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州郡。”
楚镇沉吟道:“你是指赈灾的官吏们尽皆不实。”
“臣妾也只是无心猜测罢了。”林若秋讪讪道,“只是陛下颁布诏令,再到国库拨出银子,再到运送到下属的州郡,其中层层盘剥,得有多少利润可谋?俗话说得好,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臣妾可不信里头个个都是清廉无私的。”
其实她本人对于政事一窍不通,全靠拾人牙慧——大半都是从老爹林耿口中听来的。林耿那时候刚到翰林院任职,又正与王氏处在恩爱之际,偶尔也会与她说些官场上的龌龊,当然更主要还是抒发牢骚:凭什么人人都能捞得大笔银子,他自己却一穷二白?
林若秋那时候还只是三四岁的女童,夫妇俩说话自然不避着人,被她无形中听去许多——不过林若秋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这么一点早慧了,带着二十几年的记忆投胎转世,若连这点机灵劲都没有,她还不如再死一遍算了。
说回林耿么……林若秋并不觉得这位老爹对官场上的黑暗有多么不平,他只是没能力去捞罢了,若得着机会,指不定比谁贪得都多。
故而林若秋绝口不提这些都是林耿的心得体会,她本意只在与楚镇谈论家常,而非为家里人谋求升官的契机。一个合格的宠妃就不该牵涉太过庞大的外戚,她若是到达赵贤妃那个位置,楚镇肯定也不会再宠她了。
楚镇自然没注意到她这些奇奇怪怪的小心思,只轻声叹道:“看来若要使天下太平、百姓们安居乐业,还须从整顿吏治下手,倒是朕自个儿当局者迷。”
林若秋阿谀道:“陛下能想到这些,已经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