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翔迷吧 关注:293贴子:76,980

转一段奇文:张仪论战儒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张仪一阵嬉笑怒骂,大殿中竟是鸦雀无声,惟闻张仪那激越的声音在绕梁游走:“自儒家问世,尔等从不给天下生机活力,总是呼喝人们亦步亦趋,因循拘泥。天下诸侯,从春秋三百六十,到今日战国三十二,三五百年中,竟是没有一个国家敢用尔等。儒家至大,无人敢用么?非也!说到底,谁用儒家,谁家灭亡!方今大争之世,若得儒家治国理民,天下便是茹毛饮血!孟夫子啊,干百年之后,也许后辈子孙忽然不肖,忽然想万世不移,忽然想让国人泯灭雄心,儒家僵尸也许会被抬出来,孔孟二位,或可陪享社稷吃冷猪肉,成为大圣大贤。然则,那已经是干秋大梦了,绝非尔等生身时代的真相!儒家在这个大争之世,充其量,不过一群毫无用处的蛀书虫而已!呵哈哈哈哈哈哈哈……”末了,张仪竟是仰天大笑



1楼2010-01-22 16:32回复
    先顶再看


    2楼2010-01-22 17:08
    回复
      2025-08-18 13:57: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971在《孔子》上档当天发此文,更奇。


      IP属地:北京3楼2010-01-24 01:00
      回复
        IP属地:北京4楼2010-01-24 01:00
        回复
          呵呵,我喜欢法家


          5楼2010-01-24 16:11
          回复
            “又想来做齐军教习?”张仪淡淡的笑意中不无讥讽。
                 “这次啊,孟夫子是从燕国来。你说,他想如何?”
                 “老夫子行。”张仪笑道,“身出危邦,又入其邻,还能做甚?”
                 孟尝君知道,张仪对孟子历来没有好感,转圜笑道:“张兄,孟夫子还是有些见识也。”
                 “孟夫子有见识,何消你说?”张仪笑道,“若去了那种学霸气,再去了那股迂腐气,这老头子倒确实令人敬佩。”
                 “去了霸气迂气,还是孟夫子么?”孟尝君哈哈大笑,“不说了,明日齐王与孟夫子殿议,请你我主陪,你只说去也不去?”
                 “齐王做请,张仪何能小气不前?自当陪你受苦了。”张仪心不在焉地笑着,并未将这件应酬之事放在心上。
                 此日过午,孟子车队进入临淄。齐宣王仿效当年齐威王之法,率领群臣与稷下名士到郊亭迎接,并在临淄王宫的正殿举行了隆重的接风大宴。白发苍苍的孟子与齐宣王并席而坐,左右是张仪与孟尝君,厅中群臣名士罗列,是名家大师绝无仅有的礼遇。孟夫子雄辩善说,席间侃侃而谈,历历述说了所过之邦的见闻,时时对各国君主略加评点,挥洒自如,不时引起举座笑声。齐宣王最是看重敬贤之名,况又是第一次与孟子直面对答,实在是对孟子的学问气度见识敬佩有加,更对孟子的君王评点大有兴趣,谦恭笑道:“先生常过大梁,不知魏王近况如何?”
                 “魏王嗣者,实非君王气象也。”须知魏国强盛近百年,为天下文明渊薮。孟子一句话,非但直呼魏王名讳,且公然显出轻蔑的笑意,举座皆是一惊。
                 “先生此言,可有佐证?”齐宣王依然是面带微笑。
                 孟子从容道:“与魏嗣对答,人无以敬之。彼问:‘天下何得太平?’我答:‘天下定于一,自有太平。’彼又问:‘定于一者,何人也?’我答:‘不好杀戮,仁者定于一。’彼又问:‘不行杀戮,便无征战,谁愿拱手让位,使仁者定于一?’我答:‘天下庶民皆愿之。禾田大旱,便望云霓,大雨但落,枯苗勃勃而起,其势何人堪当?’此等之王,此等之问,何堪为王也。”
                 孟子悠然说完,座中却一片默然,竟没有了孟子所熟悉的惊讶赞叹之声,甚至也没有孟子所熟悉的激烈反对与锐声辩驳,泥牛入海般无声无息。这在讲究“论战无情”的战国,尤其在论战风炽热的百余名稷下名士在座的场合,可说是罕见之极。偏孟子浑然无觉,已经有些混沌的眼神高傲地扫视了大殿一圈,悠然一笑:“孟轲游历天下四十余年,阅人多矣!唯以仁政王道为量人之器,无得有他也。”
                 齐宣王岔开了话题笑道:“先生从燕国来,以为燕国仁政如何?”
                 “乱邦无道,何谈仁政?”孟子喟然一叹,“奸佞当道,庶民倒悬,此皆苏秦之罪也。”
                 一言落点,稷下士子中有嗡嗡议论之声,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瞄向了张仪。苏秦新丧,张仪容得孟子亵渎苏秦么?看那张仪,神色淡漠,径自饮酒。孟尝君却一眼看到,张仪的那根细亮的铁杖在案下抖动着。
                 齐宣王明知就里,岔开笑道:“先生以为,当如何安定燕国?”
                 “置贤君,行仁政,去奸佞,息刀兵,燕国自安。”
                 齐宣王听孟子再没有触及难堪话题,松了一口气道:“先生所言,天下大道。敢问先生:如何能置贤君、行仁政、去奸佞、息刀兵?”
                 孟子微微皱起了眉头,苍老的语调分外矜持:“上智但言大道。微末之技,利害之术,唯苏秦、张仪纵横者流所追逐,孟轲不屑为之也。”
            


            7楼2010-01-25 17:56
            回复

                 张仪一阵嬉笑怒骂,大殿中竟是鸦雀无声,惟闻张仪那激越的声音在绕梁游走:“自儒家问世,尔等从不给天下生机活力,总是呼喝人们亦步亦趋,因循拘泥。天下诸侯,从春秋三百六十,到今日战国三十二,三五百年中,竟是没有一个国家敢用尔等。儒家至大,无人敢用么?非也!说到底,谁用儒家,谁家灭亡!方今大争之世,若得儒家治国理民,天下便是茹毛饮血!孟夫子啊,干百年之后,也许后辈子孙忽然不肖,忽然想万世不移,忽然想让国人泯灭雄心,儒家僵尸也许会被抬出来,孔孟二位,或可陪享社稷吃冷猪肉,成为大圣大贤。然则,那已经是干秋大梦了,绝非尔等生身时代的真相!儒家在这个大争之世,充其量,不过一群毫无用处的蛀书虫而已!呵哈哈哈哈哈哈哈……”末了,张仪竟是仰天大笑。
              大殿中静得如同幽谷,唯闻孟子粗重的喘息之声。孟子想反驳,想痛斥,却对这种算总账的骂辞无处着力,想愤然站起拂袖而去以示不屑,脚下却软得烂泥一般。眼看张仪张牙舞爪哈哈长笑,孟子不能立即作振聋发聩的反击,论战如斯,便是全军覆没,煌煌儒家,赫赫孟轲,岂容得如此羞辱?大急之下,但闻“哇——”的一声,孟子一口鲜血喷出两丈多远!对面的张仪与孟尝君猝不及防,身上扑满了鲜血,连并排的齐宣王酒案上也溅满了血滴。
                   “老师——”儒家弟子们呐喊一声,一齐扑向孟子。王殿顿时大乱,齐宣王铁青着脸色大喝:“孟尝君,太医!”孟尝君憋住笑意,回身高喊:“太医!快!太医——”奇怪的是,稷下学宫的一百多个名士竟都无动于衷,默然地看着忙乱的内侍侍女与一片哭喊的儒家弟子,没有一个人上前照拂。
                   孟子被抬走了。齐宣王拂袖而去了。盛大的接风宴席落得如此收场,朝臣们一片愣怔。稷下学宫的名士们却围了过来,齐齐地向张仪肃然一躬,默默散去了。
                   张仪有些木然,低头看了看身上的血迹,铁杖笃笃点地,径自走了。
              


              9楼2010-01-25 17:56
              回复
                确为奇文,写得精彩。


                IP属地:北京10楼2010-01-26 01:04
                回复
                  2025-08-18 13:51: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何止精彩,堪称振聋发聩。


                  11楼2010-01-26 01:07
                  回复
                    深有同感,我向来认为儒家就是一群虚伪小人。在这群虚伪小人中,孟子是尤其厉害的,这人是典型的烂殇,典型的玩弄文字的虚伪政客。
                    为什么不说孔子,我个人还是比较尊重孔子的,因为他以实际行动进行全民教育。因为这点,把儒家那些狗屁思想压下去了(当然,这当中我也比较怀疑是孟老二这种人硬是把孔老大冠上个儒家始祖名号)
                    像儒家这类货色,还是哪凉快滚哪里吧,这里没给你们的立锥之地,


                    12楼2010-01-26 11:42
                    回复
                      梦又在大肆评论了,这段日子吃瓜子了没?


                      IP属地:北京13楼2010-01-26 13:18
                      回复
                        称‘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事实上却维护周礼、贬斥法制,竟要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使万千平民有冤无讼、状告无门,天下空流多少鲜血?如此言行两端,心口不应,不是大伪欺世,却是堂堂正正么?
                        -------------------------------------------------------------------
                        儒家如此作为,大伪之一


                        15楼2010-01-26 14:44
                        回复
                          却将自己说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但观其行,却是孜孜不倦的谋官求爵,但有不得,便惶惶若丧家之犬!三日不见君王,便其心惴惴;一月不入官府,便不知所终。究其实,利害之心,天下莫过儒家!
                          --------------------------------
                          大伪之二,让人不齿


                          16楼2010-01-26 14:45
                          回复
                            更有甚者,尔等儒家公然将虚伪看作美德,公然引诱人们说假话:为圣人隐,为大人隐,为贤者隐;教人自我虐待,教人恭顺服从,教人愚昧自私,教人守株待兔;最终使民人不敢发掘丑恶,不敢面对法制,沦做无知茫然的下愚,使贵族永远欺之,使尔等上智永远愚弄之!险恶如斯,虚伪如斯,竟大言不惭的奢谈解民倒悬?敢问诸位:春秋以来五百年,可有此等荒诞离奇厚颜无耻之学?有!那便是儒家!便是孔丘孟轲!”
                            ------------------------------------
                            大伪之三,荒诞离奇厚颜无耻


                            17楼2010-01-26 14:46
                            回复
                              2025-08-18 13:45: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呵呵,本人在孔子吧贴此文,深深刺激了那帮子假道学一把,然后就被删了。


                              18楼2010-01-26 14: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