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以下是偶在50年代吧刚贴出的一段留言,转贴在这里与朋友们分享
看到这几天50年代吧在这里大谈名利和淡泊,有的强词夺理,有的板砖乱抛,有的沾沾自喜,有的道貌岸然,一番“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景象,觉得挺好玩的。凑上来说上几句。
关于淡泊名利,古往今来的论述不少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是很经典的名言。这种观点也一直为人们所推崇,成为一种正统的观念。
可是大家想过没有:我们为什么要淡泊,如果名利摆在我们的面前可以信手拈来,我们会高喊淡泊,把它让给别人吗?不会!除非傻子才会这么做。问题是,我们没有办法获得名利,起码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除了那点可怜的工资,我们其他的名利是很难获得的。我们想去买房,房价太高买不起;我们想给孩子送个好学校,赞助费太多交不起;我们想给自己治好病,医药费太贵付不起……可是我们还得活着,看着少数人在那里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活着,我们蜷缩在自己的蜗居里,能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我们能做的,就是向现实妥协,承认现实,承认自己的命运,甘于做一个平凡的人。因为我们不承认现实也无力改变它,只会给自己凭添烦恼和不平衡。这样的想法,有点阿Q精神,却是最切合实际的,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我们“被”淡泊了,淡泊成了我们向现实和命运低头的一块遮羞布。因为我们的骨子里,并不想淡泊,可是现实不给我们获得名利的途径和机会,抑或我们也不具备那样的能力,我们清贫的活着,我们再不淡泊一点,还怎么心安理得的活下去?
不过,淡泊也好,“被淡泊”也好,都是我们自己的事,总比那些巧取豪夺、杀人越货、投机钻营、欺上瞒下的人要好。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如果世道真的成了这样,还真的不如“被淡泊”了也许更好。
看到这几天50年代吧在这里大谈名利和淡泊,有的强词夺理,有的板砖乱抛,有的沾沾自喜,有的道貌岸然,一番“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景象,觉得挺好玩的。凑上来说上几句。
关于淡泊名利,古往今来的论述不少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是很经典的名言。这种观点也一直为人们所推崇,成为一种正统的观念。
可是大家想过没有:我们为什么要淡泊,如果名利摆在我们的面前可以信手拈来,我们会高喊淡泊,把它让给别人吗?不会!除非傻子才会这么做。问题是,我们没有办法获得名利,起码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除了那点可怜的工资,我们其他的名利是很难获得的。我们想去买房,房价太高买不起;我们想给孩子送个好学校,赞助费太多交不起;我们想给自己治好病,医药费太贵付不起……可是我们还得活着,看着少数人在那里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活着,我们蜷缩在自己的蜗居里,能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我们能做的,就是向现实妥协,承认现实,承认自己的命运,甘于做一个平凡的人。因为我们不承认现实也无力改变它,只会给自己凭添烦恼和不平衡。这样的想法,有点阿Q精神,却是最切合实际的,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我们“被”淡泊了,淡泊成了我们向现实和命运低头的一块遮羞布。因为我们的骨子里,并不想淡泊,可是现实不给我们获得名利的途径和机会,抑或我们也不具备那样的能力,我们清贫的活着,我们再不淡泊一点,还怎么心安理得的活下去?
不过,淡泊也好,“被淡泊”也好,都是我们自己的事,总比那些巧取豪夺、杀人越货、投机钻营、欺上瞒下的人要好。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如果世道真的成了这样,还真的不如“被淡泊”了也许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