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巴赫猜想吧 关注:6,400贴子:740,305

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连表变形定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连表变形定理
一、概述
新的数学概念——连表最大个数和初始变形素数,这两个概念可导出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连表最大个数有两个性质:
性质1,称为不继续连表性质,性质2,称为继续连表性质。
这两个性质是从下一个自然数与上一个自然数各自的连表最大个数相比较得出的,
而不是上一个自然数与下一个自然数各自的连表最大个数相比较,即:
是用自然数6和自然数5的连表最大个数相比较,而不是用自然数4与自然数5的连表最大个数相比较。
当然,本文的自然数指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一般不是指2或1,素数也是指奇素数,而不是指2。
初始变形素数讲的是以某个素数为基础,最初开始的基础数据,是动态的。
这两个概念都是从大于等于3的某个自然数N来说的,也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形成N的特定属性。
本文把勃兰特.契比雪夫定理用连表这个概念进行了改写,
目的是用数学归纳法得出连表变形定理,进而推出:哥德巴赫猜想。
这中间又定义了一些概念,都是为连表变形定理做准备的。


1楼2020-11-07 09:07回复
    二、两个重要概念
    1、连表最大个数的定义
    自然数用:N、N+1、N+2、N+3、…、表示,N是从3开始的自然数。
    连表最大个数的定义:
    若2N=P+Q , P、Q是素数 (1)
    称(1)为可表式,称偶数2N是可表的,P、Q称2N的一对素数或素数对,
    若存在:
    2N=P+Q、2(N+1)=P1+Q1、2(N+2)=P2+Q2、2(N+3)=P3+Q3、...、2(N+I)=PI+QI,
    且Pi<2N,Qi<2N,i=1、2、3、...、I,
    则称I是自然数N,其2倍的偶数2N,可以连续地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的最大个数,简称N的连表最大个数是I。
    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N、N+1、N+2、N+3、…、
    对应的连表最大个数用:0I、1I、2I、3I、…、表示。
    大于等于3的某一自然数N,其连续可表的素数之和,可写成:2N=P00+Q00、2(N+1)=P01+Q01
    2(N+2)=P02+Q02、2(N+3)=P03+Q03、...、2(N+I)=P0I+Q0I,
    且P0i<2N,Q0i<2N,i=1、2、3、...、I,
    你要留意连表最大个数与一个偶数写成两个素数之和,下标的不同含义,
    在不引起混乱的情况下,不标注双下标。
    根据定义,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其2倍偶数2N、2(N+1)、2(N+2)、...、2(N+I)都能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
    同样根据定义,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其连表最大个数I是唯一的,不可能有2个或2个以上的不同数值。
    对每一个自然数N来说,如果存在一个I=0,就可以说哥德巴赫猜想不成立,如果始终有I>0,则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从定义出发,可得出:I≥0。有人说,I也有可能是负数,假如是负数的话,比如N的I=-1,
    根据定义有:2(N+I)=2(N-1),就是说前一个数N-1的连表最大个数是0,这样又与定义一致了。
    如果I≥N,就会得出:Pi≥N或Qi≥2N,与定义也矛盾了。
    因此现在可以确定:N>I≥0。


    2楼2020-11-07 09:09
    收起回复
      2025-08-26 14:51: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初始变形素数的定义:
      2W+1、2(W+W1)+1、2(W+W2)+1、...、2(W+WS)+1是由小到大的素数,
      且2(W+WS)+1<2(2W+1),则称W为初始变形素数,称WS为最大变形素数,
      即N=2W+1是素数时,称W是N的初始变形素数,而两个相邻素数2W+1和2(W+W1)+1之间的数,其初始变形素数都是W,
      也就是说与N=2W+1的初始变形素数一致,从分布来看,初始变形素数W是一段一段地,且越来越大。
      例如:自然数N=7=2*3+1时,7的初始变形素数是3,而自然数8、9、10的初始变形素数也是3。
      变形素数组:
      上面的素数皆减2W+1除2,变成:
      0、W1、W2、......WS,称变形素数组。
      利用变形素数组,可快速地计算出某个自然数的连表最大个数。


      3楼2020-11-07 09:09
      回复
        根据自然数N的I和W的定义,列表如下:
        N: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I: 2、3、2、3、6、5、6、 9、 8、 9、 8、 7、 6、11、10、 9
        W: 1、1、2、2、3、3、3、 3、 5、 5、 6、 6、 6、 6、 8、 8


        4楼2020-11-07 09:11
        收起回复
          根据自然数N的I和W的定义,列表如下:
          N: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I: 2、3、2、3、6、5、6、 9、 8、 9、 8、 7、 6、 11、10、 9
          W: 1、1、2、2、3、3、 3、 3、 5、 5、 6、 6、 6、 6、 8、 8


          5楼2020-11-07 09:13
          回复
            三、连表最大个数I的两个性质
            1、性质1:
            某一自然数N≥3,它的连表最大个数是I,如果2I+1和2N+1至少有一个不是素数,
            则下一个自然数N+1,它的连表最大个数是:1I=0I-1。
            证明:由于2I+1和2N+1至少有一个不是素数,
            即偶数2(N+1)没有在偶数2N的基础上继续增加新的可表式,
            根据连表最大个数定义,可得出:
            P0I+Q0I=2(N+0I), 和P1I+Q1I=(N+1+1I),
            而P0I=P1I,Q0I=Q1I,因此有:2(N+0I)=2(N+1+1I),即1I=0I-1。
            故命题成立,称为不继续连表性质。
            注意:这里把N的连表最大个数用0I表示,0I和I是一个意思,平时就用I表示。
            把N+1的连表最大个数用1I表示。


            6楼2020-11-07 09:15
            回复
              2、性质2:
              1I≥I的充要条件是: 2I+1和2N+1都是素数。(分清下标的含义很重要)
              证明:充分性:
              因1I≥I,所以偶数2((N+1)+I1)可表,可表的一对素数有3种情况,可能是:
              1)、2I-1和2N+3、2I-3和2N+5、......、3和2(N+I)-1;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一对是素数,因最小的2(N+3)>2(N+1),
              不符合1I<2(N+1),即与1I是2(N+1)的连表最大个数不符;
              2)、2I+3和2N-1、2I+5和2N-3、......,不会无穷,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一对是素数,因最大的2N-1<2N,
              则偶数2N有大于I的连表最大个数,与I是2N的连表最大个数不符;
              3)、2I+1和2N+1,只剩下这种情况了,因
              2N<2N+1<2(N+1),
              即2I+1和2N+1是偶数2(N+I+1)的一对素数。
              故所证成立。
              必要性:
              因2I+1和2N+1是素数,有:
              (2I+1)+(2N+1)=2(N+I+1)=2((N+1)+I)≤2((N+1)+1I),
              又 2I+1<2(N+1),2N+1<2(N+1),
              根据连表最大个数的定义,可得N+1的连表最大个数1I,大于等于N的连表最大个数I,
              即:1I≥I,
              综上所述,命题成立,称为继续连表性质。
              这里N的连表最大个数用I表示,N+1的连表最大个数用1I表示。


              7楼2020-11-07 09:15
              回复
                四、素数情况下的切比雪夫定理和连表变形定理
                勃兰特.切比雪夫(数论)定理:
                若自然数N≥3,则至少存在一个素数P,符合N<P<2N−2。另一个说法是:
                对于所有大于1的自然数N,存在一个素数,符合N<P<2N。
                勃兰特.切比雪夫(数论)定理,这里只引用,不给出证明,
                想要证明的,从网上搜索。
                1、特殊(素数)情况下的勃兰特.切比雪夫定理:假设2W+1、2(W+W1)+1、
                2(W+W2)+1、...、2(W+WS)+1是由小到大的素数,
                且2(W+WS)+1<2(2W+1),则 WS≤W。
                证明:由于 2W+1、2(W+W1)+1、2(W+W2)+1、...、2(W+WS)+1是由小到大的素数,
                根据定义,0、W1、W2、W3、...、WS,就是变形素数组,
                因:2(W+WS)+1<2(2W+1) 。
                计算: 2(W+WS)+1≤2(2W+1)-1
                得: WS≤W
                进而有:W1<W2<W3<...<WS≤W,
                故结论成立。
                即:初始变形素数大于等于最大变形素数。
                你要小心和明白的是:2W+1必须为素数。


                8楼2020-11-07 09:16
                收起回复
                  2025-08-26 14:45: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连表变形定理:对于自然数N≥3,N对应的I、W,有I≥W≥1,
                  (或者自然数N≥3,N的连表最大个数I的计算是从0+W开始)
                  证明:
                  根据连表最大个数I的定义,
                  如果2W+1和2(W+W1)+1是相邻的两个素数,
                  称自然数2W+1到自然数2(W+W1)的连表最大个数的计算都是从0+W开始的。
                  对于第1个奇素数3,对应的I=2,W=1,即I的计算是从0+1开始的,因2>1,所证成立;
                  假定对于第K个奇素数2W+1,I的计算也是从0+W开始的,对应的I≥W,所证也成立;
                  则对于第K+1个奇素数2(W+W1)+1,
                  根据自然数N≥3,连表最大个数的计算,因2(W+W1)的连表最大个数是从0+W开始的,有I≥W,
                  且自然数2(W+W1)+W对应的偶数可表,
                  又根据特殊(素数)情况下的勃兰特.切比雪夫定理:
                  W1<W2<W3<...<WS≤W,
                  也就是:W1+1≤W2≤W,
                  而两数之差:(2(W+W1)+W)-(2(W+W1)+1)≥W1≥1,
                  也就是说,素数2(W+W1)+1的连表最大个数的计算是从0+W+W1开始的,
                  理所当然自然数2(W+W1)+1的连表最大个数1I≥W+W1
                  故所证成立。


                  9楼2020-11-07 09:17
                  回复
                    推论:如果自然数N的连表最大个数是W,则2N+1必是素数。
                    证明:
                    如果N+1不是素数,根据连表性质1,则1I=I-1=W-1,
                    与自然数2W+1到自然数2(W+W1)的连表最大个数的计算都是从0+W开始的矛盾,
                    如果N+1是素数,因2N+1不是素数,则1I=I-1=W-1,
                    与自然数2(W+W1)+1的连表最大个数的计算是从0+W+W1开始的矛盾,
                    故所证成立。


                    10楼2020-11-07 09:18
                    回复
                      前面说过,对于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如果I=0,表示哥德巴赫猜想不成立,
                      而I≥W≥1,故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再次声明:哥德巴赫猜想被我证明出来了,是正确的。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12229901&boardid=1&page=49&uid=&usernames=&userids=&action=
                      上面是以前的帖子。
                      备注:1、可表(可以表示的),参见杜德利的《基础数论》,153页;
                      2、数据的归纳、推理,参见G.波利亚的《数学与猜想》,第六章,99页。
                      本人在安徽淮北,15215610423。


                      11楼2020-11-07 09:19
                      回复
                        把I看成N的2倍概念,把W看成N的1/2的概念,哥德巴赫猜想,或者连表变形定理就可说成:N大致2倍与N的大致1/2的关系。
                        数学的美,能体会出来吗?
                        根据特殊(素数)情况下的勃兰特.切比雪夫定理:
                        W1<W2<W3<...<WS≤W,
                        也应该得出:
                        W≥S
                        进而有:
                        I≥S
                        用语言表达就是:某自然数的连表最大个数≥这自然数到2倍这自然数之间的素数个数。
                        很有意思吧,数学的美再次显现。


                        12楼2020-11-07 09:21
                        回复
                          我以前的网名是ahhbwhj、兼听明偏听暗,不知怎么被他人注册了,只好再注册兼听明whj,特此说明。


                          13楼2020-11-07 09:25
                          收起回复
                            连表变形定理,会不会有人认为用的不是数学归纳法?记得此吧里,有个说起话来*****说:数学归纳法不适合用在哥德巴赫猜想上,很想听听他来说道说道。
                            其实,学过数学归纳法并能理解连表、变形概念的,都能够看懂这套说辞。


                            14楼2020-11-07 11:26
                            回复
                              2025-08-26 14:39: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真诚邀请,哥德巴赫猜想吧里的网友,对我的证明进行质疑:(以下是此吧的质疑人)
                              心有一只歌是对定义的质疑,
                              wobushikyy是对连续中可能存在的断点的质疑,使我失声3个月,
                              ****恴也是对连续中可能存在的断点或不存在的质疑,失声近3个月,(马***恴)
                              yangxuzl是对引理4证明中书写错误的质疑,
                              125.43.54.* 是对变量中的连续问题的质疑。
                              到目前为止,出现两个合格的质疑者。
                              第一个人,好像是在国外,通过哥德巴赫猜想吧进行沟通的。他说偶数除了可表、不可表,说不定还有第三种可能,他说存在男人、女人,还有非男非女的人存在。现在看这种可能性是不存在的,原因就在于:连表最大个数的定义,排除了第三种可能的出现。
                              第二个人,也是在哥德巴赫猜想吧里,网名好像叫****衰的,他直接用以前的引理2或现在的性质2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我当时大吃一惊。
                              这两个人都是在没有连表变形定理之前发生的。很可惜,他两没有看到连表变形定理,时间太久了。


                              15楼2020-11-07 15: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