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学友出新专辑了。继3年前的国语专辑《在你身边》之后,张学友终于在近日推出了全新粤语专辑《Private Corner(私人角落)》,而这张新作品的制作费用也全由张学友本人承担。“我的职业还是唱歌,其他工作只是我的业余兴趣。我自己出钱来做,就是为了有更大的自由度,做一张自己喜欢听的专辑。”张学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25年了,张学友的专辑发行史,俨然一部唱片工业的发展史。
专辑发行反映唱片工业发展史
自1985年发行第一张唱片《Smile》开始,一直到2005年,张学友每年都会推出新专辑,在1994年其歌唱事业全盛时期甚至一年推出了6张专辑,其余时期也几乎是每年出3张专辑。2005年以来,张学友5年只发行了3张专辑,分别是《雪狼湖 (国语版)》 、《在你身边》,以及刚推出的《Private Corner》,这张最新粤语专辑与上一张粤语专辑《Life is Like a Dream》相距长达6年。深圳中心书城音像销售部主任皮小姐说,以往每当张学友的专辑一发行,各大音像店都会进货,而近几年的情况则完全改变了,《Private Corner》至今还没在书城音像上架。
纵观张学友的专辑发行史,可谓是唱片工业的风云骤变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唱片工业发展繁荣,二线歌手的唱片销量都能轻松达到数十万元,天王天后们的唱片销量更是高达上百万元,甚至数百万元,“歌神”张学友的唱片销量更是如此。当时,光靠卖唱片,唱片公司就能赚到盆满钵满,因此张学友的唱片也是一张接一张地出,专辑、精选、演唱会实录等等。进入2000年,数字音乐强势攻入音乐市场,全球唱片销量都在逐年锐减,唱片公司再也不敢轻举妄动。在这一年,张学友所属的环球唱片考虑到成本问题,只发行了一张英文专辑《Touch of Love》,其余几张皆为成本较少的精选集与EP。2005年之后,唱片公司索性连张学友的精选集也不发了,唱片工业自此彻底萎靡。
商业歌手转做独立音乐人
《Private Corner》是一张张学友自己出资制作的专辑,所有曲目都是爵士曲风,与他从前的作品大不相同。张学友表示,《Private Corner》是一张完全没有商业考虑的专辑,纯粹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制作的,是一张张学友本人十分喜欢的专辑。据悉,这张专辑共有10首歌曲,去年8月就已经全部录制完毕,但到了10月,张学友决定删除其中的6首,重新换歌。张学友说,被删掉的6首歌都是普通流行歌,后来换上了6首爵士风格的歌曲,做成了一张粤语爵士专辑。许多“友迷”听了《Private Corner》都表示惊喜,歌曲的爵士气质让人十分着迷。
21世纪以后,不仅唱片工业被数字音乐冲击导致几近瘫痪,整个乐坛也几乎没再出现领军式歌手,偶像缺失的情况异常严重。而另一方面,以陈绮贞为首的独立音乐开始走俏,纵然不能统领整个乐坛,却在不小范围内引发热潮,被乐迷们亲切地称为“小清新”。而张学友的最新专辑《Private Corner》虽然由环球唱片发行,却由张学友全资制作,从选曲、编曲、录制到后期制作,全由张学友自己说了算,其实质则是一张独立唱片。“能卖多少,我很重视,但真的没什么压力。我以前做音乐有包袱,很少唱爵士,因为担心不够‘卡拉OK’。开车听着它时,还会由于不想暂停而故意绕远路。”张学友在说到这张专辑时,语气中尽是独立音乐人的潇洒。
做高质量音乐以求出路
距离上一张粤语专辑近6年才推出《Private Corner》,张学友表示,国语专辑不会间隔那么久,新的国语专辑正在筹备中。张学友透露,国语专辑的曲风也将有重大突破。“我本来是商业歌手,但我希望我的歌迷也能多接触一些音乐,我和他们一起在音乐上成长。”据悉,从《Private Corner》开始,张学友接下来的几张专辑都不再以商业市场为第一考量,而把重点放在歌手的喜好与尝试,以及歌曲的质量等方面。
对于歌手来说,最重要的作品便是每年一张或数张的专辑。而近10年,由于唱片工业的逐渐坍塌,歌手与唱片公司无法从唱片销量中获取利益,便不再重视唱片的发行与质量。许多歌手发行的专辑也不再是大碟,而由EP取而代之,把工作重点都放在大量的走穴演出上。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乐坛的发展愈加缓慢。作为乐坛的“歌神”,张学友表示自己一直没有放弃歌唱事业,唱片越卖不动,就越要做出好音乐,这样才有可能从中找到出路。
新闻转自深圳商报20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