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吧 关注:341,426贴子:5,581,708

回复:每天有很多胡思乱想,没有可以述说的人,那么尝试着写一写,吐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帘外雨潺潺。春意当然已经没有了。一灯如豆,细雨梧桐。点点滴滴,让人没了睡意。越是夜半更深,越是清醒。说起听雨词,自然少不得蒋捷了。少年得志,一篇‘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名噪一时,号称‘樱桃进士’。可惜及第没二年,国破家亡,不愿意仕官元廷,只能自我流放于山野之间了。
文人最失意的情况,无非就是那几种,妻死子亡,那是苏轼。宦海失意,那是杜甫。壮志难酬,那是辛弃疾和陆游。国破家亡,那是陈与义,蒋捷和文天祥,当然还有我很敬佩的谢枋得。其他人大家都很熟悉,蒋捷应该都知道有名的那句词。
谢枋得的《武夷山中》是我很喜欢的——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这是抗元失败后谢的真实处境,潜伏流浪在群山之中,十年没有还家。后来被捕,绝食而死。蒋捷没有他的刚烈,但是气节也还算未失。我还挺喜欢他的。
蒋捷(约1245~1305后),字胜欲,号竹山,南宋词人, 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大族,南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彊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宋代〕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2楼2021-07-03 09:41
回复
    有这样一种老朋友,平生相见不觉得是至亲好友,也不图你什么。然而,在你穷困潦倒时却愿意以最大的勇气与毅力去见你,安慰你,虽死不悔!大概就是有古时候先贤的遗风吧!
    巢谷(约1025—约1098年),字元修,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他的故事主要见于 苏辙的《 巢谷传》。
    本名
    巢谷
    别名
    巢元修
    所处时代
    北宋
    民族族群

    出生地
    眉山
    快速
    导航
    苏辙《巢谷传》
    人物简介
    巢谷,他的故事主要见于 苏辙《 巢谷传》。现在广东省广州市的 从化市 吕田镇黄迳村的头龙山南麓,有“巢氏大宗祠”。据介绍,巢氏大宗祠有数百年历史,具体始建时间现已无从稽考。据当地宗亲说,从化几地 巢姓宗亲,均奉巢谷为祖。有资料记载,巢谷终葬于广州白云山,巢谷之子巢子寅葬于吕 田黄迳巢氏大宗祠西南向约十公里处。吕田黄迳巢氏大宗祠所供巢氏始祖为巢谷,但黄迳巢氏大宗祠供奉之巢谷名元修与宋代四川眉山巢谷字元修是否是同一人,还有待考证。
    苏辙《巢谷传》
    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少从 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久之,业成而不中第。
    闻西边多骁勇,骑射击刺,为四方冠,去游 秦凤、泾原间。所至友其秀杰,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谷教之兵书,二人相与为金石交。熙宁中,存宝为河州将,有功,号“ 熙河名将”,朝廷稍奇之。会 泸州蛮乞弟扰边,诸郡不能制,乃命存宝出兵讨之。存宝不习蛮事,邀谷至军中问焉。及存宝得罪,将就逮,自料必死,谓谷曰:“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橐中有银数百两,非君莫使遗之者。”谷许诺,即变姓名,怀银步行,往授其子,人无知者。存宝死,谷逃避江淮间,会赦乃出。
    予以乡闾故,幼而识之,知其志节,缓急可托者也。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
    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 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谷独慨然,自 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闻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愍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 渡海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3楼2021-07-08 22:49
    回复
      2025-11-27 01:11: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4楼2021-07-11 17:14
      回复
        时间飞逝如流水,一样年华百样人。
        有时候也很奇怪,不知道日子过得怎么样。稀里糊涂的,一天过去了,不知不觉间一个月过去了,恍恍惚惚间马上三十而立了。
        ‘人生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这句话是不是听的挺多的?然而,一般人肯定猜不到谁说的。因为他是赵匡胤说的。印象中的他是手持一杆盘龙棍,打下四百军州。要不然就是那个学武术有名的拳法——太祖长拳的发明者。
        当然他跟淮南寿州还有其他的渊源,相传太祖牛头王这道菜跟他有关。还有我们本地家喻户晓的名吃——大救驾。
        有时候真的觉得挺不可思议的,我们印象里的大老粗,有时候很能说出一些文化人写不出来的东西。
        比如,刘邦的《大风歌》,再比如就是赵匡胤的卧榻之侧了,再比如还有前些年安意如很火的时候,我还买过她一本东拼西凑的诗歌解析《陌上花开》。里面的名字自然来源于那个有名的丑人——吴越王钱镠了。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以其质朴,而无矫饰,故而为人称道。真是学不来呀。
        或许,这不过是名人效应罢了,那些平凡人,难道就没有流传下一些值得称道的名句吗?只是没有名气,所以不为人所知,也不能传世。就像没有了李白,汪伦在历史上啥也不是。没有了宋濂,东阳马生同样啥也不是。
        这就是孔子所害怕的呀!
        所谓‘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5楼2021-07-11 23:41
        回复
          《牡丹亭》三十三回:秘议。
          说起昆曲,最有名的大概就是这出牡丹亭了,演了五百年,依旧是经典。所谓富贵戏也。讲究句句用典。是文人墨客的爱好,体现了品味的不同。据说万历首辅申时行辞官回乡以后,家养戏班以百人计。这出戏里的‘风微台殿响笙簧’我是十几年前在一本书里看到的,一见倾心,将之背诵下来,十几年来依然不忘,今日一查,原来是这出戏里的。真是佩服那个时候的写词人,单单戏曲里的诗词拿出来单独成篇,都是上品之作。曹雪芹的《红楼梦》里面的诗词也是这种手法。单论诗词,也是不凡。不得不佩服古人遣词造句的匠心。
          【绕池游】〔净上〕芙蓉冠帔,短发难簪系。一炉香鸣钟叩齿。〔诉衷情〕“风微台殿响笙簧。空翠冷霓裳。池畔藕花深处,清切夜闻香。人易老,事多妨,梦难长。一点深情,三分浅土,半壁斜阳。”俺这梅花观,为着杜小姐而建。当初杜老爷分付陈教授看管。三年之内,则见他收取祭租,并不常川行走。便是杜老爷去后,谎了一府州县士民人等许多分子,起了个生祠。昨日老身打从祠前过,猪屎也有,人屎也有。陈最良,陈最良,你可也叫人扫刮一遭儿。到是杜小姐神位前,日逐添香换水,何等庄严清净。正是:“天下少信掉书子,世外有情持素人。”
            【前腔】〔生上〕幽期密意,不是人间世。待声扬徘徊了半日。〔见介〕〔生〕“落花香覆紫金堂。〔净〕你年少看花敢自伤?〔生〕弄玉不来人换世。〔净〕麻姑一去海生桑。”〔生〕老姑姑,小生自到仙居,不曾瞻礼宝殿。今日愿求一观。〔净〕是礼。相引前行。〔行到介〕〔净〕高处玉天金阙,下面东岳夫人,南斗真妃。〔内钟鸣,生拜介〕“中天积翠玉台遥,上帝高居绛节朝。遂有冯夷来击鼓,始知秦女善吹箫。”好一座宝殿哩。怎生左边这牌位上写着“杜小姐神王”,是那位女王?〔净〕是没人题主哩。杜小姐。〔生〕杜小姐为谁?
            【五更转】〔净〕你说这红梅院,因何置?是杜参知前所为。丽娘原是他香闺女,十八而亡,就此攒瘗。他爷呵,升任急,失题主,空牌位。〔生〕谁祭扫他?〔净〕好墓田,留下有碑记。偏他没头主儿,年年寒食。〔生哭介〕这等说起来,杜小姐是俺娇妻呵。〔净惊介〕秀才当真么?〔生〕千真万真。〔净〕这等,知他那日生,那**了?
            【前腔】〔生〕俺未知他生,焉知死?死多年、生此时。〔净〕几时得他死信?〔生〕这是俺朝闻夕死了可人矣。〔净〕是夫妻,应你奉事香火。〔生〕则怕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净〕既是秀才娘子,可曾会他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6楼2021-07-12 00:12
          回复
            不闻猛石可裂不可卷,义士可杀不可羞耶?——《柳毅传》。
            唐传奇真的挺有意思的,就像现在的流行小说似的。什么剑侠呀,龙女呀,神仙呀,方士呀啥啥的,跟现在网文似的。
            不过也挺好看的,毕竟老百姓有钱了,总要有精神娱乐活动嘛。
            今天全文读了一遍《柳毅传》感觉可以当传奇故事,也可以当修仙传奇看,但总的来说柳毅传书是一篇披着神话色彩的爱情小说。
            先写龙女的不幸遭遇,柳毅的乐于助人,龙王的宽厚待人,龙女叔父的慷慨激昂,壮志豪情。再写龙女与柳毅的爱情故事,一波三折。
            跟现在的网文出门救个女人,然后从此走上人生巅峰一样一样的。不过嘛,老百姓就爱看这类的,没办法,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呲牙]圣人都知道的事情。
            不过这李朝威也算开这类小说的先河了,名字流传千古,也是幸事。现在的名剧——《柳毅传书》就是从《柳毅传》演化而来。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7楼2021-07-20 20:21
            回复
              七夕孤寡孤寡孤寡孤寡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8楼2021-08-14 18:38
              回复
                秋风清,寒水明。月皎洁兮天澄净。
                我看过岛上的植物生长,就了解了人的自由。人各有宇宙,我的容身之道,大概永远是在陌生之地醒来,在人情毫无牵挂的异乡做一个不停路过的人。相识或相认,只有那转瞬即逝的时刻,与人与事,与整个世界,皆为馈赠——库索
                不觉秋月起,夜风冷潇潇。
                很多时候,岁月的更替真的让人感觉人生如舟,岁月如水。水推舟行,而舟中之人不觉矣。
                度过了大半年的孤独,迎来了小半年的孤独。
                看了李银河的一个讲座,感觉又对婚姻观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说来也是奇怪,李银河这么多年好像一直在研究这些家庭伦理感情一类的问题,现在很多问题都要请她出来解释一下。
                说起她,又让人想起他,王小波。《青铜年代》《白银时代》《黄金时代》。《时代三部曲》囊括了王小波生前的几乎所有作品。《红拂夜奔》《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大学时特别喜欢他的作品,把他的书都给找出来读了一遍。记得当时书里还有很多学长前辈的借阅卡,周期以十年记了。在电脑系统完善之后,已经很少有人在卡上留名了,我是喜欢古旧时代的人,凡是有借阅卡的书都写了自己的名字。学校今年停办之后,那些书不知道是转给党校还是被处理掉了,假如几十年后还能在旧书市场上看到,该是怎样的心境呢?
                记得看过一期旅游节目,关于西班牙的,里面有一些介绍古镇的,有一期里面有个几百年的古书修复店,专门给别人重裱书皮,誊写家谱啥的,搞一本下来,花费不菲。有时,一本书,几百年下来,都是一代代人拿来在此修复,想来颇为有趣。但又可见岁月之无情了。
                时光如骏马疾驰,忽然而已。很多东西,都在日夜流转中消磨殆尽。与我而言,大概最大的问题。就是记忆力的衰退了,很久没有坐过英语卷子了,今天考试资料到手,忽然发现,好多东西,拿来读还可以,然后全然无知其意了。过去一篇文章,洋洋洒洒几百字,几个小时通篇而诵,现在背诵起来真是一言难尽。
                过去的激情如骄阳似火,现在好像全然如无。想起我的曾外祖父,八十高龄,走亲访友,依然草鞋在脚,背三字经百家姓往来往去。那是一位从民国时期的私塾先生干到新中国的小学教师的人物。然而一生所为,全然阐释了什么叫百无一用是书生。其中坎坷不平,人生无奈,不胜枚举。然而,他对知识的尊重是刻在骨子里的,至死也是对下一代下下一代希望能出几个读书种子的。然而,后辈子孙似乎还是一言难尽……
                恍恍惚惚,不知所云[苦涩]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9楼2021-09-05 20:46
                回复
                  2025-11-27 01:05: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今夜明月独照我,明年秋月又属谁?
                  人生百年何所以?醉后风里且归去。——《中秋月》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71楼2021-09-21 21:30
                  回复
                    素手分却波光色,双眸如水两分明。
                    重游翡翠湖上客,昔年昔月无昔人。——《重游有感》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72楼2021-10-21 16:31
                    回复
                      昨晚上班路过安大,看到小女生还在露着好看的大长腿[阴险]
                      今天凌晨,突然狂风四起,烟尘横卷,倏忽雨落如注。气温骤降,大家在仓库里都开始冻得抖抖索索。
                      早晨下班冒雨骑车回来,手都快冻僵了。吃饭时路过小巷,看到前几天还有些绿意的柿子树,已经在风吹雨打之下,凄凄惨惨戚戚了。
                      满树鲜红的柿子也在喜鹊日复一日的啄食下仅剩少数零落而倔强的挂在枝头。附近居民的小米辣通红透亮,想来几日之后,不复见此景致。
                      早晨见老陈拍的河大校园大雪,不胜唏嘘也,一日之间,而数百里之间,气候迥异。想起八九年前余自宿返庐,于宿时天雪,到蚌雨夹雪,再到庐,已为雨矣。
                      盖半省之内,一日之间,而气候分明。又逢初冬,天地萧然。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晚餐食娇耳,环顾无昔人。如有知己二三,可效张岱《陶庵梦忆》夜游西湖也,然余客居庐州,虽近翡翠湖,恨无旧友也。
                      俄而,店家惊呼:下雪矣。不觉寒凉更深。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73楼2021-11-07 19:57
                      回复
                        学校没得了,以后就是安大的校区了。也没有雪地靴没了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74楼2021-11-08 00:10
                        回复
                          立冬了,想家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75楼2021-11-08 00:12
                          回复
                            几度梦里失身,只是南柯一梦。
                            躺着迷迷糊糊,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年纪大了,就是睡眠质量很差,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有时一夜数梦,似真似假。朦胧间把几十年的事情都在梦里翻遍。有时是旧城旧景。有时是旧人旧情。
                            不知为何,人生跌跌撞撞,坎坎坷坷,走到了三十岁的路口。往前,不知前路,往后,无路可退。
                            人若是有着强大的执行力,想的多做的多,得的多也还好。最怕如我。想的多做的少,得的少。
                            感觉思想与生活像是坏了的机器人,大脑向前,双脚向后。
                            有时,清清醒醒挺好,糊糊涂涂也好。就怕自己认为清醒,其实,做的一塌糊涂。
                            忽然想起,高中时有一个不认识的女老师,经常穿一双红色高跟鞋,记不得长啥样,就是记得鞋了。人就是对一些人身上的特点莫名的记得清,至于那个人到底是谁,好像也不重要。
                            一些相熟的人说的话好像也记不清了。偶尔聊天的同学说的话反而记得清。记得一次聊天,小单同学问了个问题,至今想来还挺尴尬,忽忽然间,也可以称呼老单了[捂脸]
                            很奇怪,大学生活记不得几人,高中时光却记得挺多,大概高中时刚刚成长,所有的离合悲欢大起大落又都是那个时候发生的。所以对少年事记得那么清吧。
                            晚来风霜冷,人间几清秋。
                            我记得有约可赴
                            却明白无人会来。
                            流金岁月,繁花似锦,青春逝去,身不由己。
                            可惜我相貌平平一事无成,惊艳不了谁的岁月,也孤孤单单晃晃荡荡了小半生。
                            午夜梦回烟火冷,无茶无酒伴青灯。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76楼2021-11-24 22:30
                            回复
                              2025-11-27 00:59: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候人兮猗。——涂山氏《候人歌》
                              长夜冷难消,斯人独寂寥。想起这首中国最早期的诗歌。
                              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涂山,就是怀远的涂山,涂山氏就是大禹的妻子,夏启的母亲。传说中的九尾狐指的也是她。据说大禹是到涂山梦到九尾狐,所以认为是神明的启示,于是娶了涂山氏之女。婚后第四天就去治水了,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涂山氏日日思念丈夫,感怀之下,慨叹一声‘候人兮猗’。等你等得我心焦,何时回来呀?
                              男人在外打拼,女人在家劳作带孩子,长年不得相见,其中焦虑不安,彷徨无助,爱而不得都在这简单的四字里了。
                              今夕何夕?皎月明兮。四千年过去,人类的悲观总还是有共同点的。愿人间所有真情,不求朝暮,皆可长久。
                              一年将尽,心事重重。好像啥收获也没有。希望在快到过年的日子里,一切都变好起来吧。
                              悠悠苍天,勿薄于我。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77楼2021-12-10 01: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