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那时还在为孩子奶粉钱苦恼,每天过著朝九晚五的打工生活,利用上班的闲暇时间自己学习桌游设计与排版编辑,当时利用模仿与改做尝试将自己的想法转化成游戏题材,利用PNP与DIY在百度上与大家分享,后来对于游戏的机制与流程掌控逐渐有所心得也能将自己设想的情境与游戏搓和,于是就开始自己的原创之路。说真的在那个盗版才赚钱,进口才是王道的年代,做原创感觉就是一种自我道德的体现,不过当时直持我创作的就是我的两个孩子,所以游戏的发想也是用跟孩子一起玩角度去思考,当时我大儿子4岁,非常喜欢拔毛运动会这类记忆游戏,而且还用碾压的姿态常胜于我,只能说岁月阿.......。当时我在想孩子的记忆如此好,如果让记忆位子会跑动,在利用行动选择加重推理,让记忆不好的人也能善用技能,找到获胜的方式。于是再那一年就设计的『电梯奇案』这款小品游戏
https://tieba.baidu.com/p/2498734110?pn=1
这款游戏当年遇到一间愿意协助出版的游戏公司,并且给予夜上海风格的主题,再看到美術設定時真的覺得很美,但沒多久因為公司內部的因數出版计画取消了,这游戏也被我放到记忆的保管箱搁置,直到2015年黑羊与白羊出版后,我又重新将这款游戏的主要机制做了调整,成为现在看到的游戏雏形,不过修改后的游戏因为个人对于情境代入感的要求较高,所以又陷入另外一种等待.......
2017年当时一个朋友委托希望能制作赠品用的游戏,不要包装但是要方便邮局寄送,当时就又将电梯奇案的规格拿出,并做了2015年的简化挑整,临时用出『猎犬』这款作品,在台湾发行,也在同年北京DC上展售。原本以为这游戏因该到这个阶段就结束了。
但命运永远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前来敲门........
2019年11月,小伙伴介绍一个旅日的台籍漫画家阿D给我认识,说希望能将他的漫画作品转换成不同的衍游戏产品,那时看了他的作品,非常喜欢里面的人设,尤其是城隍与他属下的日常跟生为城隍的使命,让我在想起那2015年的游戏雏形,很快的整个游戏企划就这样一拍即合,成就了阴间条例-夜巡篇,这个游戏专案。
以下是游戏内容





游戏规则如下
游戏准备
1.根据玩家人数准备对应的『逃窜』与『逮捕』标记。 3人4组 / 4人5组 / 5-6人6组。
2.将『逃窜』标记洗混后发给每位玩家3枚,面朝下并由左至右整齐排放成一列,放置在玩家面前。将『逮捕』标记放置在桌上备用。 3-5人游戏时,将一组无人拿取的逃窜标记面朝下放置在桌面中央,此为无阴差区。
3.每位玩家拿取1张『生死簿(玩家帮助卡)』、1张『枷锁(目标卡)』与2枚令牌(红)与2枚城隍令(黑)。
4.随机抽取5张降神卡,将角色面朝上放置在桌面,让每位玩家都能阅读且方便拿取。
5.由最年长的玩家担任起始玩家。后续回合由左手边玩家轮流担任起始玩家。
游戏阶段
游戏每回合有4个阶段,每回合结束时检查是否达成游戏结束条件。若未达成,则继续进行新的回合,直到达成游戏结束条件。
1. 夜巡阶段:由起始玩家开始顺时钟轮流行动。玩家须支付手中的『令牌』、『城隍令』或『降神卡』以执行生死簿中的行动:
(说明书符号注解:▽令牌、▼城隍令、▊降神卡)
A. 暗访(▽):将『枷锁』面朝下推向一位玩家,该玩家看完后回答自己拥有的数量。收回枷锁。
B. 鸣鼓(▽):将『枷锁』面朝上推至中面中央,所有玩家看完后回答『有』或『没有』。收回枷锁。
C. 提审(▽):将任意两名玩家面前的1枚『逃窜』标记交换。
D. 明察(▽▽):将『枷锁』面朝上推向一位玩家,放置1枚令牌。该玩家看完后需指出所在的位置。
E. 上枷(▽▽): 将『枷锁』面朝下推向一位玩家,放置1枚城隍令,该玩家直接进入夜巡阶段,并不再受其他效果影响。
F. 收枷(▽▽/▼): 取回1张被没收的『枷锁』
G. 换令(▽▽):拿取1枚城隍令
H. 降神(▼▼):获得1张降神卡
I. 送神(▊):将玩家自己的1张降神卡弃掉换回2枚令牌或1张城隍令
玩家依序执行完自己的所有行动后换下一位玩家执行,全数玩家都执行完毕后进入「夜访阶段」。
2. 夜访阶段:由起始玩家首先执行行动。选择一位目标玩家,将0至多张的『枷锁』面朝下放置于目标玩家面前。接着,起始玩家大声宣告『夜访开始』、大喊『大胆恶灵!还不速速就擒』。
其他玩家立即将手中任意张数的『枷锁』放置于任意玩家面前(人数、数量不限,也可以不放)。此过程无须依照玩家顺位,完全根据玩家速度作为判定。
放置『枷锁』有以下限制:
A. 玩家不能为自己进行夜访。若玩家拥有降神卡『贰零』,即可无视此限制。
B. 放置『枷锁』时,若有多张『枷锁』,需以叠放方式堆叠以区分『枷锁』顺序。若两人同时放置无法分辨顺序时,由起始玩家顺时钟为第一顺位作为判定标准。
C. 『枷锁』的放置是有顺位的,详细说明请见各『枷锁』。
D. 同一位玩家面前不能有两张相同颜色的枷锁卡。
当所有玩家都完成动作或都放弃执行后,起始玩家宣布夜访结束。
3. 夜审阶段:从起始玩家开始,玩家依序检查自己面前的『逃窜』标记与『枷锁』是否相符合。只要面前有其他玩家放置的『枷锁』的玩家均须翻开他的3枚『逃窜』标记。 (是吗?)
A. 若玩家面前的3枚『逃窜』标记与『枷锁』完全符合时,打出该张『枷锁』的玩家可以获得对应的『逮捕』标记。
B. 若3枚『逃窜』标记与『枷锁』不完全符合时,则该张『枷锁』归目标玩家所有。目标玩家将此枚『枷锁』放置在自己面前。失去『枷锁』的玩家将无法再继续追捕对应的作祟物,但可以在夜巡阶段使用生死簿效果强行讨回。
4.日巡阶段:检查是否满足游戏结束条件,否则进行配件整理,重新进行新的游戏回合,并由左手边玩家担任起始玩家,直到游戏结束为止。
A. 游戏结束条件
(1)剩余的『逮捕』标记数量少于玩家人数。
(2)有位玩家成功收集到两组完整的『逮捕』标记。
B. 回合重新开始
(1)面前3枚『逃窜』标记均相同且被『枷锁』锁定的玩家,即被夜审成功审判,可随机抽取任意两位玩家的『逃窜』标记(不论是否被翻开、也可选择无阴差区的标记)跟自己原有的『逃窜』标记面朝下混洗后,再次发还给所有玩家,每位玩家须补齐3枚。若有两位或以上的玩家被成功审判,所有被翻开的『逃窜』标记加上每位玩家自己挑选的两枚随机『逃窜』标记一起洗混,再发还每位玩家补齐3张。
(2)每位玩家补充2枚令牌,玩家的令牌上限为3枚。
(3)顺时钟换起始玩家,开始新一回合的游戏阶段流程。
胜利条件
游戏结束后,玩家计分方法如下,得分最高的玩家获得胜利,是正港的阴差。若平手则共同获胜,成为阴差伙伴!
1.『逮捕』标记:每枚1分
2. 『逮捕』标记:每组分数=玩家人数(如3人+3分、4人+4分……以此类推)
3.其他玩家的『枷锁』:每张1分
4.未使用的令牌:每枚-1分
5.未使用的城隍令:每枚-2分
降神卡效果说明
1. 城隍:宣判 / 只要该回合有任一张『枷锁』审判成功,该回合的其他『枷锁』就不会被 没收。
2.七爷:执令 / 使用『明察』时,可减少支付一枚令牌。
3.八爷:执枷 / 使用『上枷』时,可减少支付一枚令牌。
4.文判:执笔 / 使用『提审』时,可以察看交换的两张逃窜卡。
5.武判:惩恶 / 使用『明察』时,可以推出两张『枷锁』询问。
6.牛头:护卫 / 夜访阶段可以给予同玩家两张以上的『枷锁』。
7.马面:先锋 / 夜访阶段放置『枷锁』排序判定永远为最前面。
8.月老:因缘 / 同时给两位不同玩家『枷锁』时,他们的『逃窜』标记会联系在一起,
即一起计算。
9.贰贰:迎宾 / 夜巡阶段可以无需支付令牌,指定察看一枚『逃窜』标记。
10.贰零:后果 / 可以将『枷锁』放在自己面前。
https://tieba.baidu.com/p/2498734110?pn=1
这款游戏当年遇到一间愿意协助出版的游戏公司,并且给予夜上海风格的主题,再看到美術設定時真的覺得很美,但沒多久因為公司內部的因數出版计画取消了,这游戏也被我放到记忆的保管箱搁置,直到2015年黑羊与白羊出版后,我又重新将这款游戏的主要机制做了调整,成为现在看到的游戏雏形,不过修改后的游戏因为个人对于情境代入感的要求较高,所以又陷入另外一种等待.......
2017年当时一个朋友委托希望能制作赠品用的游戏,不要包装但是要方便邮局寄送,当时就又将电梯奇案的规格拿出,并做了2015年的简化挑整,临时用出『猎犬』这款作品,在台湾发行,也在同年北京DC上展售。原本以为这游戏因该到这个阶段就结束了。
但命运永远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前来敲门........
2019年11月,小伙伴介绍一个旅日的台籍漫画家阿D给我认识,说希望能将他的漫画作品转换成不同的衍游戏产品,那时看了他的作品,非常喜欢里面的人设,尤其是城隍与他属下的日常跟生为城隍的使命,让我在想起那2015年的游戏雏形,很快的整个游戏企划就这样一拍即合,成就了阴间条例-夜巡篇,这个游戏专案。
以下是游戏内容





游戏规则如下
游戏准备
1.根据玩家人数准备对应的『逃窜』与『逮捕』标记。 3人4组 / 4人5组 / 5-6人6组。
2.将『逃窜』标记洗混后发给每位玩家3枚,面朝下并由左至右整齐排放成一列,放置在玩家面前。将『逮捕』标记放置在桌上备用。 3-5人游戏时,将一组无人拿取的逃窜标记面朝下放置在桌面中央,此为无阴差区。
3.每位玩家拿取1张『生死簿(玩家帮助卡)』、1张『枷锁(目标卡)』与2枚令牌(红)与2枚城隍令(黑)。
4.随机抽取5张降神卡,将角色面朝上放置在桌面,让每位玩家都能阅读且方便拿取。
5.由最年长的玩家担任起始玩家。后续回合由左手边玩家轮流担任起始玩家。
游戏阶段
游戏每回合有4个阶段,每回合结束时检查是否达成游戏结束条件。若未达成,则继续进行新的回合,直到达成游戏结束条件。
1. 夜巡阶段:由起始玩家开始顺时钟轮流行动。玩家须支付手中的『令牌』、『城隍令』或『降神卡』以执行生死簿中的行动:
(说明书符号注解:▽令牌、▼城隍令、▊降神卡)
A. 暗访(▽):将『枷锁』面朝下推向一位玩家,该玩家看完后回答自己拥有的数量。收回枷锁。
B. 鸣鼓(▽):将『枷锁』面朝上推至中面中央,所有玩家看完后回答『有』或『没有』。收回枷锁。
C. 提审(▽):将任意两名玩家面前的1枚『逃窜』标记交换。
D. 明察(▽▽):将『枷锁』面朝上推向一位玩家,放置1枚令牌。该玩家看完后需指出所在的位置。
E. 上枷(▽▽): 将『枷锁』面朝下推向一位玩家,放置1枚城隍令,该玩家直接进入夜巡阶段,并不再受其他效果影响。
F. 收枷(▽▽/▼): 取回1张被没收的『枷锁』
G. 换令(▽▽):拿取1枚城隍令
H. 降神(▼▼):获得1张降神卡
I. 送神(▊):将玩家自己的1张降神卡弃掉换回2枚令牌或1张城隍令
玩家依序执行完自己的所有行动后换下一位玩家执行,全数玩家都执行完毕后进入「夜访阶段」。
2. 夜访阶段:由起始玩家首先执行行动。选择一位目标玩家,将0至多张的『枷锁』面朝下放置于目标玩家面前。接着,起始玩家大声宣告『夜访开始』、大喊『大胆恶灵!还不速速就擒』。
其他玩家立即将手中任意张数的『枷锁』放置于任意玩家面前(人数、数量不限,也可以不放)。此过程无须依照玩家顺位,完全根据玩家速度作为判定。
放置『枷锁』有以下限制:
A. 玩家不能为自己进行夜访。若玩家拥有降神卡『贰零』,即可无视此限制。
B. 放置『枷锁』时,若有多张『枷锁』,需以叠放方式堆叠以区分『枷锁』顺序。若两人同时放置无法分辨顺序时,由起始玩家顺时钟为第一顺位作为判定标准。
C. 『枷锁』的放置是有顺位的,详细说明请见各『枷锁』。
D. 同一位玩家面前不能有两张相同颜色的枷锁卡。
当所有玩家都完成动作或都放弃执行后,起始玩家宣布夜访结束。
3. 夜审阶段:从起始玩家开始,玩家依序检查自己面前的『逃窜』标记与『枷锁』是否相符合。只要面前有其他玩家放置的『枷锁』的玩家均须翻开他的3枚『逃窜』标记。 (是吗?)
A. 若玩家面前的3枚『逃窜』标记与『枷锁』完全符合时,打出该张『枷锁』的玩家可以获得对应的『逮捕』标记。
B. 若3枚『逃窜』标记与『枷锁』不完全符合时,则该张『枷锁』归目标玩家所有。目标玩家将此枚『枷锁』放置在自己面前。失去『枷锁』的玩家将无法再继续追捕对应的作祟物,但可以在夜巡阶段使用生死簿效果强行讨回。
4.日巡阶段:检查是否满足游戏结束条件,否则进行配件整理,重新进行新的游戏回合,并由左手边玩家担任起始玩家,直到游戏结束为止。
A. 游戏结束条件
(1)剩余的『逮捕』标记数量少于玩家人数。
(2)有位玩家成功收集到两组完整的『逮捕』标记。
B. 回合重新开始
(1)面前3枚『逃窜』标记均相同且被『枷锁』锁定的玩家,即被夜审成功审判,可随机抽取任意两位玩家的『逃窜』标记(不论是否被翻开、也可选择无阴差区的标记)跟自己原有的『逃窜』标记面朝下混洗后,再次发还给所有玩家,每位玩家须补齐3枚。若有两位或以上的玩家被成功审判,所有被翻开的『逃窜』标记加上每位玩家自己挑选的两枚随机『逃窜』标记一起洗混,再发还每位玩家补齐3张。
(2)每位玩家补充2枚令牌,玩家的令牌上限为3枚。
(3)顺时钟换起始玩家,开始新一回合的游戏阶段流程。
胜利条件
游戏结束后,玩家计分方法如下,得分最高的玩家获得胜利,是正港的阴差。若平手则共同获胜,成为阴差伙伴!
1.『逮捕』标记:每枚1分
2. 『逮捕』标记:每组分数=玩家人数(如3人+3分、4人+4分……以此类推)
3.其他玩家的『枷锁』:每张1分
4.未使用的令牌:每枚-1分
5.未使用的城隍令:每枚-2分
降神卡效果说明
1. 城隍:宣判 / 只要该回合有任一张『枷锁』审判成功,该回合的其他『枷锁』就不会被 没收。
2.七爷:执令 / 使用『明察』时,可减少支付一枚令牌。
3.八爷:执枷 / 使用『上枷』时,可减少支付一枚令牌。
4.文判:执笔 / 使用『提审』时,可以察看交换的两张逃窜卡。
5.武判:惩恶 / 使用『明察』时,可以推出两张『枷锁』询问。
6.牛头:护卫 / 夜访阶段可以给予同玩家两张以上的『枷锁』。
7.马面:先锋 / 夜访阶段放置『枷锁』排序判定永远为最前面。
8.月老:因缘 / 同时给两位不同玩家『枷锁』时,他们的『逃窜』标记会联系在一起,
即一起计算。
9.贰贰:迎宾 / 夜巡阶段可以无需支付令牌,指定察看一枚『逃窜』标记。
10.贰零:后果 / 可以将『枷锁』放在自己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