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世界吧 关注:14,732贴子:350,940

《世界史教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里穆宁特帝国】巴斯雷·范·诺蒂赫
“献给我的父亲奥赛波男爵与我的导师基瑟恩教授”
————————
RT,是以通史形式撰写的工业时代中魔世界科洛姆波之历史,从贴名也许能看出在参照了克柳切夫斯基的《俄国史教程》。介于这一形式,有一部分内容可能会被遮蔽起来或是被不那么正确地表述。
本人才疏学浅,如有不当之处,烦请不吝赐教;如有意见、建议也欢迎提出。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1-23 17:52回复
    【第一讲 世界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如何行进的呢?换言之,什么因素对这一历史的形成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是个别英雄人物、政治制度还是社会结构?实际上,这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正是他们历史的出发点(它的伟力是任何法术也无法相比的),而正是这些历史条件让他们经历了这样的发展过程,于是具有如今这样的面貌。因此在讲授世界史前,我宁愿首先谈一谈科洛姆波的自然地理环境——尽管是很简略地谈的。
    当我们谈到“科洛姆波”时,我们有时是在讨论整个星球,有时则仅仅关注我们脚下这片大陆。科洛姆波大陆非常广袤,面积超过160万平方法尔萨赫(1法尔萨赫约合6.24公里)。这一数值将附属的岛屿计算在内,但没有考虑大陆架的面积。沿着远东山脉——沃斯托克河——福兰多岛——中央海一线,可以将科洛姆波划分为西东两部分。这条线以西被称为布里安洲,有时又依照古代一个大帝国的名字把它命名为帕罗尼奥洲。这里有许多著名的平原,比如大马尔纳平原、莱加涅什平原、莫洛科平原等等,但总体来说是山脉密布、河网交错的。越靠近北方就越寒冷,而接近海洋或者说靠西的地区则更具海洋性——降水充沛、气候温和湿润。
    它的西北部是被称为萨克特(塞卡提亚)的地区,最西北方紧挨着萨克特海与北海的地区叫里穆宁特,这是你们很熟悉的。它的南部克拉默河流域与东部阿尔克马尔河流域地势平坦,其他地方则以丘陵和山脉为主。里穆宁特的东方是小里穆宁特,又叫利格兰,再东一些则是斯托克塞,这里在地理学上是大马尔纳平原的一部分。从里穆宁特向南走则是密林环绕的祖格拉地区,也叫做南萨克特。往东南走则是安什贝尔,这个多丘陵河流但也有一些平坦地带的盆地被山脉包围——北部的安什贝尔山、西部的卡拉希瓦尔山与东部南部的施瓦茨山。越过施瓦茨山便是大马尔纳平原,这个平原被北海和中央海夹在中间,北方多贫瘠的砂质土壤,中部南部则多肥沃的高地。蒙马罗河从平原的西南方曲折地走向西北部汇入海洋,大地垂直抬升造就的加卡山脉及其附属高地将平原分为两部分。北海以北、大马尔纳平原北方的卡尔蒙半岛以西则是诺德黎岛,这个岛的地貌几乎全部是山地。
    更往东的地方总体来说地势平缓(譬如莱加涅什平原与奥维安塔地区的莫洛科平原),但戈伦津地区满布褶皱山脉;无论如何,布里安洲的东北部都比西南方更为寒冷,尤其是在冬天,植被则从温带落叶阔叶林慢慢更替为了泰加林。对东南部来说,越往东方走,气候就越干燥,植被也从落叶阔叶林或常绿硬叶阔叶林转换为森林草原再转变为草原。但是也有例外,譬如远东山脉的南端就有茂密的森林。回到大陆的西南方,这里在地图上看去很像什么野兽的爪子刺入了格尼埃海——由左向右数,伸出来的分别是伦吉雅半岛、梅尔半岛与康斯坦丁利亚半岛。这三个半岛上都有一条长长的山脉延伸出去,最终与塞卡提亚山系(卡拉希瓦山脉与萨姆希纳山脉等)相接。这里比北方更为炎热,同时罕见地出现雨热不同期的现象。
    虽然我们现在认为布里安洲居于世界舞台的中央,但这种说法在过去的许多历史时期是不成立的,此外,布里安洲的历史也与世界其余地区的历史息息相关。不妨把暂时视角转向科洛姆波大陆的东半边,也就是沃赫本德洲。这个洲的西部因为处在大陆内部,湿热的海风难以到达,因此是相当干旱的,在许多时候也显得酷热。这就形成了麦柯齐沙漠,特别是沙漠中央的世界之眼环形山最为酷热难当。当然,这种情况不仅仅由地理规律造成,后天的元素界异常也参与其中。请注意,我说的“西部”不包括西南部的卡拉曼一带,那里的内陆地区比较干燥,但沿海地区仍然湿润。沃赫本德的南部则充斥着山脉与高原,譬如塔拉伽斯坦高原、詹杜尔高原等;只有大河流过的地区才属于生机勃勃的平原。比拉河畔的比拉平原就是一个例子。
    麦柯齐沙漠向北则是被称为“索乌克”的大片土地,但这里气候严寒,人迹罕至,地形包括山地、高原、丘陵、平原,植被从南部的草原或泰加林演变为北部的苔原。向东则越过图卢苏湖来到戈切贝草原。这片草原的地势相对较高,但比较平坦,只有少数几条不高的山脉。继续前进则来到大夏帝国的领土。这个古老神秘、繁荣强盛的国家曾被我国古代的航海家托马斯·鲁本堡描述为“比布里安洲的任何国家都更富裕繁荣”。它的西部相对干旱,地势也较高;东部则是低矮的平原与丘陵。以大夏帝国为基点,向北方便是瓦罕阿林平原与额斯尼伊高原,向东是和达群岛,向南是湿热的栋榜半岛。
    世界上并不只有科洛姆波一块大陆,尽管它的确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曼兹隆洲便与科洛姆波大陆隔中央海相望。在马戈萨海峡,两块大陆仅仅相距8.6法尔萨赫。尽管最北端的山区有比较好的水分条件,但曼兹隆的北部以沙漠为主。前面提到过的那位鲁本堡将沙漠命名为多德沙漠,意为死亡沙漠。但其中有许多绿洲,最著名的一个图尔瓦格绿洲据传生活着超过两百万人。向南越过所谓的萨希尔地区,也就是沙漠和南方湿热区域的过渡地带。这里的植被主要是草原与稀树草原。再往南走就是雨林地区,这里植被葱茏,但也隐藏着致命的寄生虫与疾病,还有暗精灵等种族的地下城。只有大陆中央的高地没有那么湿润炎热,反而更适合多数智慧生物生存。曼兹隆的南缘主要是华丽的季雨林和草原。
    接下来要讲的是格罗瑟和克莱恩两片大陆,大陆上虽然有原住民,却是来自科洛姆波的居民发现它们并命名的。格罗瑟的形状有些像一个十字,竖着的那一条上坐落有所谓的科隆尼亚山脉,这也是布里安洲殖民者与沃赫本德洲殖民势力的分界线。山脉以西地形崎岖,相对干旱,但也有繁茂的温带雨林与肥沃的盆地。山脉以东地形复杂,相对来说北方多山而寒冷、南方平坦且炎热。这片大陆的环境比较恶劣,同时开发较晚,因此比较好地保留了其自然植被。克莱恩洲位于格罗瑟洲的东南方,因其面积较小有时也不认为属于大陆。除西北部有加布里埃尔山脉外总体比较平坦,北方炎热而南方寒冷,西部降水少而东部湿润。此外克莱恩洲以北、格罗瑟洲以东还有莱斯诺斯群岛,可以视为加布里埃尔山脉的延伸。
    除了这些大陆以外还有许多远离他们的岛屿,譬如北方大半覆盖在冰盖下的的考泽特岛、昂波坎特海上星罗棋布的群岛等等;我们知道世界的南方还有一个南极洲,但那里人迹罕至。所以,考虑到调查的困难和这些地区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次要性,我们将把注意力集中在更重要的地区上。
    既然已经讲述完科洛姆波的地理概况,接下来便可以正式地讲授世界历史了,但务必意识到记录在本书中的内容仍然是提纲挈领的纲要。


    IP属地:江苏2楼2021-01-23 17:55
    收起回复
      2025-09-04 03:04:5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二讲 太古时代】
      所谓“太古时代”,指的是一段边际并不很明确的历史时期,大约在旧历前3000年以前。关于这一时期的记载是很有限的,同时神话与传说交织着,掺杂入古代的文献中;而物证则更少,同时许多文物也不能确定究竟属于哪一时代。太古时代距今太久,又出现过元素界、灵魂界的巨大变动,这让我们难以用法术的手段探查。然而要解开我们从哪里来这一千古之问的谜底便须对这一时代进行研究。
      原先科洛姆波是这样一个星球:已经演化出了总体上适宜各个种族居住的环境,出现了各样的植物与动物。但那时的科洛姆波很可能没有智慧生物,更谈不上发展出什么文明。直到被称为“古人”或“先行者“的智慧生物出现——他们的外貌很可能与我们人类差不多,但也有证据表明他们具有比卡俄(即人类)大得多的眼球、五颜六色的头发与眼睛、鼻子却很不显眼等等。谁也不知道先行者们从哪里来,只知道这些人自称来自“泰拉”,但我们不能确定这个地方究竟在哪里。它很可能不在科洛姆波。据传,他们属于一个庞大的帝国,帝国的核心就是“泰拉”,这是一个绵延至整个银河系的庞大帝国,掌握无数先进技术,它的科学水平与军事力量是我们如今不敢想象的——我们所发现的旧时代遗址尽管残破不堪、其中的武器却是先进强大到我们无法理解的水平,而资料经历漫长时间仍然得以幸存。其领导者也比科洛姆波最伟大的君王贤明得多。然而,这个帝国却发现“我们被掠夺成性的邪恶外星人四面围绕,而来自内部的反叛则侵蚀着我们;在此黑暗时刻,我们所能尽力做的就是照料好军备并虔诚祈祷”。他们一度统治科洛姆波,而一些种族的诞生或许与他们有关。但这些人对科洛姆波的统治在一段时间后告终了。有人认为这一现象与一个叫“人类联邦”的国家有关。
      但在这里我需要强调教典的重要性,因为这些宝贵的资料虽然或多或少混杂着被后人出于一定目的而更改的内容,却依然承载着超越凡人视角的知识。无论是龙神信徒们的典籍,还是天启教徒与圣灵教徒们的经书,都记载过由于古代人的不义和贪婪,诞生出一场可怖的火风暴在物质上和精神上摧毁了他们的文明。“火与硫磺从天降下,地面裂开,炙热的火焰从地底涌出……”于是,我们只能找到为数甚少且被严重破坏过的几个遗迹了,只是作为生物的各个种族依然存活着。这场火风暴也渐渐褪去了。
      余下的智慧生物于是开始重新建立文明,这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也许耗费了二十万年。他们起初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伟大任务,只是在与艰苦的环境作斗争以求自身和氏族的生存。普拉塔诺斯大学的亚历山德罗斯教授曾巡游世界,致力于发现石器时代的遗址,并认识到许多种族都曾经历过这一时期。各个种族的生活习性、文化特征也是在这一时代养成的:因为他们面临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亟待他们解决的困难与他们可能采取的手段,因而塑造起一定结构的社会来。譬如说矮人因为善于抵抗寒冷而向北方的群山中迁徙,很早就过上了穴居的矿工或手工业者生活,所以性格坚定而孤僻;野精灵们的武士文化与巫师传统则可以追溯到环境恶劣、猛兽密布、元素活跃的热带雨林。
      马尔纳的弗雷德里希·冯·洪斯吕克认为,大多数原始社会都经历过一个时期,在那时“人们先是生活在公有制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团体中。随着人们从以利用天然产物为主发展到有意识地靠人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渐渐地出现了物品交换、财富积累、分工等现象,个人力量差异造成的影响日趋明显,血缘团体也逐渐为地区团体所取代”。也正是这一时期中,农夫们不再需要冒极大的风险便能稳定获取生活的必需品,艺术、文化得到了初步的发展,第一次出现了个人占有物、氏族内个人统治个人的现象。不过,这一进展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种族来说有所差别,例如我们在克莱恩洲上发现的一些人类部落显然没有经历过这一时期;而在那些条件更恶劣的地区,为了克服困难,也受限于迟缓的氏族间贸易(主要是矮人)与渔猎经济的顽强(主要是精灵),矮人和木精灵在某个时期比我们更好地保存了公有制;然而两族落后的农业和相对早熟的工业,以及矮人面对恶劣环境时不得不进行的捕奴行为致使私有制在某种程度上很快地发展起来了。种族自身的特征也影响深远。强大的巨龙就缺乏有力的政治体制与法制传统,如何对待弱者全凭心意,龙族之间的争斗也往往交给德高望重的老龙调解。他们不需要忧愁如何生存下去,反倒是可以肆意劫掠其他种族的许多据点,这就使得它们尽管狂热地喜爱财宝,货币概念却很不发展。


      IP属地:江苏7楼2021-01-23 18:02
      回复
        接下来让我们讲一讲具体的历史事件。首先登场的是精灵。结合史诗《蒲罗歌诺思》与其他的材料,数万年前的气候远比现在寒冷,而当气候转暖时,居住在曼兹隆中南部的精灵们“厌烦采猎的生活,憎恨丛林的炎热”,一部分去了大洲中央的德洛希罗高地,一部分前往北方,越过那时还是半荒漠与草原的多德沙漠,来到了布里安洲凉爽的森林中。《蒲罗歌诺思》记载海神塞拉莎为精灵分开了海洋,他们才得以继续前进。野精灵的史诗《埃尔佩达》则宣称大约在同一时间,前往德洛希罗的精灵(也是后来野精灵的先祖)发现自己完全无法抵抗凶暴的野兽,只能无助地祈祷时,一只通体洁白,并能以其语言指引它们喝下一处山泉的圣水的独角兽出现了。喝下圣水的原精灵发现自己的肌肉力量被极大增强了,外貌也有了些许改变。这只独角兽就是大地之王费塞克,或称密林领主菲尔西柯。
        随后是关于巨龙们和云端巨人们,这些如今已经很罕见的强大生物们的消息,这也是它们借助特殊方法进行的记载告诉我们的。这些种族非常长寿,然而绝不能从那时活到现在。据传,它们曾在麦柯齐沙漠中央的世界之眼环形山鏖战。看来是龙族取得了暂时的优胜,巨人们被迫向北方撤退,之后又向更北边的永冻山脉和考泽特岛撤退——传闻它们建造了巨大的方舟。但是,巨龙的胜利是暂时的。它们不得不对抗“天灾”,这是一种可怕的劫难,但尚不清楚其来由与具体表现。龙族因此元气大伤,内部的矛盾也积累起来。直到龙族内战爆发,巨龙们彻底分裂——黑龙与紫龙支持红龙,白龙、蓝龙则站在绿龙一侧。钻龙、铜龙、银龙、金龙决定保持中立。如果你们对这个种族有所了解,应该知道各色龙之间的亲善关系或深切敌意。这场内战不啻于一场浩劫,极大地损害了龙族的团结与力量。
        这些古代的传奇生物的伟大毋庸置疑,但也绝不能忽视新兴的种族。现在卡拉曼的东部有一片叫做柯孜拉阿奇的沙漠,有人在里面的一个绿洲里建立了巴拉维城,这些人也就被我们称为巴拉维人。来自另一个绿洲的塞纽斯人后来崛起控制了柯孜拉阿奇的所有绿洲,雄才大略的阿法迪国王在大约七千年前修建了王都伊-卡拉。后来,塞纽斯人创立了自己的文字,又向西方进军,征服了内坦亚人。内坦亚的知名学者伊基乌利特记载,当时的国王泰贝询问祭司拉莫米应该如何处置这些被征服的民族。祭祀说:“您是全塞纽斯最尊贵的君王,我本不该斗胆将您质疑;但神明警告我正是王族的伟大使之自满,最终招致毁灭与劫难”。疑神疑鬼的泰贝王相信了拉莫米的预言,支持懂得航海技术的内坦亚向外拓殖,同时让塞纽斯人也参与其中。百年后的国王胡韦内马好大喜功、狂妄自大,杀死了一只误入其境内的红龙,结果招致了红龙的报复,柯孜拉阿奇绿洲焚毁于愤怒的烈火中。拉莫米一语成谶,只有向外殖民的内坦亚人与塞纽斯人活了下来,但他们并不幸运。塞纽斯人受到同化,内坦亚人因失去了与本土的联系和巴利亚等民族的入侵而陷入所谓的黑暗时代。宏伟的建筑遭到摧毁或遗弃,陶器不再具有精美的花纹,居民点的数量和规模都显著缩小了。这一时期大约持续了四百年。
        大约在阿法迪修建伊-卡拉的同一时期,前往布里安洲广袤森林的精灵开始崇拜大地之王费塞克,《蒲罗歌诺思》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费塞克参与第一任精灵王兼大祭司普洛达的加冕礼时的场景:凤凰和巨龙甘愿当作普洛达的仆人和士兵,森林以颤动代替欢呼。普洛达的国度据说扩张到了布里安洲的所有森林,但重创龙族的“天灾”同样痛击了精灵。这时的鹰身人也比较强大,请注意他们比现在更具侵略性。传说中她们同狼人一起加入到巨龙的内战中。按照狼人巫师们的说法,狼人协助红龙杀死了白龙王弗杜纳;弗杜纳的诅咒则让狼人表现出极度的嗜血欲望并使它们在失去了在大多数情况下冷静思考的能力,直至狼神荷露丝出现,令一部分狼人成为“巫师”,具有类似她的容貌,也可以将自己或同伴从狂暴中拯救出来。鹰身人的战绩却尚不明确。只是后来出现了一位叫瓦尔涅娜的鹰身人巫师,极大地发展了魔法,毁灭几个内坦亚人定居点后又剿灭了被称为“孔西利亚”的种族,又创造了血族(这是有迹可查的,血族至今还保留有瓦尔涅娜的青铜权杖),最后迫使龙族停止内斗,付出极大的代价将其剿灭。
        其他种族又在做什么?半身人在新大陆站稳脚跟,兽人与半龙人在戈伦津和奥维安塔地区争斗,矮人同北方的群山和风雪抗争,海族人依旧过着蒙昧的生活,半人马与鹿人忙于迁徙,如此等等。
        最后我想提醒的是,这一时代缺乏资料,可用的资料未必可信,希望大家带着批判的精神思考问题。另外,我听到一种说法,认为这一时代是魔法昌盛、笃信神明的时代。事情完全不是这样。那些强大的种族的确能施展威力无比的类法术,但它们还没有弄明白法术的原理;人类和精灵中的确有一些法师,但这些人不过是凭借天赋和更活跃的元素界以一种低效且危险的方式施法,即使瓦尔涅娜也只是前进了意义重大却毕竟有所局限一步,并未彻底克服当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没有证据表明那时出现了对龙神的信仰,对精灵神的崇拜则规模较小、形式原始,人们只是怀着图腾崇拜和万物有灵的朴素想法进行宗教活动。以我们时代的眼光评判,这更接近迷信。


        IP属地:江苏8楼2021-01-23 18:03
        回复
          (可能很多内容被吞了,我看看审核能不能放出来,如果之后放不出来我再补充图片吧)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1-23 18:05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01-23 19:41
            收起回复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01-23 21:05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苏15楼2021-01-23 21:08
                回复
                  2025-09-04 02:58:5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江苏16楼2021-01-23 21:09
                  回复
                    天苍苍万岁


                    IP属地:泰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1-01-23 21:12
                    收起回复
                      大佬牛牛牛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1-01-23 22:27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苏22楼2021-01-24 12:04
                        回复


                          IP属地:江苏24楼2021-01-24 13:01
                          回复


                            IP属地:江苏26楼2021-01-24 13: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