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场:adx5000开声第一印象声场明显比大乌大不少。有人说adx5000叫日本hd800,倒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大乌声场其实也不算小,但是信息量比较大,就显得有点挤。
解析:adx5000解析跟大乌应该是同等级的,但是adx5000的各种细节似乎都被放大呈现出来了,一对比就显得大乌相当hufi

大乌走的是类似箱子的路子,细节是有的,但是你要主动去找。
三频:adx5000的高频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亮破天际,又不刺,延展性极佳,听弦乐配合强大的解析相当过瘾。相比之下大乌的高频就明显偏暗。这个其实跟原线和前端也有关系,测试过换银线或者更好的前端可以改善。中频人声方面,大乌掰回一局,中频密度很高,人声醇厚,热情奔放,adx5000就明显素得多,一股子监听的味道,完全不像老铁家传统的女毒风格,而且强到有些刻意的解析,对录音不太行的流行歌曲相当不友好

低频方面,adx5000的低频量倒是继承了老铁的特点:够用就好。低频有点散,弹性不是很强,想听动次打次怕是要失望。大乌低频算老强项了,量感管够但是不轰头,下潜极深,凝而不散。
佩戴:没到手之前看重量adx5000佩戴应该是秒杀大乌的。但是戴久了发现adx5000明显比大乌要夹脸,而且很容易把耳朵周围捂热,天气热起来之后怕是更严重。大乌除了重和有些顶头反而是要更宽松的。不过各人头型不一样,佩戴体验仅供参考

对比大体就这些。后面想到有啥再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