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班的阳光吧 关注:32贴子:13,743
  • 4回复贴,共1
对于人生哲学的问题,主张采取一个逍遥自适的生活态度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最伟大的道家思想的建构者,发展者与代表。
是中华民族深邃而充满内涵的思想资源与哲学宝库,深刻的影响着每一
个阶层的中国人的灵魂与生活。
当人们在政治攻功业,人生建树等方
面遇到挫折失意的时候,总能在《庄子》中寻找到眅依与平衡。
庄子告诉中国人,人不仅可以以另
一种方式活着,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
 庄周的思想,是以老子为依归。但《老子》的中心,是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庄子》的中心,则是探求个人在沉重黑暗的社会中,如何实现自我解脱和自我保全的方法。在作者看来,最理想的社会是上古的混沌状态,一切人为的制度和文化措施都违逆人的天性,因而是毫无价值的。对于个人人生,《庄子》强调“全性保真”,舍弃任何世俗的知识和名誉地位,以追求与宇宙的抽象本质——“道”化为一体,从而达到绝对的和完美的精神自由。《庄子》对现实有深刻的认识和尖锐的批判。不同于其他人只是从统治者的残暴来看问题,作者还更为透彻地指出,一切社会的礼法制度、道德准则,本质上只是维护统治的工具。 庄子本人既是一个哲学家,又富于诗人气质。庄学的后人,也受了他的感染。因而,《庄子》这部哲学著作,又充满了浓厚的文学色彩。并且,其文章体制也已经脱离语录体的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在文学意义上,它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道理,是《庄子》的一大特色。战国文章,普遍多假寓言、故事以说理,但仅仅作为比喻的材料,证明文章的观点。《庄子》不仅如此。
庄周 
(约) 公元前369 - 公元前286 
〖战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战国时哲学家。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曾任蒙地漆园吏。家贫,曾借粟于监河侯(官名),但拒绝楚威王厚币礼聘。他继承并发展老子“道法自然”观点,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自本自根”、“无所有在”,“道未始有封”(即“道”无界限差别),而达到“万物皆一也”(即万物齐一无差别)。又以为万物“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仄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齐贵贱,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为文汪洋恣肆,想象奇丽,。所著有《庄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楼2005-12-17 16:30回复
    谢谢拉,我本来是上网查资料的,可是上了一个多小时,正经事还没干,就吵架了


    2楼2005-12-17 16:32
    回复
      2025-08-20 18:23: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D


      3楼2005-12-17 16:57
      回复
        • 222.94.196.*
        谢谢


        4楼2005-12-17 19:29
        回复
          同上


          删除|5楼2005-12-17 21: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