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吧 关注:374,784贴子:12,335,124
  • 3回复贴,共1

元宵节的感觉越来越淡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那应该是我上学前班的前一年,老妈带我第一次逛正月十五的灯展。那天我像过年一样穿上了新衣服,拿着老妈给我买的新灯笼,走出了家门。相信现在很少有孩子提着自己的红灯笼去街上逛了,但是那时候的我,真的像提着全世界最宝贵的东西一样,和其他的孩子默默地“斗法”,谁都觉得自己的好看,谁都把自己的灯笼举得高高的。
我的灯笼当时是很贵的那种,老妈给我买东西,从来舍得下血本。我记得很清楚,灯笼的模样就是一个年画上的小孩子,抱着一条大鱼,样子栩栩如生,点亮之后非常漂亮。街上有个孩子看了我的灯笼,非要他妈妈也给买一个,这让我的虚荣心获得极大的满足,呵呵。
那时候,村里很少有人来县城看灯,街上人虽然多,但起码还能看灯,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看人。
次年,我早早翻出了我的灯笼,准备过元宵节。可是不知道怎么了,总是觉得意犹未尽。第二次逛灯会,感觉淡了许多,印象中只有两件事比较深刻。一是老妈给我买了当时刚刚登陆昌黎的冰激凌,非常好吃。二是,有一个人热情地招呼老爸,给我们全家合了影,但是等那人走开后,老爸和老妈同时发问:“那是谁啊?”
得,照片找谁要去?
又过了几年,我长大了,手里不再提着小灯笼,看灯的兴趣也更索然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灯展的味道越来越淡了。当时我记得,效益好的厂子,灯都特别棒,好看,机关多,看半天都看不够。效益不好的厂子,那叫一个破,弄几个红皮灯笼,狗年贴个狗,猪年画个猪,年年都是这一套,倒是不糟践东西。彼时我在一街小学上学,见到自己学校的灯笼,兴奋得不行……
大家也说说?


IP属地:河北1楼2010-02-28 17:39回复
    淡了加点盐 呵呵呵~~~


    2楼2010-02-28 17:42
    回复
      2025-08-18 15:46: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10.255.44.*
      祖国的花盆是什么意思呢


      3楼2010-02-28 17:42
      回复
        • 110.255.21.*
        有同感!!刚从小东山上转回,光秃秃的,一种凄凉的感觉!要是投资装点一下就好了!!昌黎的县长书记大人呀:
        他贪污的钱足以在小东山建立一个主题公园,能把昌黎的花果、鱼米之乡以及文化都浓缩进去:春季那些杏花、樱桃花、桃花次第开放,到处都能看到油画般的秀美景色,给城乡人民生活带来美的享受。夏季山脚下的几个小水库荷花飘香时,游人走进阵阵沁凉的幽香就扑鼻而来,让人顿觉飘然脱俗。。。到了秋季一颗颗果实呈现于我们的眼前。不起眼的一方角落里,有人种植了葫芦,丝瓜等藤类植物。。。深秋的时节,小东山上犹如画家的大手笔写意的一大片枫叶火一样的红了。。。像一个窗口展示给南来北往客人以及北外环的的过客,使他们在这个京东小县城停下匆匆的脚步,从凌晨看到黄昏。。。。。渐渐成我们昌黎的一个符号。
        


        4楼2010-02-28 17: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