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那些事儿吧 关注:50,392贴子:816,529
  • 9回复贴,共1

历史不是很简单,有个问题给你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呵呵,出个题考考大家吧!
说的是啊,南宋初期,金人使者到南宋和谈,金使要求南宋百官出迎。秦桧就叫百官出迎。而金使又要求在椅子上放上毯子。这个很不合南宋的规矩啊。于是大臣,又问秦桧怎么办?秦桧就说:不用管了,到时看我怎么办。
于是金使入朝当天,就在大殿里挂满紫色的幔布,金使一看,没有多说就回去了。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我也是看书才知道的,而且查了很久才明白!


1楼2010-03-06 14:18回复
    坐等答案~


    删除|2楼2010-03-06 14:27
    回复
      2025-11-07 15:59:4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你也不说去查查看!就在这坐等答案!


      3楼2010-03-06 14:28
      回复
        不知道哎 做个记号等答案


        4楼2010-03-07 19:30
        回复
          紫色——祥瑞之色,仅次于金色。金国又以“金”为国号。
          金人使者到南宋和谈,要求南宋百官出迎,又要求在椅子上放上毯子。这是一种侮辱南宋的行为。
          而秦桧要求在大殿里挂满紫色的幔布,取得是“紫次于金”的意思。这是贬低宋国,使宋国地位次于金国。而且这一行为比百官出迎、在椅子上放上毯子的要求更侮辱宋国。
          联系到秦桧的金国间谍的身份,以及后来的投降主义行为,他这样做实际上是向金国使者屈尊示好,表示宋国地位低于金国。
          金国使者本想小小的侮辱下宋国,结果得到了一个使自己更占便宜的回应,当然没有多说就回去了。
          (我其实是瞎想的,也不知道对不对,欢迎批评指正)
          


          IP属地:陕西5楼2010-03-08 18:35
          回复
            呵呵,楼上如果不说是瞎想的,估计我都要相信你说的是正确答案了!
            答案比较不靠谱
            紫色不是正色。
            有抗义的意思!


            6楼2010-03-13 09:24
            回复
              唉~
              (可是我觉得我说的还是有点根据的嘛,在中国传统里,紫色是尊贵的颜色呀,所以北京故宫又称为“紫禁城”啊。而且我没说紫色是正色嘛。)
              那如果照你这样说,紫色有抗议的意思。那或许是出于“紫色非正色”的典故吧。论语里面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也,恶利口之覆邦也”。秦桧这样做是想表明,金使的傲慢行为是“恶紫夺朱”,已经冒犯了大宋的尊严和地位。(可能是这样吧~)
              (只是这种说法有一个漏洞:有很多可靠的史料表明,秦桧是潜伏在南宋的金国间谍,他在南宋的目的就是为了实施金国“以和议佐攻战”的战略。那既然如此,秦桧为什么还要抗议金国呢?)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想法,望楼主不吝赐教。


              IP属地:陕西7楼2010-03-14 20:46
              回复
                我没有赐教的意思,
                因为这不是我说的,而冯梦龙评的一些历史故事。
                我只是想说历史不简单,一些史料就趴在书上,你看,我看,大家看。
                看的是同一种资料,却有N个结果产生。
                实际上我是想反驳一种以人性来推理事件进程的态度。这种态度要不得。
                而事实上现在很多人都是这样作的,按照一个人以往的态度和行为规律来推断他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或推断某一件事是谁做的。
                这不现实,也不实际。这样做就不是历史,而是解谜。


                8楼2010-03-15 12:28
                回复
                  2025-11-07 15:53:4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看了LZ的题目,查了些资料,大致是如上。
                  只不过看LZ的本意是指秦桧斗智胜了金使的意思。
                  而实际上很多资料都说,这一事件导致南宋朝廷遭受的是更大侮辱。


                  9楼2010-03-15 15:47
                  回复
                    所以我说,历史不是很简单,一百人看就有一百个人的看法。
                    历史就只要把能找到的最真实的情况摆在公众面前就可以了!
                    我说了这件事是我从明代冯梦龙的笔记上看到的。


                    10楼2010-03-21 01: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