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原理:
不确定原理是由测不准原理演绎的,测不准原理是根据用光探测电子的实验提出的,由于电子带有电荷,电子的洛伦兹力垂直于电子的运动方向,对于朝向某一方向运动的电子,洛伦兹力可以存在与电子运动方向垂直的360°的各个方向,光有法拉第效应和赛曼效应,因此光有微弱电磁力,这种电磁力与电子的电磁力同性,它的洛伦兹力也垂直于它的运动方向,电磁力比惯性力大数个数量级,光的频率是光子的转数,它的洛伦兹力的朝向以现在地球人的技术还无法得知,用光子探测电子,即使光子还没有直接撞到电子上,电子已被光子改变了运动方向,在这一过程中,地球人无法知道光子与电子接近时的洛伦兹力的朝向,光子朝向电子运动的方位越准确,电子的速度和运动方向被改变的越大,这就是探测的位置越准确,电子的不确定度越大,这种不确定只存在这种实验方案中,在其它现象中不存在,不确定原理没有普适性,它也就不能构成原理,更不能到处“推广”。否则又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在地球人用光探测电子的轨迹的实验方案的设计之前,地球人已知光有粒子性,有动量(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仍然提出这种理智不清的实验方案,实在是逻辑混乱的表现。
测不准原理的提出,实际上也不符合经典力学,即使不考虑电子的洛伦兹力,按照经典力学,力有三大要素,既力的大小,作用方向和作用点,光作用在电子上,无法知道作用在电子上的作用点,也就无法知道电子被光作用后的运动方向,也就是说,无论从那个方面考虑,用光去探测测电子这种实验方案都是不符合常识的荒唐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