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皮肤特点、胡须粗细和软硬、生长速度都各有差别,对于一把安全刀架,每个人心中的使用体验都不太一样。所以今天不谈具体使用体验,只是从理论上叨叨两句,分享一点拙见。如果是老鸟了,就一起吹吹牛X,如果是新手,希望能够多一个理解刀架的角度
老师常教导说讨论事情,先要确定对象和范围边界,所以首先先下定义,避免引起后面讨论的歧义。说的是安全剃须刀,没毛病,再从这四个参数讨论一把刀架,用网上截图,方便说得清楚,①间隙、②刀片暴露、③刀片刚度(英文是bladerigidity,此处图文不符,仅用作示意需要注意)、④刀片角度。

上面这四个主要指标影响刀架的效率和顺滑度,以及易操作性,也就决定了我们的使用体验。(在这里多说一点,效率和顺滑是对应的,顺滑的极端是温和、效率的极端就是激烈,一把刀架被定义为激烈刀架,那多说情况下,顺滑不足;如果被定义为温和,效率不足)
从效率、顺滑度和易操作性这三个使用体验说起,逆向推到回这四个指标,如何影响使用体验(当然这些指标是综合影响的),方便大家根据使用体验思考目前手上刀架的这些参数,提供一些后期选择刀架的方向。
所谓效率,应该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是“一刀剃净度”,也就是说在脸上涂完泡沫后,一刀顺刮下去之后的,胡须切割下去多少,好的刀应该比较干净,效率低的刀,你会反复在一个地方蹭来蹭去;第二是从剃须完成之后,能够坚持多长时间BBS,才会感觉到胡茬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因为每个人的胡须生长速度都不太相同,一般来说是自己对比不同的刀架更有说服力。主要是刀片暴露影响,还有间隙
所谓顺滑度,走到的时候刀片不能过于“刮”皮肤,可以想象成不放刀片,刀架在脸上走的时候流畅感,放上刀片后,刀刃会“刮”皮肤,流畅度会下降,但程度不能太大,否则剃须之余也就把角质层下去过多。比如你刮完胡子,上含酒精的须后水,这叫一个酸爽,那就不是顺滑了。主要是刀片暴露影响和间隙影响,还有刀片刚度
所谓易操作性,指的是刀架上脸后很容易找角度,不会出现,刮一刮,没有刀片感了,或者刮的太狠,出现红点,或者涂了须后,有灼烧感。主要是刀片角度影响。
再说说这四个指标是怎么回事。
1-间隙:
这是大家挑选刀架是最常说的,也有很多人衡量一把刀架是否效率的重要参数,我个人理解,间隙大小决定了底板和刀片之间的胡须量,进的多了,切割的胡须量也就多了,效率会有所提高,但影响效率的主要因素,我认为是刀片暴露,下面细说。间隙也会影响顺滑度,大间隙,会增加图中的Guard Span的距离,也会增加刀片的暴露程度,因为从顶板到底板的联线会变得陡峭,刀片暴露自然就增加了(下面是卡夫的参数,可见一斑)。刀片暴露增加了,切割对皮肤”刮“的作用就增加,自然顺滑度会有所下降。

2-刀片暴露
刀片暴露多少,直接决定我们从毛囊中切掉胡须的长度。这点比较容易理解,比如有些刀架,刀片暴露大,从毛囊中会切掉较多的胡须,这就是BBS,然后需要时间长出毛囊,我们才能感受到胡茬,这也就是维持BBS的时间了。同时刀片暴露也影响顺滑度,这点上面说了。
3-刀片刚度
主要指的是刀刃的刚度,是否会发生震颤,震颤大了会影响顺滑度。我们刮胡子的时候,刀刃的边缘接触胡须后,会有轻微的震颤,好的刀架刀架,较好的固定刀片,以增加刚度,减少震颤。斜刀头的设计中考虑了这个问题,通过扭动刀片,来增加刀片刃口的刚度,以减少震颤。目前有两种刀架通过弯曲增加刀片刚度的方式。
一是斜刀头,一头高、一头低

二是微笑刀头,两头高,中间低,形似笑脸

4-刀片角度
举两个极端例子俩说明,第一个是刀片角度比较小,也就是刀片压的比较弯曲,这种刀,有些挑角度,需要在刀架接触皮肤后,多感受一下刀片切割感;

第二个是刀片角度比较大,也就是刀片比较平,露出的刀片比较平直,这种刀架,容易找角度,感受到刀片,好操作。

就先说到这里,欢迎大家来一起叨叨~
老师常教导说讨论事情,先要确定对象和范围边界,所以首先先下定义,避免引起后面讨论的歧义。说的是安全剃须刀,没毛病,再从这四个参数讨论一把刀架,用网上截图,方便说得清楚,①间隙、②刀片暴露、③刀片刚度(英文是bladerigidity,此处图文不符,仅用作示意需要注意)、④刀片角度。

上面这四个主要指标影响刀架的效率和顺滑度,以及易操作性,也就决定了我们的使用体验。(在这里多说一点,效率和顺滑是对应的,顺滑的极端是温和、效率的极端就是激烈,一把刀架被定义为激烈刀架,那多说情况下,顺滑不足;如果被定义为温和,效率不足)
从效率、顺滑度和易操作性这三个使用体验说起,逆向推到回这四个指标,如何影响使用体验(当然这些指标是综合影响的),方便大家根据使用体验思考目前手上刀架的这些参数,提供一些后期选择刀架的方向。
所谓效率,应该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是“一刀剃净度”,也就是说在脸上涂完泡沫后,一刀顺刮下去之后的,胡须切割下去多少,好的刀应该比较干净,效率低的刀,你会反复在一个地方蹭来蹭去;第二是从剃须完成之后,能够坚持多长时间BBS,才会感觉到胡茬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因为每个人的胡须生长速度都不太相同,一般来说是自己对比不同的刀架更有说服力。主要是刀片暴露影响,还有间隙
所谓顺滑度,走到的时候刀片不能过于“刮”皮肤,可以想象成不放刀片,刀架在脸上走的时候流畅感,放上刀片后,刀刃会“刮”皮肤,流畅度会下降,但程度不能太大,否则剃须之余也就把角质层下去过多。比如你刮完胡子,上含酒精的须后水,这叫一个酸爽,那就不是顺滑了。主要是刀片暴露影响和间隙影响,还有刀片刚度
所谓易操作性,指的是刀架上脸后很容易找角度,不会出现,刮一刮,没有刀片感了,或者刮的太狠,出现红点,或者涂了须后,有灼烧感。主要是刀片角度影响。
再说说这四个指标是怎么回事。
1-间隙:
这是大家挑选刀架是最常说的,也有很多人衡量一把刀架是否效率的重要参数,我个人理解,间隙大小决定了底板和刀片之间的胡须量,进的多了,切割的胡须量也就多了,效率会有所提高,但影响效率的主要因素,我认为是刀片暴露,下面细说。间隙也会影响顺滑度,大间隙,会增加图中的Guard Span的距离,也会增加刀片的暴露程度,因为从顶板到底板的联线会变得陡峭,刀片暴露自然就增加了(下面是卡夫的参数,可见一斑)。刀片暴露增加了,切割对皮肤”刮“的作用就增加,自然顺滑度会有所下降。

2-刀片暴露
刀片暴露多少,直接决定我们从毛囊中切掉胡须的长度。这点比较容易理解,比如有些刀架,刀片暴露大,从毛囊中会切掉较多的胡须,这就是BBS,然后需要时间长出毛囊,我们才能感受到胡茬,这也就是维持BBS的时间了。同时刀片暴露也影响顺滑度,这点上面说了。
3-刀片刚度
主要指的是刀刃的刚度,是否会发生震颤,震颤大了会影响顺滑度。我们刮胡子的时候,刀刃的边缘接触胡须后,会有轻微的震颤,好的刀架刀架,较好的固定刀片,以增加刚度,减少震颤。斜刀头的设计中考虑了这个问题,通过扭动刀片,来增加刀片刃口的刚度,以减少震颤。目前有两种刀架通过弯曲增加刀片刚度的方式。
一是斜刀头,一头高、一头低

二是微笑刀头,两头高,中间低,形似笑脸

4-刀片角度
举两个极端例子俩说明,第一个是刀片角度比较小,也就是刀片压的比较弯曲,这种刀,有些挑角度,需要在刀架接触皮肤后,多感受一下刀片切割感;

第二个是刀片角度比较大,也就是刀片比较平,露出的刀片比较平直,这种刀架,容易找角度,感受到刀片,好操作。

就先说到这里,欢迎大家来一起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