节。冷冻相机以其高昂(相对于同画幅单反)的价格与极高的灵敏度著称。能拥有一台冷冻的,大部分都是大佬。
                              不同于现在的单反,冷冻分为彩色与黑白两种。彩色相机较为便宜(虽然比黑白多了一道加拜尔滤镜的工序...可能是灵敏度高),出图简单,拍一组原片即可。黑白相机要想拍彩色图片,就得用分别用LRGB或窄带滤镜各拍一组原片,后期再合成彩色图像。
                              选择相机主要看画幅。小画幅相机适合拍摄小面积深空天体(除了M31和M33之外的星系和行星状星云),拍摄大面积需要拼接。大画幅相机则不适合拍摄小面积天体(如果你望远镜焦距1000mm以上当我没说)。小画幅、短焦距可以取得与大画幅、长焦距差不多的效果。具体选择还得考虑你的望远镜和赤道仪的载重(冷冻都很重)。
                              单反与冷冻之间基本上预算够就上冷冻没有错。当然,为了使用冷冻拍摄,你还得有个笔记本或者盒子(ASIAIR)。


                              IP属地:山东32楼2021-03-06 20: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