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吧 关注:12,271贴子:62,309
  • 0回复贴,共1

益生菌行业快速发展,市场空间巨大 益生菌ODM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益生菌行业快速发展,市场空间巨大
近年来,全球益生菌市场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态势。2014年全球益生菌的市场规模在170亿美元,2016年市场规模达246亿美元,增速144%。其中中国市场2016年市场规模约45亿美元(约350亿元人民币),近5年来我国益生菌产业每年以高于15%的增速快速增长,预计2020年我国益生菌市场的产品规模将会接近850亿元。
益生菌产业链布局并不均衡
从整个益生菌产业链来看,目前国际益生菌产业上游专利申请主要由俄罗斯、日本、美国等传统的益生菌开发强国垄断,全球原料供应也被丹麦科汉森与美国杜邦等寡头垄断。产业链下游市场竞争相对充分,产品主要可分为益生菌食品、益生菌膳食补充剂和益生菌原料三大类,分别占比 85.9%、8.6%、5.6%。
在益生菌食品中,酸奶类产品占比高达 46.6%,是产业链重要支柱之一,预计国内酸奶市场未来将继续保持 20%左右增速,整体规模可在 2020 年达到 1600 亿元。而乳酸菌饮料近年来增速有所下降,预计未来增速维持在 5%左右。
益生菌膳食补充剂方面,2013 年,全球益生菌膳食补充剂市场价值约为 17 亿美元,根据 BCC Research 预测,2020 年将达到 88 亿美元。
国内益生菌行业发展处于起步追赶阶段
我国益生菌膳食补充剂市场,特别是电商渠道,依旧被由外资品牌占领,大量外资品牌进入电商国际平台进行销售。数据显示,2017年淘宝平台销量前三甲为澳洲 life space 、美国 swanson 和日本酵素reperfe ,占整体规模的 65%。
国内益生菌膳食补充剂或益生菌制剂来看,高端品牌如纽曼思、合生元、中益企业、昂立一号等选多选用进口菌株。面向人群和功效来看,目前主要用于婴儿益生菌菌粉居多,功效以肠道调节为主。近年来,面向多个群体的专业益生菌企业也逐渐兴起,其中中益企业就是其中一家覆盖成人、孕妇、中老年、女士群体的功能益生菌定制企业。中低端品牌则相对良莠不齐。随着社会发展,亚健康人群、中老年人群的持续增加,以预防为主的益生菌产品面临巨大的巨大投资机会,但不管是选择产品代理还是自创品牌,都需谨慎选择具备实力的供应商。
益生菌的供应商,从全球范围来看,丹麦科汉森、芬兰维利奥、美国杜邦、中国凤凰生物都是国际知名的益生菌企业。以凤凰生物为例,其中很多专利菌株,可以制作各种OEM产品。凤凰生物拥有全球领先的自有营养健康中心和益生菌供应商,工厂拥有GMP, Kosher, ISO22000、FSSC22000等资质。与国际大牌公司合作,门槛、投资成本和市场机会是成正比的。
国内益生菌行业真正起步是从1999年开始,而一个成熟菌株的研发从菌株筛选、驯化到动物实验、人体临床试验,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更不用说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和人员。所以目前来看,国内的益生菌行业,在是在益生菌研发、生产方面以及专利持有方面,与传统益生菌开发强国尚存在15-30年差距。
功能益生菌将成为行业亮点
随着对益生菌的科研的深入,人们发现不同的菌株往往具备不同的功效指向。而经过迭代培养/拮抗、到基因定序,再达到医药指标的菌株,一般被称为功能性益生菌。功能益生菌存在安全性高、功效指向明确、功效更优等特点。
台湾地区的功能益生菌研发因起步较早,规模相对集中,目前在亚太地区,甚至全球都占有一席之地。随着台湾功能益生菌企业进入大陆,或与大陆企业合作,间接带动国内益生菌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凤凰生物、润盈生物、生合生物科技、中益企业、微康等,就是在此形式下成立或发展起来的一批有实力的功能益生菌企业,并且在不同领域获得了客户的认可。
结语
益生菌行业的市场空间毋庸置疑。当前,益生菌产品代理、ODM/OEM是国内益生菌行业常见投资形式,OEM (15662060030)相对而言,独立的研发因需要耗费巨大的资金、人力以及时间成本,目前进入门槛和风险相对较高。但长期来讲,我国益生菌行业要想迎头赶上,长足发展,必须要有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企业投入研发中来。


IP属地:山东1楼2020-11-26 10:5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