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分钟问题并不能用“时间的极限为1分钟”来描述。简化一下原问题:时间为n-1/n,对应自然数n-1(n>1),问时间为1分钟时,对应什么自然数。
简化后,分子与自然数一一对应,即从2开始的自然数k+1与全体自然数k一一对应,实际上他所谓的悖论也就是这样形成的。因为当k把所有自然数“耗尽”时,k+1看起来是无处安放的。
但是有点常识的人就能看出来,这个对应关系是成立的。所以我们首先可以得出结论,1分钟问题的映射关系在数学是存在的,并不是悖论。
那么时间到底能不能取到1分钟?下面继续分析。
2. 他还将1分钟问题与割圆求pi类比,认为既然后者可以取极限,为什么前者不可以?
这是因为他没有正确理解极限的本质,认为极限就是等于。确实,极限有等于的含义,但并不能简单的这么理解。
这么说吧,当多边形的边数趋近于无穷大时,我们确实可以得到pi,并且这个pi是准确的,并不是近似值。
而1分钟问题中,当时间点的序号趋近于无穷大时,我们得到的时间也确实为1分钟,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继续说时间为1分钟时,对应某某自然数,这个递推是不成立的。
问题就出在极限并不一定可以递推,更准确的说,极限递推时要用原表达式来递推,而不能用取极限后的值来递推。
比如1/n的极限为0,1/n*n恒为1,如果先求第一个极限,得到0,再求第二个极限,那么就会得到1/n*n的极限为0的错误结果。
3. 他最喜欢用芝诺悖论来反问,但是这是错误的。比如我也可以反问他:既然1分钟可以到达,那么2分钟就不能了?请问2分钟对应哪个自然数?
芝诺悖论是同时细分时间和速度,但单位时间的速度不变,也就是一个极限乘另一个极限,乘积不变,等价于1/n*n问题。所以芝诺悖论只能忽悠一下当时不懂极限的人。
而1分钟问题与芝诺问题是完全不同的,它的时间分割部分和与自然数对应关系是两个独立的部分,不能直接用极限值来传递计算,这在前面已经分析过了
简化后,分子与自然数一一对应,即从2开始的自然数k+1与全体自然数k一一对应,实际上他所谓的悖论也就是这样形成的。因为当k把所有自然数“耗尽”时,k+1看起来是无处安放的。
但是有点常识的人就能看出来,这个对应关系是成立的。所以我们首先可以得出结论,1分钟问题的映射关系在数学是存在的,并不是悖论。
那么时间到底能不能取到1分钟?下面继续分析。
2. 他还将1分钟问题与割圆求pi类比,认为既然后者可以取极限,为什么前者不可以?
这是因为他没有正确理解极限的本质,认为极限就是等于。确实,极限有等于的含义,但并不能简单的这么理解。
这么说吧,当多边形的边数趋近于无穷大时,我们确实可以得到pi,并且这个pi是准确的,并不是近似值。
而1分钟问题中,当时间点的序号趋近于无穷大时,我们得到的时间也确实为1分钟,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继续说时间为1分钟时,对应某某自然数,这个递推是不成立的。
问题就出在极限并不一定可以递推,更准确的说,极限递推时要用原表达式来递推,而不能用取极限后的值来递推。
比如1/n的极限为0,1/n*n恒为1,如果先求第一个极限,得到0,再求第二个极限,那么就会得到1/n*n的极限为0的错误结果。
3. 他最喜欢用芝诺悖论来反问,但是这是错误的。比如我也可以反问他:既然1分钟可以到达,那么2分钟就不能了?请问2分钟对应哪个自然数?
芝诺悖论是同时细分时间和速度,但单位时间的速度不变,也就是一个极限乘另一个极限,乘积不变,等价于1/n*n问题。所以芝诺悖论只能忽悠一下当时不懂极限的人。
而1分钟问题与芝诺问题是完全不同的,它的时间分割部分和与自然数对应关系是两个独立的部分,不能直接用极限值来传递计算,这在前面已经分析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