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针出现在总览的时候,是可以右击保存位标。如果你所在的空间允许跃迁,便可以自由跃迁过去。鉴于上述特性,好玩或者说有用的地方如下:
1、可以在扫描页面,将探针收拢至身边,我目前能做到收拢至1000~2000km左右;
2、然后在扫描页面最大精度(用鼠标滑轮,向上滑动,尽可能的方法界面)的情况下,拖动探针,可以向6个正方向处移动。目前我的工作本,移动一个像素大约6000km。这样就能朝6个正方向以6000km一跳的速度移动。
能想到的应用:
1、远征打完忘记保存BOSS围标,而初始点距离最后一层100+kkm,直接朝向飞行不太现实,可以每6000km一跳的移动,效率高很多。猜测15mins左右就能找回残骸。因为eve的Grid动态生成,且范围在10,000km左右,所以6000km一跳完全可行;
2、刚去ESS中测试了下,可以用探针快速做一个10kkm的观察点。信标至ESS方向的延长线,大概10,000km出不可跃迁的限制距离,12,000km还在Grid视域范围。如果收拢探针后微调,让探针落在延长线10~12kkm处,则保存的位标即为该ESS的观察点。(从外部可以直接飞观察点,如果ESS内有侦查船的话,会直接显示在总览)
1、可以在扫描页面,将探针收拢至身边,我目前能做到收拢至1000~2000km左右;
2、然后在扫描页面最大精度(用鼠标滑轮,向上滑动,尽可能的方法界面)的情况下,拖动探针,可以向6个正方向处移动。目前我的工作本,移动一个像素大约6000km。这样就能朝6个正方向以6000km一跳的速度移动。
能想到的应用:
1、远征打完忘记保存BOSS围标,而初始点距离最后一层100+kkm,直接朝向飞行不太现实,可以每6000km一跳的移动,效率高很多。猜测15mins左右就能找回残骸。因为eve的Grid动态生成,且范围在10,000km左右,所以6000km一跳完全可行;
2、刚去ESS中测试了下,可以用探针快速做一个10kkm的观察点。信标至ESS方向的延长线,大概10,000km出不可跃迁的限制距离,12,000km还在Grid视域范围。如果收拢探针后微调,让探针落在延长线10~12kkm处,则保存的位标即为该ESS的观察点。(从外部可以直接飞观察点,如果ESS内有侦查船的话,会直接显示在总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