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吧 关注:24,809贴子:1,144,996

【大工程.回顾分析】1981年来连云港市各次明显降雪过程回顾分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连云港市位于黄淮地区南部,地处江苏省东北部,其降雪和其以南的沿海城市有许多的不同之处,降雪模式比较接近黄淮南部地区。楼主是连云港人,通过对连云港各次明显的降雪的粗略回顾及分析可以得出许多降雪发生条件规律,也是对冷吧新朋友关于降雪分析的一个粗浅导航。本次回顾分析将连串的拉上一些典型的降雪过程,并对其所在的黄淮及江淮地区进行一定简单的归纳和总结。
回顾分析从1980年12月起至2020年4月1日结束,时间跨度为40年,对期间每个冬季出现的明显降雪过程进行浅略回顾和分析。地点为连云港市(代表黄淮南部江淮北部冬季降雪模式),由于时间跨度较大,属于大工程,故更新速度较慢,只要楼主有时间便会进行相应的更新,欢迎催更,楼主容易忘事
由于缺少数据,分析与历史实况并不一定完全符合。以下为楼主分析参考数据及内容
1.EC(1979年来天气再分析)
2.相关的日记及新闻旧报(少数年份有真实的积雪深度)
3.58040赣榆站02,08,14,20天气实况(M站获取,1999年起时次扩大为3小时一次)
4.58044(2014年起)
5.楼主对于连云港降雪风场温度预报和实况对比的积累对比分析(这里会考虑到58044在10年前有过1次迁站,从市中心客运南站旁迁到了宁海)
最后注:楼主不是专业的气象人员,这里只是粗浅的回顾分析,直供吧友们消遣娱乐使用,会与历史实况有误,(欢迎专业人员补充数据)分析的地方不够好的还请包涵,欢迎指正批评,请勿恶语相向,否则会按吧规处理。
还请谅解


IP属地:陕西1楼2020-09-16 22:25回复
    58044为连云港站,另外还会使用81年来500hpa,700hpa等层面进行回顾分析


    IP属地:陕西2楼2020-09-16 22:28
    收起回复
      2025-10-16 05:34: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980-1981年冬季
      降雪过程1:81年1月20日-1月21日
      81年1月20日,东亚地区高空形势呈现出明显的降雪形势场,东北地区高空有一低涡,为我国中东部地区提供冷空气来源,中亚地区东部出现阻塞高压,形成一切断低涡,印度洋有一南支槽并在不断东移中,南支槽比较深厚,500hpa上槽线呈现西南-东北走向,槽底部到达甘肃省,对应着较好的水汽输送。20日晚长江中下游地区高空西南急流达到最强,槽前动力条件达到最佳,西南风场北达山东,对应着黄淮东部和江淮大部地区以及江南北部地区降雪的展开及达到全盛阶段。本次降雪最强区域在江淮南部地区(这里不去详述)以下是连云港降雪的简要回顾分析
      降雪于20日下午5点以后开始,全市自西南向东北展开降雪,赣榆稍晚(58040 20时湿度64%,对应着降雪开始前的低空加湿或降雪刚开始)5点以后高空动力条件转差,700hpa层面转为西北风,全市降雪自北向南停止。
      雪量估测1-3mm,小雪为主,有明显积雪,主要降雪时段气温-1--2℃,近地面风场东北风,位于冷高压底部,属于回流降雪。


      IP属地:陕西4楼2020-09-18 23:16
      回复
        支持 如果有历史配图就更好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9-18 23:20
        收起回复
          请问一下想要查询2011年以前某天某地气温情况,有地方可查吗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9-19 06:59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7楼2020-09-21 16:10
            回复
              1980-1981年冬季
              降雪过程2:81年1月23日-1月24日
              来看一下81年1月23日早上8点的500hpa再分析模拟图:

              还是和正常的冬季大规模降水(雪)过程的形势场差不多,500hpa高度场在东亚地区整体呈现西低东高的格局,新疆以西出现阻塞高压,东北北部为低涡,对应降雪模式为西阻型降雪,印度洋南支比较深厚,菲律宾以东有类似副高高度场的高压(可以看作副高,冬季位势场较低)顶住了东侧的高度场,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格局,为西南水汽达到较高纬度提供了条件。
              再来看700hpa风场,850hpa温度场和地面风向



              如图所示,降雪过程鼎盛时700hpa西南急流已经北达山东,急流中心风速已经达到了18-20m/s以上,急流大风速区及水汽聚合中心出现在了江汉北部-江淮北部-黄淮南部,850hpa温度呈西南-东北走向,河南到山东一带出现了850hpa温度的相对低值区域(这个是江淮北部,黄淮南部冬季降雪时850hpa温度场出现的规律,以后还会提及),江苏一带温度场则向上突起(与地面气旋有关),来看地面风场,出现了地面气旋,这也导致了淮河以南地区近地面温度上升,基本以降雨的相态为主,也表明本次降雪过程为江淮气旋型降雪。


              IP属地:陕西10楼2020-10-09 13:58
              收起回复
                连云港降雪过程:本次降雪过程大致于23日5时以后全市自西向东展开,24日0时以后逐渐停止,降雪的主要时段为23日8时-23日20时,最强时段23日11时-14时,降雪量12-15mm左右(赣榆站14mm),主要降雪时段温度在0~0.5℃左右,雪量暴雪级,积雪效率较20-21日相比较差。估测积雪深度:5-9cm(考虑降雪主要时段在白天以及温度在0℃以上)
                点评:这是81年以来连云港的第一场强降雪天气过程,且间隔时间较短,与上一场降雪仅有2天左右的时间跨度,考虑到温度0~0.5℃左右,降雪主要时段在白天,视觉效果较好,故给分较高,
                本次降雪过程得分为:75分



                IP属地:陕西11楼2020-10-09 14:11
                回复
                  2025-10-16 05:28: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老乡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0-10-13 01:34
                  回复


                    IP属地:江苏13楼2020-10-13 09:48
                    回复
                      番外一下:根据EC历史天气再分析地图以及69年1月28日连云港台站积雪深度实况粗略的制出了69年1月27日-1月28日连云港气温降雪模拟图,准确率80%左右,基本可以反应出当时的气温降水,并不十分精确,也可做为黄淮南部地区一次降雪过程降水量与温度的实例。


                      IP属地:陕西15楼2020-11-20 20:02
                      回复
                        再补充一下:68-69冬真的是黄淮南部大年,大规模的强降雪是从69年1月底开始的。
                        69.01.24-01.25 强降雪中心区 河南中南部 皖北 苏北 鲁南 其中安徽淮河以南以冻雨为主
                        69.01.27-01.28 强降雪中心区 豫东 皖北 苏北 鲁南 江苏连云港69.01.28测得积雪28cm
                        69.01.29-01.30 强降雪中心区 皖南 苏南 上海 浙北 (皖北 苏北 低温补充降雪)
                        69.02.02-02.03 强降雪中心区 河南南部 安徽大部 江苏大部 (东南部除外)浙江北部 鲁南 皖北 苏北补充降雪(雪量较大)
                        02.04补充冷空气南下 02.05-02.07黄淮南部出现了大量-18– -22度的站点
                        69.02.12-02.13 强降雪中心区 豫中北 皖北 苏北 鲁南,以南地区冻雨为主
                        69.02.14-02.15强降雪中心区 豫东 皖北 苏北 鲁南 淮河以南地区冻雨为主
                        69.02.16-2.17 补充降雪
                        69.03.10-03.12 鲁南 豫中北 苏北和苏东再次出现降雪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0-11-20 20:36
                        收起回复
                          支持楼主,不过时间有点太久远了,可以先分析近几年的降雪过程吗,这样比较直观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0-11-21 00:33
                          收起回复
                            1980-1981冬季
                            降雪过程3:81年2月15日-2月16日

                            如图所示,2月16日凌晨500hpa环流,东北地区有一个明显的低涡,对应其南侧出现较强的冷空气堆积区,我国的中部地区自南向北有一个很深的槽,槽底部北达河南西部,对应着较好的动力条件以及水汽输送。此时为黄淮南部,江淮北部强降雪的开展期,雨雪分界线位于安徽淮北-江苏徐州-江苏连云港(上述地区2时已经全部转雪,徐州,连云港已经出现强降雪)

                            700hpa并不是典型的南支槽印度洋高空西南水汽输送,2月16日凌晨,我国东部地区出现了一个很强的高空西南急流,风速达到23m/s以上,水汽来源两支,一个时印度洋经过印度输送上来的,还有一支是南海输送上来的,且槽前动力条件良好,因此,江淮,江南北部,黄淮南部地区的降水较强。


                            IP属地:陕西18楼2020-11-27 21: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