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上午下着漫天大雪,记者与朱挺约好9时到他家采访。9点多,朱挺打来电话,追问记者走到哪里,有没有坐上车。朱挺年纪虽小,但让人感觉特别热心和细心。记者到他家时,朱挺赶到楼下迎接,单眼皮大眼睛腼腆型的朱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乖巧可爱。大雪纷飞,朱挺孩子气地捧起一团雪,兴奋地跳来蹦去。清澈明亮的眼睛,笑起来的样子真
是帅气可人。“昨天雪就挺大的,我还和爸爸下楼打雪仗了呢!”一提到雪,朱挺兴奋不已。
我家有了大房子
朱挺是个安静的大男孩儿。20岁,正是爱玩爱热闹的年纪,可朱挺则喜欢享受一个人的快乐。“我喜欢呆在家里上网玩游戏,喜欢买几本书听着音乐看。我觉得日子简单才更快乐!”呆在家里的朱挺一身休闲装,最醒目的是那双可爱的紫色袜子,袜口处还缝着一只小熊脑袋。
朱挺一家买的新房子在星海附近,100平左右,上个月10日全家才搬进去。在老房子的时候,朱挺睡吊铺,平日还行,要是下雨房子还漏雨,朱挺就只能和父母挤在一张床上睡。给父母换新房,一直是朱挺的心愿,现在这个心愿总算了结了。一谈到给父母买的房子,朱挺摇摇头说:“我可没那么多钱,其实就是交了个首付,贷款还得还30年呢!”说到这处新房,朱挺父母感到很满足:“朱挺从踢球开始就一直唠叨着想给我们买套房子,过去的旧房冬天太遭罪,还要劈柴烧炉子。现在这房子虽然不大,但我们挺知足,冬天暖暖和和的,儿子能有这份孝心才是让我们感到最高兴的。”
朱挺的新家干净温馨,客厅的水晶花瓶里插着一大束粉色百合,那是朱妈妈的最爱。朱挺房间布置得很简单:一张双人床,一个大衣柜,一台电脑。除了墙上几幅实德和国青的全家福外,最特别的就属房间里的顶灯了。方形的灯面上写着:“拼搏,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懈努力,辉煌的人生。”看记者歪着脑袋看灯上的字,朱挺笑笑说,这是妈妈特意选的。朱妈妈乐呵呵地解释道:“这个顶灯,我选了好半天才决定买这个给他。结果回来朱挺就说我,‘妈,你得累死我啊,白天拼,晚上也拼啊!’”
进球数=小车数
朱挺小时候踢球有一个小秘密:进一个球,爸爸给他买一个玩具小车。现在那些小车还整齐地摆在朱挺父母房间的柜子上。那时买一个这样的小车要3块钱,朱挺父母一个月才不过挣几十块钱。但为了鼓励朱挺,只要他进球,爸爸就给他买一个玩具小车回来。现在柜子上摆了60多个。“这还少了不少呢,有邻居朋友小孩来就喜欢玩朱挺的小车,走时非要拿一个不可,不给小孩就哭,没办法……”说到这儿,朱妈妈就有点心疼了,因为这一辆辆小车的意义不仅仅是玩具而已,它的不断增多意味着朱挺在足球上的不断收获。
朱挺最早接触足球是在6岁,从上实验小学起,就一直跟着校队踢球。那时,朱挺住在寺儿沟的奶奶家,朱爸爸骑自行车往返于一二九街的实验小学和寺儿沟。有一次朱挺踢球摔倒,把膝盖磕破一大块皮,给朱妈妈心疼坏了。去医院时,大夫知道朱挺是踢球的,就告诉朱妈妈:“要是还想踢球,膝盖就不能缝针!”尽管如此,上一年级的朱挺继续踢着、摔着,简单包扎好伤口就回家了,总之,坚决不缝针。朱挺腿伤没好之前,连上下楼都要父母抱,不能踢球,就坐在操场边津津有味地看小朋友踢。现在朱挺右膝盖还上留有当年摔的伤疤。
就这样,无论训练怎么累,受的伤怎么疼,朱挺对足球的那份执着一直没变过。四年级过“六一”的时候,朱挺踢球把手伤了,包着纱布和妈妈一起逛劳动公园。小朱挺是木马不坐,碰碰车不玩。这可给朱妈妈愁坏了,问他要什么,小朱挺说,给他买个球就行了。母亲果然给朱挺买个球,他才露出笑容,美滋滋地在公园踢开了。朱妈妈说:“朱挺踢球遭了很多罪,受不了少伤,我们就跟他商量别踢了,但没用,这孩子算是跟足球对上眼了。后来,实验小学的张斌教练也来做我们工作,说朱挺是个好苗子。最后我们让朱挺自己选择,他选择继续踢球,我们尊重他的决定。”提到朱挺的足球成长之路,就不能不提到对朱挺成长帮助最大的教练——张斌、程显飞。
是帅气可人。“昨天雪就挺大的,我还和爸爸下楼打雪仗了呢!”一提到雪,朱挺兴奋不已。
我家有了大房子
朱挺是个安静的大男孩儿。20岁,正是爱玩爱热闹的年纪,可朱挺则喜欢享受一个人的快乐。“我喜欢呆在家里上网玩游戏,喜欢买几本书听着音乐看。我觉得日子简单才更快乐!”呆在家里的朱挺一身休闲装,最醒目的是那双可爱的紫色袜子,袜口处还缝着一只小熊脑袋。
朱挺一家买的新房子在星海附近,100平左右,上个月10日全家才搬进去。在老房子的时候,朱挺睡吊铺,平日还行,要是下雨房子还漏雨,朱挺就只能和父母挤在一张床上睡。给父母换新房,一直是朱挺的心愿,现在这个心愿总算了结了。一谈到给父母买的房子,朱挺摇摇头说:“我可没那么多钱,其实就是交了个首付,贷款还得还30年呢!”说到这处新房,朱挺父母感到很满足:“朱挺从踢球开始就一直唠叨着想给我们买套房子,过去的旧房冬天太遭罪,还要劈柴烧炉子。现在这房子虽然不大,但我们挺知足,冬天暖暖和和的,儿子能有这份孝心才是让我们感到最高兴的。”
朱挺的新家干净温馨,客厅的水晶花瓶里插着一大束粉色百合,那是朱妈妈的最爱。朱挺房间布置得很简单:一张双人床,一个大衣柜,一台电脑。除了墙上几幅实德和国青的全家福外,最特别的就属房间里的顶灯了。方形的灯面上写着:“拼搏,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懈努力,辉煌的人生。”看记者歪着脑袋看灯上的字,朱挺笑笑说,这是妈妈特意选的。朱妈妈乐呵呵地解释道:“这个顶灯,我选了好半天才决定买这个给他。结果回来朱挺就说我,‘妈,你得累死我啊,白天拼,晚上也拼啊!’”
进球数=小车数
朱挺小时候踢球有一个小秘密:进一个球,爸爸给他买一个玩具小车。现在那些小车还整齐地摆在朱挺父母房间的柜子上。那时买一个这样的小车要3块钱,朱挺父母一个月才不过挣几十块钱。但为了鼓励朱挺,只要他进球,爸爸就给他买一个玩具小车回来。现在柜子上摆了60多个。“这还少了不少呢,有邻居朋友小孩来就喜欢玩朱挺的小车,走时非要拿一个不可,不给小孩就哭,没办法……”说到这儿,朱妈妈就有点心疼了,因为这一辆辆小车的意义不仅仅是玩具而已,它的不断增多意味着朱挺在足球上的不断收获。
朱挺最早接触足球是在6岁,从上实验小学起,就一直跟着校队踢球。那时,朱挺住在寺儿沟的奶奶家,朱爸爸骑自行车往返于一二九街的实验小学和寺儿沟。有一次朱挺踢球摔倒,把膝盖磕破一大块皮,给朱妈妈心疼坏了。去医院时,大夫知道朱挺是踢球的,就告诉朱妈妈:“要是还想踢球,膝盖就不能缝针!”尽管如此,上一年级的朱挺继续踢着、摔着,简单包扎好伤口就回家了,总之,坚决不缝针。朱挺腿伤没好之前,连上下楼都要父母抱,不能踢球,就坐在操场边津津有味地看小朋友踢。现在朱挺右膝盖还上留有当年摔的伤疤。
就这样,无论训练怎么累,受的伤怎么疼,朱挺对足球的那份执着一直没变过。四年级过“六一”的时候,朱挺踢球把手伤了,包着纱布和妈妈一起逛劳动公园。小朱挺是木马不坐,碰碰车不玩。这可给朱妈妈愁坏了,问他要什么,小朱挺说,给他买个球就行了。母亲果然给朱挺买个球,他才露出笑容,美滋滋地在公园踢开了。朱妈妈说:“朱挺踢球遭了很多罪,受不了少伤,我们就跟他商量别踢了,但没用,这孩子算是跟足球对上眼了。后来,实验小学的张斌教练也来做我们工作,说朱挺是个好苗子。最后我们让朱挺自己选择,他选择继续踢球,我们尊重他的决定。”提到朱挺的足球成长之路,就不能不提到对朱挺成长帮助最大的教练——张斌、程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