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和为着一块藏着美玉的石头,忍受着世人难以忍受的精神上、肉体上的屈辱,他是那样的执著,那样的坚韧,至生死于不顾,那是一种为真理而献身的伟大精神!如果不是遇到一个识玉又爱玉的楚文王,那么,卞和的故事也就不存在了,也没有价值连城的和氏璧了,也没有智勇双全的蔺相如的故事了,更遗憾的是失落了卞和那种追求真理的伟大精神。
玉,其实说白了也是石头,但她是石头的精华,“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卞和的故事、价值连城的故事、千百年来人们以美玉象征的纯洁、君子之风、“令为玉碎不为瓦全”——都是她的歌声。玉,一直为人们所珍爱,不光是她的温润美丽,更重要的是人们赋予她的精神内涵美。《红楼梦》中凡是带玉的人物,在曹雪芹老先生的笔下都赋予他们一种灵性的美,不染世情,“质本洁来还洁去”。社会上的父母生了个宝贝子女,给他们取一个带玉的名字,都为了寄托他们对子女的美好愿望。好象我们听到某个女孩的名字带“玉”,虽然还没有看到女孩本人,可在心里就好象感觉这个女孩一定是温润婉约的了。那是中国传统的玉文化的美学思想灵动于自己脑海的作用。
玉的美学内涵,传统的玉文化不仅在中国,乃之世界范围内都是影响深远的。
诚然,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这个被赋予了美学精神内涵的“灵玉”却异化了,人们看不懂读不懂她的内在美,只注重她的外表,有的甚至连外表也不注重了,只注重她的经济价值,把她作为一种财富的象征,收藏她,或戴着她炫耀自己的富有,玉虽然被他们收藏,虽然被他们炫耀,——玉却在哭泣!
这一点曹雪芹是知道的。所以,一部伟大的《红楼梦》就是一部“悲金悼玉”的挽歌。贾宝玉、林黛玉、妙玉......这些美玉都是在封建社会肮脏黑暗势力的摧残下香消玉殒了。
因为,这个世界已经没有知玉识玉的楚王,已经没有爱玉视玉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卞和那样的人了,有的只是那些一身铜臭收藏着美玉的古董商人们,和那些用玉来炫耀自己的庸俗的富太太们,以及拥有美玉而不知她美的内涵的俗人们!好一个“无瑕白玉遭泥陷”哦!
我在为玉哭泣!我在为玉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