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吧 关注:28,542贴子:557,034
  • 7回复贴,共1

请教正齿音的变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何以各家正齿音皆拟作龈腭擦音tɕ tɕʰ dʑ ɕ ʑ ȵ?
sr->ʂ的变化我没意件。ʂj->ɕ我也没意件。
但现在方言裏章组字,大都都读齿音了。如果说一开始它们就全变了ɕ,那如何解释那麼字又从ɕ变回ʂ呢?


1楼2010-02-02 10:38回复
    意件(见)。。。错字
    我觉得这种阻碍变强的变化也不是不可能,但大家都这麼变,就有点不可思议了。而且在没有其它的音逼迫的情况下。会不会在ʂ->ɕ根本没有彻底完成过。ʂj顶多变成了ʂ和j的协同发音,但舌面还没趴下。然后一部分字j介音直接消失了。
    


    2楼2010-02-02 11:00
    回复
      2025-08-26 20:39: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般的拟音似乎没有ʂj->ɕ这种步骤。


      IP属地:墨西哥3楼2010-02-02 15:47
      回复
        汉藏语系中原始语r、l的演变千奇百怪,有很多不同的、复杂的演变方式,学界至今远未彻底弄清!
        这个问题涉及到原始汉藏语构拟的核心,据本人目前探索的发现,r、l在藏缅语中的历史演变有:
        1)前擦化(演变为卷舌或平舌s、z等)、
        2)后擦化(演变为清浊舌根擦音ɣ、x等)、
        3)塞化(演变为卷舌或平舌d、t等)、
        4)腭化(演变为介音-i-)、
        5)送气化(演变为卷舌或平舌th)、
        6)弱化为卷舌特征(融入塞擦音、擦音中)、
        7)在演变中消失。
        。。。。等等。
        不过,汉藏原始语的-r-,最终演变为腭化或卷舌化的音变,都是可能的:
        如原始汉藏语“虱子”【虱】*srig
        嘉戎语茶堡话“虱子”zrɯɣ<----*srig
        藏文“虱子”shig/ɕig/<----*srig
        从音理上,sr-变成卷舌声母或腭化声母都是可能的,取决于-r-的音变方式。
        中古汉语【虱】的声母为庄组的生纽,有相当一部分学者通过其他考证、认为中古庄组是卷舌声母。

        


        4楼2010-02-02 18:45
        回复


          5楼2010-02-02 18:46
          回复
            某些资料表明,客家大浦话、兴宁话;苏州话;开封话;京剧念白(旧)都存在带腭化特征的卷舌音;本人据此推测,在近古汉语主体音系中,中古知照章的合流很可能是带腭化的卷舌音,如沙读ʂɨa、朱读tʂʉ之类。


            6楼2010-02-02 18:53
            回复
              知庄章


              7楼2010-02-02 18:54
              回复
                藏缅语的【虱】,卷舌、舌叶、舌面都有:
                门巴语(错那):ɕeʔ
                门巴语(墨脱):ɕiŋ
                怒语(福贡话): ʂɯŋ
                怒语(碧江话):ʂɑɹ
                阿昌话: ʂan
                缅语:than
                浪速话:ʃiŋ
                羌语(麻窝话):xtʂə
                羌语(桃坪话):χtʂi
                白语(大理话):ɕe
                白语(剑川话):ɕi
                白语(碧江话):ʂi
                普米话(桃巴):ɕi
                普米话(箐花):ʃi
                尔苏话:ʂɛ
                独龙语:ɕiʔ


                8楼2010-02-02 19: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