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4套2010年1月30日报道:日本三重大学田丸浩副教授用3年时间,利用基因突变的浅色金鱼培育出透明金鱼,可看到内脏和血液状态,今后有望应用到医学研究中。
姚兴发:不稀奇,民国时我妈妈就培育出来了,叫玻璃金鱼。解放后我也搞出过,一种全透明的,一种半透明的。就是找到得白化病的金鱼,杂交、提纯,最终让基因定型。这种鱼容易生病,很难养,好处是它和某种鱼杂交就会繁殖某种鱼花色的后代,所以我当年培育新品种时,经常用玻璃鱼做中间环节。
姚兴发30多年前写的手稿——《金鱼的经营性饲养——杭州姚家祖传》,其中有张手绘的“金鱼系统图”,其中就有“玻璃文鱼”,边上标注着一个“民”。
“‘民’就是指民国时期培育出来的品种。金鱼分文种、龙种、蛋种三大类,文种背上有鳍、蛋种无背鳍,龙种眼球突出。玻璃文鱼就是背上有鳍的透明金鱼。
“杭州是养金鱼的起源地。清朝年间,到我妈妈手里的金鱼还只是三尾鱼,鱼尾巴只开两个叉,三片的;我妈妈用剪刀把鱼尾巴修剪成四片,再杂交,养出来稳定的四尾金鱼。现在流行的日本兰寿、琉金,杭州老早都有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