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看报道,就要先谢谢journalren这位潜伏在台湾的老大
++++++++++++++++++++++++++++++++++
12月16-18日,台北连办了三天硬地音乐节,所谓硬地,即indie的意思,我想起13号在政大四维堂的苏打绿,梁静茹演出,主办方临时让我们原地坐下看演出,我当时笑说这才叫“硬地”音乐节。今年的硬地音乐节已经是第二届,地点在台北中影文化城,一个拍古装戏的影视基地,分城外城内两个主要场地,一大一小,大部分时间是一边演完了,另一头才开始,不过由于乐队都在delay,所以到晚上又一般是两边同时演了。不过演出的都是台北的indie band,并不必要个个都看。
由于16号晚上去看了Michael Bolton,所以就没有参加硬地音乐节第一天。第一天吸引我的是旺福+Tizzy Bac,不过据说因为前面的演出Delay,这两个乐队最后只各自唱了3首歌就匆匆结束,所以想来没去也罢。17和18日两天,由于目标明确,所以并没有留下什么遗憾。相反,倒是收获颇丰。
17号大概中午1点半到了场内,正确看了白目乐队的演出,《萝卜3代》里收录了他们一首作品,不过他们的演出实在比CD里有张力得多,如果放在日本的环境他们肯定已经小有名气了,因为他们有很强烈的个性。不过台湾吗,他们现在还只是“未来之星”。他们演出过后,一直想跟他们搭讪,巧的是,他们的鼓手竟然认出了我,主动过来和我打招呼。他们的鼓手怎么会认识我?原来托阿凯的福,10月摇滚学堂上阿凯让我简单说一下北京live house的情况,而白目的鼓手当天也在场,是阿凯在师大附中的学弟。白目乐队在年底的啾虎祭有表演,值得好好再去听听。
之后则和Closer碰了面。认识Closer是因为他是Janice原来的同事,其实我之前还曾经误打误撞在Closer的Blog留过言,殊不知Closer是个在BenQ(五月天的歌迷看过来……)工作的超级大忙人,直到现在也未见他回我10月份的留言,倒是先和他真人碰面了。与他碰面也超级搞笑,我拨他电话问他在哪,结果只觉得有人拍了我肩膀一下,原来他就站在我身后。而看到他手里拿着“佳佳唱片行”的带子,我“本能”的问里面装的是什么,多少钱买的。正在我取笑那张《海洋热》的DVD买亏了的时候,他突然说:“没关系,送你的。”当时还真愣在那了,因为10分钟前我正打算买这张DVD,只因为我只背了摄影包,没地方装,而打算快散场的时候再买,没想到10分钟后Closer就把这张DVD送我了。实在太好人了。这一天我基本就跟Closer混了。
接着在看我们都觉得有点太想出名的So What的时候,认识了Closer的朋友杨公,一个SOHO一族,一身重金属范儿的行头,笑起来就是豪气的仰天大笑。
很快我们三个就等到了我们当日最期待的演出之一:夹子“太硬啦”的演出。而Closer和杨公都是一路从夹子电动大乐队时期看过来的,他们对夹子的了解更深刻。他们讲以前看夹子的感受,还有一次小应爬到场地上空架灯光的架子上,结果到该他唱歌的时候,又赶不及怕下来跑到话筒边,十分搞笑。那时我突然意识到,不论是2000年后夹子的“电动大乐队”时期,还是野台开唱,海洋音乐祭,春天呐喊,这些听上去遥不可及的名字,其实又仿佛近在眼前,如果我早到台湾两个月,如果我早到台湾两年,那我不仅看到以上那些名词背后的景象活生生的在我面前呈现,还可以看到左派仍在的浊水溪公社,可以买到1976的《方向感》,可以……其实好多事就差那么一点点。
夹子的演出仍然给我带来极大的兴奋感,10月底第一次在河岸留言看他们的演出,就知道,看夹子的演出是会上瘾的。小应连说带唱,妙语连珠;DJ Ty怪异的表情和动作;还有辣辣超眩的舞姿,我的相机就对她照个没完。。很惊讶他们三个都还记得我,因为在河岸留言那次我和他们简单的说过几句话。小应和辣辣都主动和我打了招呼,哎,下次看你们演出不知道要等到哪年哪月了。
夹子的辣辣在场内开了“辣”酒吧,卖酒和水烟等,他们三个也在“辣”酒吧前做不定时表演。就这样,他们在城内舞台唱了《师大附中》,《转吧,七彩霓虹灯》等,我又在“辣”酒吧前看他们表演了《Para Para Girl》等等,真是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