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我武断了一些,请您见谅!
切诊是中医的入门功课,也是临床诊断技法的一门高深功夫,常言道:心中了了,指下难明。切诊入门时,确确实实是要老师代的,不是单靠书中能够轻易悟得的。初学脉诊,切得一脉实属不易,多感觉,少思辨,才是入门正法。
如您所言“左关脉,微浮实弦。右关脉,微缓。”
1)这不是规范的中医脉诊描述,规范的描述一般来讲,简单时只作统一描述;细分则先区别左右脉;再分则区别各自的寸关尺;再细分则区别各部的浮中沉;
2)传统寸口取脉时,重寸重尺,这在中医界比较统一的。关乃掌后高骨,一般是用来界定寸尺的,关的脉象在学术界尚存在一定的争议;
3)另外,所谓后世诸脉,不是无条件的排列组合,而出现在病例中的。若取到浮脉,何以兼实?何以兼弦?这种脉象只在纯理论上能够说通,在实际的脉诊中是不能够出现的,因为具体的定义之间是存在着矛盾的;
3)常人即得常脉,这是不变的法则,六脉均一,浮沉迟滑洪细均为常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