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沸反盈天 陈晨
你是埃里斯。
上一次和你通电话,你说你在书店里看到一本册子,前面看到了我的名字,你欣喜若狂。可翻到最后那一页,你看了好几遍都找不到我的名字。于是你坐在书店的地板上边哭边骂边摔书,直到营业员闻风过来把你撵走。
我在电话那头,漫不经心的说了句:“你真丢脸。”
其实对于你这样夸张的行为我完全相信,也完全理解。记得那次我们在街上闲逛,你突然走到一个中年妇女面前,抡起手就给了她一个响亮的耳光。然后你装做很惊讶的样子对那个中年妇女说:“哎呀,不好意思,我认错人了。”
“你是谁啊?”那个中年妇女的左脸被打得通红,咬着嘴唇一脸迷茫的站在原地。
“怎么回事啊?!”我紧张的扯了扯你的衣服。
而你的表情很平静,你说那个女人是你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一次家长会,其他同学的家长都到了,就唯独你的妈妈。事后,那个老师在讲台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的批评你,还冷冷的讽刺道:“你妈是死了吧?你没妈啊!”不诸事的孩子们还以为是笑话,全班都笑开了,唯独默默低着头坐在角落的你。
你说,你体会过这样的感觉吗?周围的所有的人都在哄笑,只有你一个人冷冰冰的坐着。所有的人都戴着白色的面具,你看不清他们扭曲的笑容,只有你光着脸看着残酷扭曲的现实。
我当时摇摇头,并不清楚你说的意思。我只是惊讶原来一个人竟然可以做到这样爱憎分明。清晰的记得曾经的恨,然后不加任何掩饰的报复。我顿时觉得你好勇敢,但又觉得你好可怕。
高三那年,老师找班上的同学出去谈话,说的最多的就是,“你不要和李××混在一起”“她是不要读书的人”“离她远一点对你对你没坏处”。你的座位被安排在了教室的第一排,因为老师怕你影响坐在后面“意志力”稍稍薄弱的男生,而坐在前面的女生差不多都是“视分如命”的势利眼,自然不会和你接触。
你没有同桌,每次我看到教室前面密密麻麻的桌子,唯独你旁边空出一大块,总会觉得特别心寒。而你好像什么都不在乎,依旧上课闷头大睡,睡醒就看小说。还清楚的记得你看约翰·班维尔《海》,是我看了一页就会犯困的深奥文字,而你却每天都看,我也不知道你到底有没有懂。
那时我经常到你座位旁来和你聊天。我就站在那块没有书桌的空位上,也有优等生用圆珠笔敲着桌子以示抗议,但你依旧毫不在乎,仿佛这个教室里其他你觉得可以忽略的东西都是不存在的。
你的18岁生日,在这个城市最好的夜店里包下VIP包厢,班上的几个拉风的男生女生都来了。而他们在之前,好像和你并不是很熟。但陌生感并没有影响那天晚上的气氛,大家玩得非常HIGH,几个男生喝伏特加喝得瘫在沙发上没有力气唱歌,几个在学校里很乖的女生都抽起了烟。我以为大家都准备了礼物给你,可谁知,并没有人送你什么,甚至连一句“生日快乐”都没有,大家自顾自玩着。所以,我的那本有些破旧三毛的《滚滚红尘》就一直放在背包里不好意思拿出来。一直到了凌晨3点,营业小姐走进包厢要来签单,你冷冷的对她说了句:“去转告李先生,让他来买单。”
半个小时后,一个中年男子兴冲冲的闯进包厢,什么都没说,就给了你四个耳光。你冷冷的看了看我们,然后对我们说:“你们可以走了。”躺在沙发上的男生们像瞬间清醒般,穿上外套一溜烟就跑了。临走之前,我把那本书塞进了你的背包里。
你是埃里斯。
上一次和你通电话,你说你在书店里看到一本册子,前面看到了我的名字,你欣喜若狂。可翻到最后那一页,你看了好几遍都找不到我的名字。于是你坐在书店的地板上边哭边骂边摔书,直到营业员闻风过来把你撵走。
我在电话那头,漫不经心的说了句:“你真丢脸。”
其实对于你这样夸张的行为我完全相信,也完全理解。记得那次我们在街上闲逛,你突然走到一个中年妇女面前,抡起手就给了她一个响亮的耳光。然后你装做很惊讶的样子对那个中年妇女说:“哎呀,不好意思,我认错人了。”
“你是谁啊?”那个中年妇女的左脸被打得通红,咬着嘴唇一脸迷茫的站在原地。
“怎么回事啊?!”我紧张的扯了扯你的衣服。
而你的表情很平静,你说那个女人是你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一次家长会,其他同学的家长都到了,就唯独你的妈妈。事后,那个老师在讲台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的批评你,还冷冷的讽刺道:“你妈是死了吧?你没妈啊!”不诸事的孩子们还以为是笑话,全班都笑开了,唯独默默低着头坐在角落的你。
你说,你体会过这样的感觉吗?周围的所有的人都在哄笑,只有你一个人冷冰冰的坐着。所有的人都戴着白色的面具,你看不清他们扭曲的笑容,只有你光着脸看着残酷扭曲的现实。
我当时摇摇头,并不清楚你说的意思。我只是惊讶原来一个人竟然可以做到这样爱憎分明。清晰的记得曾经的恨,然后不加任何掩饰的报复。我顿时觉得你好勇敢,但又觉得你好可怕。
高三那年,老师找班上的同学出去谈话,说的最多的就是,“你不要和李××混在一起”“她是不要读书的人”“离她远一点对你对你没坏处”。你的座位被安排在了教室的第一排,因为老师怕你影响坐在后面“意志力”稍稍薄弱的男生,而坐在前面的女生差不多都是“视分如命”的势利眼,自然不会和你接触。
你没有同桌,每次我看到教室前面密密麻麻的桌子,唯独你旁边空出一大块,总会觉得特别心寒。而你好像什么都不在乎,依旧上课闷头大睡,睡醒就看小说。还清楚的记得你看约翰·班维尔《海》,是我看了一页就会犯困的深奥文字,而你却每天都看,我也不知道你到底有没有懂。
那时我经常到你座位旁来和你聊天。我就站在那块没有书桌的空位上,也有优等生用圆珠笔敲着桌子以示抗议,但你依旧毫不在乎,仿佛这个教室里其他你觉得可以忽略的东西都是不存在的。
你的18岁生日,在这个城市最好的夜店里包下VIP包厢,班上的几个拉风的男生女生都来了。而他们在之前,好像和你并不是很熟。但陌生感并没有影响那天晚上的气氛,大家玩得非常HIGH,几个男生喝伏特加喝得瘫在沙发上没有力气唱歌,几个在学校里很乖的女生都抽起了烟。我以为大家都准备了礼物给你,可谁知,并没有人送你什么,甚至连一句“生日快乐”都没有,大家自顾自玩着。所以,我的那本有些破旧三毛的《滚滚红尘》就一直放在背包里不好意思拿出来。一直到了凌晨3点,营业小姐走进包厢要来签单,你冷冷的对她说了句:“去转告李先生,让他来买单。”
半个小时后,一个中年男子兴冲冲的闯进包厢,什么都没说,就给了你四个耳光。你冷冷的看了看我们,然后对我们说:“你们可以走了。”躺在沙发上的男生们像瞬间清醒般,穿上外套一溜烟就跑了。临走之前,我把那本书塞进了你的背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