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妃吧 关注:1,984贴子:82,033

《人文洛宁》—隋炀帝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十二)隋炀帝陵
     明信片
     隋炀帝陵位于洛宁县东宋乡郭村东南之柏山(又名荞麦仁山),当地人直呼其“杨广墓”。明嘉靖三十四年《河南通志》载:“(隋)炀帝陵在永宁县东北炀帝崩于江都唐太宗迁葬于此。”除此,另多有志书记载隋炀帝陵在永宁。柏山上原有圣水寺,炀帝陵迁此后,唐太宗敕圣水寺僧人务要看守好该陵,“以胜隋事”。洛宁旧县志载:“圣水寺在大宋里,魏太和中建,明洪武年间重修。”
     史载,隋大业十二年,炀帝奢游江都。正所谓“十千大船蟒阵发,八万纤夫匍腰拉”,“龙船身长二百尺,女舟数达一三八。”如此暴君,百姓切齿,不称“炀帝陵”,直呼“杨广墓”,亦在情理之中。“隋帝杨广奢风靡,宇文化及枭首级。荞麦仁山常警示:石榴裙下毁社稷!”当慎思之。



1楼2010-02-26 21:11回复
    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公元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祖籍陇西成纪,为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开创了有名的“贞观之治”,使社会出现政治修明、经济繁荣之局面,后人尊称“千古一帝”。
         唐高祖李渊是隋文帝独孤皇后之姨侄,因此,李世民对杨广叫表叔。杨广的女儿是李世民的宫妃,李世民对杨妃所生之子李恪十分偏爱,欲立太子,被长孙无忌等老臣阻。李对杨妃崇娇有加,爱屋及乌,迁葬杨广于永宁,意盼社稷永宁。
    


    2楼2010-02-26 21:11
    回复
      2025-08-15 00:18: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筒子们,别老提长孙粉了,转个东东看看,隋炀帝倒底葬在哪?


      3楼2010-02-26 21:12
      回复
        转自洛宁的政府网站http://www.luoning.gov.cn/shownew.asp?id=1354


        4楼2010-02-26 21:13
        回复
          可以当个资料看看呗。


          5楼2010-02-26 21:14
          回复
            洛宁县地处豫西山区,洛河中上游,距省会郑州215公里,省辖市洛阳86公里。东西长68公里,南北宽50公里,总面积2306平方公里。境内山、塬、川地形地貌皆备,大体为“七山二塬一分川”。现辖18个乡(镇)、389个行政村、45万人,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洛宁古称崤地,是中国古代沟通东(洛阳)西(西安)两京的官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设崤县,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称永宁,民国二年(公元1912年)更名洛宁至今。
                  洛宁是中华民族最早活动的区域和文明发祥地之一,早在5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聚居。标志中华文化渊源的“洛书”出自洛宁县的长水村,现有汉魏时期和清雍正二年“洛出书处”石碑两通;传说黄帝史官仓颉在洛宁兴华乡阳峪河东造字,开中华文字书写先河,当地存有“仓颉造字台”遗址;《诗经》中有16首诗歌记述了先民们在洛河两岸生产生活的情景。洛宁是革命老区,有悠久的革命传统,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马列主义就在洛宁传播。
                  洛宁矿山资源十分丰富。境内已发现各类金属、非金属矿藏29种,现已探明黄金储量50余吨,远景储量300吨;白银储量2500余吨,远景储量5500吨;铅储量40余万吨,远景储量130万吨,储量居全国第三位。近年来,依托资源优势,初步开发形成以黄金、银铅、铁、钼为主的矿山产业。
                  洛宁境内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洛河流经洛宁68公里,境内落差229米,洛河两岸较大的涧河28条,年过境水量12.53亿立方米。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16.64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水能资源13.38万千瓦,现已实现对洛河干流五级开发,总装机8.65万千瓦,两年内将实现沿洛河八级开发,水电装机突破10万千瓦。近年来,又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论证了大鱼沟抽水蓄能电站,该项目总投资47.7亿元,总装机140万千瓦,目前正在对外招商,寻求合作开发。
                  洛宁有耕地72.4万亩,土质肥沃,气候宜人,光照充足,雨量适中,盛产小麦、玉米、油菜、豆类,素有“豫西粮仓”之称,常年粮食总产2亿公斤;洛宁是省定优质烤烟生产基地,与上海、新郑等全国几家大烟厂均有长期供货关系,2007年收购烟叶901.5万公斤,投放资金1.0055亿元,税收2212万元,连续四年全省第二、全市第一;全县林地面积139.5万亩,林木总蓄积530.1万立方,森林覆盖率46.6%,其中速生杨18万亩、蓄积量122万立方,年生长量15万立方,年加工能力10万立方,年产值达到2.9亿元;洛宁是农业部确定的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县、全国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县,“上戈”牌苹果是洛阳市唯一的果品类绿色食品、省名牌农产品,已成功举办三届河洛金秋上戈苹果节。2007年面积20.5万亩,总产8000万公斤,产值1.3亿元。洛宁是畜牧生产的无规定疫病区,近年来,以年屠宰500万只肉鸭的东汉禽业为龙头,发展肉鸭养殖小区29个、养殖户500户,去年出栏肉鸭500万只,农民增收1000万元;全县有各类规模养殖厂695个,其中肉牛育肥场61家,大牲畜存栏17万头以上。
                  洛宁山水秀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众多。2001年开发了神灵寨风景区,先后晋升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洛宁淡竹栽植有4000多年历史,素有“绿竹之乡”的美誉,全县现有竹林面积1万余亩,围绕绿竹资源开发了绿竹风情旅游,已举办两届绿竹风情节。此外,还有库容12亿立方米的国家中型水库——故县水库、河南省最大的楼梯山狩猎场、原始森林全宝山等自然景观,发展旅游潜力巨大。
            


            IP属地:上海6楼2010-02-26 21:31
            回复
              在河南?昏死一个~~~要求开挖扬州隋炀帝陵~~~


              IP属地:上海7楼2010-02-26 21:32
              回复
                有意思


                8楼2010-02-26 21:32
                回复
                  2025-08-15 00:12: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现在除了考古,偶不知道了


                  IP属地:上海9楼2010-02-26 21:33
                  回复
                    回复:7楼
                    不,借乃一把铲子。。。。。。支持一下


                    10楼2010-02-26 21:35
                    回复
                      很好奇,迁葬于此,那以前藏在哪?


                      11楼2010-02-26 21:37
                      回复
                        九载六月六日。处士崔昌上封事。以国家合承周汉。其周隋不合为二王后。请废。诏下尚书省。集公卿议昌负独见之明。群议不能屈。会集贤院学士卫包抗表。陈论议之夜。四星聚于尾宿。天象昭然。上心遂定。乃求殷周汉后为三恪。废韩介酅等公。以昌为赞善大夫。包为虞部员外郎。至十二年五月九日。魏周隋依旧为三恪及二王后。复封韩介酅等公。其周汉魏晋齐梁帝王庙。依旧制。六月九日。崔昌卫包等。皆贬官。太和五年正月。酅国公杨元溱奏。-------臣先祖隋文帝等陵四所。在凤翔一所。扬州两所。京兆府一所。准去年四月九日敕。二王后介国公先祖陵。例每陵每月合给看守丁三人。凤翔府已蒙给丁讫。其京兆府及扬州。未蒙准敕例给。敕旨各令州府准元敕处分


                        12楼2010-02-26 21:40
                        回复
                          另多有志书记载隋炀帝陵在永宁--证明非一家之言,此处省略诸多狗血。。。。。
                          狗血一:小杨封地会不会在河南?因此李二安抚她安葬爹于此?
                          狗血二:此处为二广最爱,距离洛阳近,隋朝宫人大多在此,也便于李二和小杨祭拜?


                          13楼2010-02-26 22:09
                          回复
                            义宁二年(617年)三月,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叛隋,进入江都宫,缢杀炀帝于温室,萧后命宫女撤去床席以漆床板为棺把炀帝草率掩埋。宇文化及知道后,又将炀帝发掘出来,右御卫将军陈棱从成象殿护送灵柩,埋葬在吴公台下。“大唐平江南之后,改葬雷塘”({隋书·炀帝本纪})。{资治通鉴}载:“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三月庚子,隋萧后卒。诏复其位号,谥曰愍,使三品护葬,备卤簿仪卫。送至江都,与炀帝合葬。”然明代嘉靖年间编撰的《河南通志》卷十九《陵墓》篇中载:“隋炀帝陵在永宁县(今河南省洛宁县)东北,炀帝崩于江都,唐太宗迁葬于此。”民国三年《河南通志》卷四十九《陵墓》篇和民国十八年《河南新志》卷十七《古迹·陵墓》篇中均载:“炀帝陵在永宁县城东北,炀帝崩于江都,唐太宗迁葬于此。”民国六年《洛宁县志》卷七《艺文》篇张论《金门山赋》曰:“维西则阳虚开文学之鼻祖,龟窝呈理数之渊源,长水浩淼,隋陵亘绵,高门嵯峨。”也说明隋炀帝陵在洛宁县境。这就有了隋炀帝“合葬雷塘”与“迁葬永宁”两说。
                            


                            14楼2010-02-26 22:13
                            回复
                              2025-08-15 00:06: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不是说是扬州附近么,唉,裸奔没人理我,郁闷


                              15楼2010-02-26 22: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