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139,818贴子:74,759,410

回复:大顺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崇祯四年在山西时,农民军各营人数,少者马步兵三四百人,一般是六七百人,多者千人,加上妇女和归附饥民也不会很多。崇祯六年到武安诈降的农民军有六十一营,这时各营人数应当增多,但估计大营不过几千人,小营仍然只有数百人至一千多人。
这时营的首领称掌盘子,意思是管营,下面设总管、掌家或管队等头目。有的营首领称总头目,下面设头目。每营都有老营和塘马或哨马组织,步兵除作战外,还从事打粮。
为安顿妇女家属,管理粮食和器械、旗帜等军需品,设置了老营,由工作人员和妇女负责管理,每逢打仗时,会让老营远避,免得老营遭受敌军的袭击。
随着农民军人数越来越多,不少营达到几万人。组织形式不能不随之改变。有的营分成若干哨,设大领哨、领哨、大哨头和哨总等职,有的营将管队分成老管队、小管队、管队三级,有的营则分为老掌家、大掌家和小掌家,以便营统领众多的农民军。
很多归附的饥民被编成若干专业队。据《平寇志》记载:“愿从者皆不杀,裁缝则入裁缝队,银匠则入银匠队,吹手则入吹手队,无手业者打粮队,粗蠢者入打马草队,善战有力者给马匹弓刀,不善战者任其自卤自食。”
奖励勇者,惩罚怯懦。对于潜逃的兵士,追获后“或杀或刺”,或磔死。
“收一壮丁即给一良马,授一美妻,逃出即杀。其管队一阵退缩,立置之死,故人皆为之尽力死斗”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61楼2020-11-30 21:38
回复
    农民军非常重视骑兵,“塘马”就是各营的骑兵队。打仗时,塘马冲锋在前,步兵起配合作战的作用。
    开始营兵只有塘马和步兵之分,后来步骑兵根据任务的需要,“有伏路静听以防袭杀,有前拨、倒拨、左翼、右翼以备策应”,并派侦卒四出打探明军的虚实。有的营设立领头子制度,打仗时派少数领头子带头冲锋陷阵。
    “最重骡马”
    “蜂拥到驿,虏去马匹”
    “每选精骑决战,一骑兵必二三马,更番乘骑,终日驰骤,而不疲毙”。
    “贼”“人人有精骑,或跨双马,官兵马三步七,则追逐之难也”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62楼2020-11-30 21:42
    回复
      2025-08-26 12:40: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农民军在战术上,常用诱敌之计。并且能战则战,不能战则走。
      “令数骑诱之深入,大队两旁裹之”
      “先是贼避兵逃窜,今则迎兵对敌,左右埋没,更番迭承,则剿杀之难也。”
      农民军非常重情报工作,能战胜的明军则歼灭之,不易战胜的敌军也“有信先知”
      “盘踞内地或结党接应,或暗地勾引”
      农民军往往利用对谈、诉苦等方法达到退敌越境的目的。
      “试观各塘报中所云打活仗,卷旗答话,放声对哭等语,古来有此军纪否?”
      “陕西边兵,皆贼里党,战亦不尽力。川兵贪利财物,贼遗所掠金帛子女于途,即开营纵其逸去。贼每遇秦师,多眼语曰:‘和仗乎?真仗乎?’官兵畏贼,且不乐战,漫应曰:‘和仗。’
      “贼本起延安,官兵多其亲旧,每对阵拱手寒温,赠人事,寄家信,委以财物牲畜人口,斩级报功,故贼困于他省,必还陕西,为祸无已。”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63楼2020-11-30 21: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