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吧 关注:333,450贴子:6,448,079

【转自春晚吧】点评历年春晚的经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已经20多年了。在历年春晚上,面对褒贬不一的评价,春晚却总能闪出一些语汇的光芒和经典节目,流行一时。不得不承认,春晚在引领话语时尚方面占尽先机。现在总结一下历年春晚的“经典语录”,难免挂一漏万。
      1983年:“你的声音,你的歌声,永远印在我的心中。”央视第一届春节晚会亮相,李谷一成为春晚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一曲《乡恋》让无数人留下深刻印象。



1楼2010-01-25 10:07回复
    1984年:“宇宙牌香烟誉满全球!”马季的单口相声讽刺的是虚假广告,然而此后黑龙江敏感的企业家从中获得了灵感,真的推出了“宇宙”牌香烟,引起了消费者的极大兴趣。
    


    2楼2010-01-25 10:08
    回复
      2025-09-05 07:56: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985年:“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这一年只红了一首歌,那就是《十五的月亮》,当然也就捧红了主唱董文华。
      


      3楼2010-01-25 10:11
      回复
        1986年:“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蒋大为的歌声曾经感动不止一代人,他演唱的名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经春晚的传播,在全国传唱一时。
        


        4楼2010-01-25 10:11
        回复
          1987年:“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温暖了我。”有着一半中国血统的歌手费翔立即成为歌星,而且还背上了“制造”不久之后大兴安岭火灾的“黑锅”。
          


          5楼2010-01-25 10:12
          回复
            1988年:“领导,冒号。”相声《巧立名目》内容并不特别出色,牛群也不出名,但这一句台词逗坏了观众,在春晚后仍流行了很久。
            


            6楼2010-01-25 10:12
            回复
              1990年:“傻样儿!”小品《相亲》奠定了赵本山中国第一笑星的地位,且十几年不倒。现在大家都知道,无论男女,对方对你说出这个词儿,那就八九不离十
              


              8楼2010-01-25 10:13
              回复
                1992年:“探戈就是趟啊趟着走,三步一回头,五步一招手,然后接着趟啊趟着走。”小品《妈妈的今天》里,赵丽蓉发明的探戈让观众学了足足一年,也乐呵了一年。
                


                10楼2010-01-25 10:14
                回复
                  2025-09-05 07:50: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993年:“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毛宁因为一首《涛声依旧》红遍大江南北,这条出名之路还引发了广东歌手北上的潮流,这句经典歌词后来也被篡改成“我这张旧船票还能否登上你的破船……”
                  


                  11楼2010-01-25 10:15
                  回复
                    1995年:“六月六,六月六,六月六啊六月六!”巩汉林给赵丽蓉进行包装,要求新潮式的表演,动作要有爆发力,因此评剧唱词也改成了RAP(说唱)。虽然小品《如此包装》对演艺圈流行的包装热进行了讽刺,然而传统戏曲的现代化改造仍然是摆在艺术家面前的难题。
                    


                    13楼2010-01-25 10:16
                    回复
                      1996年:“它为什么这么脆?就是一盘大萝卜。”这次想打工的赵丽蓉碰上了黑心老板巩汉林,她风趣的唐山口音和精湛的演技,不知给多少人带去了欢乐。
                      


                      14楼2010-01-25 10:16
                      回复
                        1997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董文华唱响了《春天的故事》,老人画圈的故事成为特区的一个符号。
                        


                        15楼2010-01-25 10:16
                        回复
                          1998年:“来吧来吧相约九八。”《相约一九九八》的成功,除了旋律动听、歌词清新外,还要归功于王菲、那英两位“大姐”级歌手的支撑。这首连续10周荣登全国各省区市电台排行榜冠军的歌曲不仅使王菲以一种相对主动和主流的方式接近了她的歌迷,而且两个人的合唱对彼此在歌坛的地位、人气都有相当的提升。
                          


                          16楼2010-01-25 10:17
                          回复
                            1999年:“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最早在电台打榜的是男歌手耿宁,但由于缺乏版权意识让陈红与原著作权人签署了买断协议,而他只成为《常回家看看》的原唱。因此我们之后听到看到的都是陈红的版本。其实这首歌歌词和旋律都很一般,它的走红同《一封家书》一样,在于一种对回家和亲情的呼唤。
                            


                            17楼2010-01-25 10:18
                            回复
                              2025-09-05 07:44: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000年:“小样儿,你穿上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这个本来湮没在笑话堆里的平平之作,有了舞台上赵本山和宋丹丹的身体力行,一下子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
                              


                              18楼2010-01-25 10: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