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建筑业协会公示《2020—2021年度第一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入选名单》,126个工程荣登榜单,其中位于我县的浙江自然博物园核心馆区建设工程(主馆)入选,实现我县鲁班奖零突破,标志我县建筑行业发展质量迈上了新台阶。
据了解,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是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在业内和社会上具有重大影响,是精品工程的重要标志,代表了我国当代工程质量的最好水平。
浙江自然博物园核心馆区建设工程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由地下车库、门厅、地质馆、生态馆、贝林馆、恐龙馆、海洋馆、自然艺术馆六个主题展馆和临特展馆、临水餐厅等配套建筑组成。
“在不破坏地域原生地貌的情况下,最小化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是本工程的难点,也是最大亮点,成就了建筑行业的一个典范。”建设单位开发区管委会项目负责人吴小平介绍。核心馆区工程建设伊始,就邀请专业团队按照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高点定位进行设计,围绕“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设计理念,突出将项目周边优美的自然环境资源引入到建筑中,同时满足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有关节能、环保等规定,力争打造一座独具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建筑。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工程质量,省市县三级共同设立项目总指挥部,严格执行19项管理制度,紧盯技术难点,积极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并创新使用“隐形墙体诱导缝”等施工工艺。
经过2年多打磨,一座精美艺术品般的建筑“长”在了绿水青山之间,与周边环境协调共生。具体体现在:大面积地下室底板施工采用导流盲沟,有效控制抗浮水位,减少抗拔桩的使用;超大面积墙体反复进行结构层、保温层、特殊涂料面层之间的材料选择和粘结强度试验研究,整体解决了稳定性、耐久性问题,使得本土特色的红色墙体完美呈现;创新施工工艺,选用极耐干旱的佛甲草作为主材,降低了对屋顶的荷载要求,1.5万平方米绿植屋面无一渗漏……工程质量也因此得到各界认可,先后荣获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住建部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奖等称号。
据了解,该项目自2018年12月28日建成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201.8余万人次,在为公众提供多层次的社会教育和益智性休闲服务等方面发挥了巨大效益。(全媒体记者 江汇)
据了解,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是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在业内和社会上具有重大影响,是精品工程的重要标志,代表了我国当代工程质量的最好水平。
浙江自然博物园核心馆区建设工程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由地下车库、门厅、地质馆、生态馆、贝林馆、恐龙馆、海洋馆、自然艺术馆六个主题展馆和临特展馆、临水餐厅等配套建筑组成。
“在不破坏地域原生地貌的情况下,最小化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是本工程的难点,也是最大亮点,成就了建筑行业的一个典范。”建设单位开发区管委会项目负责人吴小平介绍。核心馆区工程建设伊始,就邀请专业团队按照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高点定位进行设计,围绕“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设计理念,突出将项目周边优美的自然环境资源引入到建筑中,同时满足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有关节能、环保等规定,力争打造一座独具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建筑。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工程质量,省市县三级共同设立项目总指挥部,严格执行19项管理制度,紧盯技术难点,积极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并创新使用“隐形墙体诱导缝”等施工工艺。
经过2年多打磨,一座精美艺术品般的建筑“长”在了绿水青山之间,与周边环境协调共生。具体体现在:大面积地下室底板施工采用导流盲沟,有效控制抗浮水位,减少抗拔桩的使用;超大面积墙体反复进行结构层、保温层、特殊涂料面层之间的材料选择和粘结强度试验研究,整体解决了稳定性、耐久性问题,使得本土特色的红色墙体完美呈现;创新施工工艺,选用极耐干旱的佛甲草作为主材,降低了对屋顶的荷载要求,1.5万平方米绿植屋面无一渗漏……工程质量也因此得到各界认可,先后荣获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住建部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奖等称号。
据了解,该项目自2018年12月28日建成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201.8余万人次,在为公众提供多层次的社会教育和益智性休闲服务等方面发挥了巨大效益。(全媒体记者 江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