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吧 关注:502,575贴子:9,863,070
  • 3回复贴,共1

2009年中药进出口分析及2010年展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09年中药材饮片出口市场份额(按出口额统计)。图表由医保商会依据中国海关数据整理

     2009年植物提取物出口市场份额。图表由医保商会依据中国海关数据整理
     2009年中国内地对各国家或地区中成药出口金额排序。表由医保商会依据中国海关数据整理
     生意社2月3日讯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遭遇严寒,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3.9%,医药行业经历了2008年及2009年上半年的艰难跋涉后,下半年进出口形势迅速回暖,与我国整体外贸形势形成反差,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速达到9.8%。
     中药产品贸易更是峰回路转,进出口总额突破20亿美元,同比增速位居医药各类商品之首(西药类、医疗器械类、中药类),增长幅度为14.36%,是2007年以来的最好水平。其中,中药类商品出口14.6亿美元,同比增长11.72%,比2008年高出3个百分点;进口5.4亿美元,同比增长22.14%,比2008年高出1.6个百分点,达到近六年来的最高点。
     贸易概况
     1.中药各类商品贸易形势各不相同
     2009年中药类商品对外贸易继续保持顺差,顺差额达到9.2亿美元,但出口增幅低于进口增幅10个百分点。各单项商品中,提取物和中药材贸易均为顺差,提取物出口占中药类产品出口总额的44.8%,位居首位;中药材饮片出口占中药类产品出口总额的37.92%,位居第二;中成药和保健品贸易出现逆差,中成药贸易继2008年后,第二次出现逆差,逆差额略呈增势;保健品贸易除2006年外,自2003年起一直呈现逆差,2009年逆差额达到2314.5万美元,是逆差额最高的一年。
     2.一般贸易为中药进出口的主要方式
     从贸易方式上看,一般贸易仍为中药进出口的主要方式,其中,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中药产品占中药总出口额的83.73%;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中药产品占中药总进口额的68.97%。进口贸易中,进料加工贸易占比17.14%,出口贸易中,进料加工贸易占比7.89%。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贸易是中药进口又一特色方式,2009年以此方式进口的中药商品量达到21754吨。边境小额贸易方式是中药出口的另一特色,2009年以此方式出口的中药商品量达到31875吨,是除一般贸易外,出口数量最多的贸易方式。
     3.企业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
     2009年,中药类产品出口企业共计2766家,民营企业成为出口主力军,出口金额占比高达41.14%;三资企业出口金额占比33.78%;国营企业退出了中药类产品出口第一军团,出口金额占比仅为24.87%。值得关注的是,在民营企业中,私人企业的出口量占九成以上。
     从事中药类产品进口的企业为1380家,三资企业进口势头强劲,进口金额高达2.7亿美元,占比49.73%,其中,外商独资企业是三资企业中的主要力量,进口金额高达1.9亿美元;民营企业进口金额2.1亿美元,占比39.07%;国有企业进口额仅占6000万美元,占比11.18%。
     2009年中药各大类商品进出口贸易特点
     1.中药材饮片:年头年尾两重天,有惊无险度难关
     2009年,我国中药材进出口全年表现比较突出,进出口额达到6.5亿美元,同比增加7.2%。其中,出口额5.5亿美元,同比增加6.4%;进口额0.9亿美元,同比增加12.2%,基本保持了平稳增长。但是细看上、下半年出口形势却明显不同,上半年和下半年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格局。上半年出口明显乏力,一月份出口额同比去年下降30%;下半年开始强力反弹,12月出口额同比上升30%,年初和年尾的两种截然相反的状况反映了一年来中药材饮片出口从低估走向复苏情况,尤其是2009年下半年,中药材饮片单月出口额连创新高。



IP属地:安徽1楼2010-02-05 17:33回复

         2009年,中药材及饮片大宗产品出口量同比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幅。枸杞、冬虫夏草、菊花和白术,出口量增幅都超过50%。增幅最大的是孜然,出口量以及出口额增幅超过300%。
         我国内地中药材主要的出口市场是亚洲。其中以香港地区、日本及越南为主,三个地区出口总额占全部出口额的一半以上。我国内地出口香港的中药材,一部分加工成中成药,大部分以药材形式转出口至其他国家或地区,如美国、日本和台湾。
         我国中药饮片主要的出口省份大都有明确的出口定位。出口额最大的两个省份广东和广西,借助区位优势近几年一直占据出口的前两位。广东省由于毗邻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地区,是我国中药材饮片主要出口市场;广西靠近越南,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大部分中药材饮片通过边境贸易出口越南;安徽亳州针对韩国中药材饮片市场,2009年出口增幅最大,同比增加45%。
         2009年我国出口中药材及饮片的企业共有1000家,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规模的企业仅7家,前五名出口企业分别为:广西宁明进出口贸易总公司、中国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深圳津村药业有限公司、亳州市亳广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四川川村中药材有限公司
         2.提取物:强劲增势成为拉动中药商品出口的主力
         2009年我国植物提取物是中药各商品中进出口表现最为突出的商品类别,进出口额达到8.2亿美元,同比增加36.1%。其中,出口额达6.6亿美元,同比增加23.7%;进口额达1.6亿美元,同比增加129.2%。出口额占中药商品出口总额的44.8%,是拉动中药商品出口的主动力。
         2009年植物提取物各月度出口基本平稳,出口额保持在5000万美元上下。在上半年出口呈现小幅下滑,下半年大部分月份呈现快速增长,9月份同比增幅更是接近100%。
         从出口的产品结构看,出口金额增幅最大的是天然色素类产品。从单一品种分析,甜菊提取物的出口金额增势明显,2009年甜菊提取物出口额达到8430万美元,同比增加132%。
         植物提取物产业具有一定的集群效应,各个省市的植物提取物产业各具特色。比如,山东省以生产食品添加剂用途的植物提取物为主,而浙江、上海以生产药用及保健品用途的植物提取物为主。从统计数据看,2009年以出口食品添加剂和香精香料植物提取物为主的省份,出口额都有大幅度增加,比如山东与江西,甜菊提取物出口增幅较大,云南香精香料出口增幅也比较明显。以出口药用及保健品用植物提取物的省市,出口额有小幅下降,比如浙江和北京。
         2009年,我国植物提取物主要出口市场依然是日本和美国,日本市场比较稳定,植物提取物价格和出口数量都保持平稳的增势,日本进口的植物提取物大部分是由日本汉方药企业在中国投资企业来完成药材的前期提取生产的,比如日本津村等企业。植物提取物对美国市场出口额同比增幅较大,主要是原因是出口美国的提取物价格增幅明显,平均提高49.5%。其他植物提取物出口市场表现最抢眼的是印度和马来西亚,同比增幅超过100%。这两个市场与去年表现突出的墨西哥市场相类似,都是由于单一商品出口量大幅上升带动整个市场走势。出口印度的商品多集中于天然色素、香精香料等植物提取物;而出口马来西亚的商品90%以上是甜菊提取物,这些商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
         3.中成药:进出口同时萎缩,贸易逆差持续
         2009年,我国中成药累计进出口额达3.39亿美元,同比下降4%。其中,出口额1.6亿美元,同比下降4.23%;进口额1.76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88%。2009年中成药贸易的逆差为1242万美元,基本与去年1228万美元的逆差相当。
    


    IP属地:安徽2楼2010-02-05 17:33
    回复
      2025-08-24 01:16: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60.12.165.*


      4楼2010-02-21 13:32
      回复


        IP属地:浙江5楼2010-02-21 13: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