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龙
当然应该学,而且要学好才行。在《道家智慧与英语学习》中我曾经提到对语法不必关注过多,但我还有一句话:当然中学都学过。我说不必太看重语法,是针对时下英语教学中过于拘泥于语法学习并把语法和阅读割裂的做法而发的。完全丢掉语法是另外一个极端,也是不可取的。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你不是借鉴了古人学习汉语的经验来学英语的吗?中国古代是没有语法这一说的,他们的文章还不是写得很漂亮?是这样的。但汉语是表意体系的语文,英语则属于表音体系,其语法规则比汉语复杂得多。中国古人自幼年起便背诵了很多古书,语感非常好,而且他们写文章讲究字字句句有出处,所谓无一字无来历,文章中的许多用法句式都是直接模仿前人的经典作品的,所以一般不会出现语法问题。现在我们国家的大学生一般是从初中开始学英语的,在记忆力上佳的幼年时期(记忆力最好的阶段是在十三岁以前)基本没有接触什么英语,更谈不上背诵英文文学和文化的经典著作和篇章,语感和文化内蕴肯定难与中国古代的读书人相比。
语法的学习应该融入听说读写译的学习,语法知识的输入必须与语言的输入水乳交融,并行不悖。有了好的阅读教材我们的语法学习也会得心应手。我坚持认为英语教材应该是文思兼长的,文学史上的名家名作并不一定过时。英语教材可以选反映新时代特点的时文,但这些文章语言一定要美,一定要有文化内蕴。《新概念英语》就是这样的好教材。可惜的是现在不少教材都是急就章,选文十分低劣。这样的教材的课文完全没有背诵的价值,不利于培养语感,难以作为我们学习写作的范本,同时也不利于语法知识的学习。
英美等英语国家中小学都是要开语法课的。要论到英语水平,当然是他们学得最好。国内外这么多英语名家,我还没看到哪一位完全否定语法的学习。李阳大师主张“说”包办一切,他是旷代逸才,英明天纵,咱们学不来。(李阳大师有五大发明--某次在他出版的一个纸盒子里发现的,具体内容已记不完整--就我看样样都是故纸堆里的旧货,其中有的观点还很偏颇。象说就是一切这样的发明还是不要有的好。)不过我想李大师的英语水平(包括听说读写译)如果货真价实,他也必然会懂得语法学习不能一概否认。提出语法不重要的似乎还有郑赞容先生,好象他还认为语法学习有害(他的《千万别学英语》不在手边,没有核对)。如过郑先生是这种观点,那么我持强烈的保留态度。
为什么李大师要心口不一呢?我惯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只怕是说了老实话,原来学习不可能多快好省,英语不可能毕奇功于口语之一役,他的东西就不好卖了吧。李阳本人当初自己就是勤学苦练过来的,他却宣扬简易速成,一年的进步超过以前十年。他本人即便是简易速成的,那也是他语言天赋超乎常人(完全存在这种可能性)所致,怎么可能让他的追随者也都简易速成呢?
学习英语不听英语界前辈学者的,投在某些江湖郎中门下顶礼膜拜,跟着“时尚”乱转“哈”这个“哈”那个,甚乃蹦蹦跳跳,摇头摆尾,这是一件最奇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