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妃吧 关注:1,983贴子:82,071

【疑问】李世民的后妃品阶是不是按出身来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长孙皇后:北魏皇族拓跋氏之后生父长孙晟是隋右骁卫将军、著名外交家,平突厥之功臣,生母高氏,为北齐皇族后裔,名臣高士廉之妹。
韦贵妃:她的曾祖父韦孝宽,为周太傅、尚书右仆射、雍州牧、郧国公,是北朝著名的军事统帅;祖父韦总,为周骠骑大将军、右宫伯、京兆尹、河南怀公;父亲韦圆成,为隋开府仪同三司、陈沈二州刺史,袭爵郧国公。】
郑贤妃??这个不知道
杨妃:杨妃《旧唐书》李恪传曰:“恪母,隋炀帝女也。”,《新唐书》李恪传中又道:“其母隋炀帝女,地亲望高,中外所向。”
燕德妃:曾祖父燕侃,为魏车骑大将军、骠骑大将 军、开府仪同三司、左卫大将军、楚州刺史、上柱国、阳平郡开国公;祖父燕荣,为周开府仪同三司、晋州刺史,隋蒲州刺史、扬州总管、左武候大将军、上柱国、 洛业郡公;父亲燕宝寿,未有官职记载,似未从仕途;母亲是隋太尉、观王杨雄的第三女(即武则天母亲的堂姐),所以燕氏是武后的表姐。
原巢王妃
杨恭仁,本名纶,弘农华阴人,隋司空、观王雄之长子。恭仁弟师道,尚桂阳公主,从侄女为巢剌王妃。弟子思敬,尚安平公主,连姻帝室,益见崇重。
李世民这些有名有姓的妃子里面,出身最高贵的是杨妃,其次是巢王妃(个人认为,因为她家是隋室的姻亲),再其次是韦贵妃,再次是燕德妃(她不如韦贵妃是因为他父亲没有官职)。郑贤妃就不清楚了。至于后面的徐惠和武则天,出身就很一般了,所以开始的品阶都很一般。
李世民对贵姓一直又爱又恨,所以他看中的女性不仅要美貌有才情,更需要有一个高贵的出身……嗯,当然也可能当时只有出身高贵的女性才有良好的教育,培养出高雅的气质……
所以是否可以这样推测,李世民在长孙皇后死后想立杨氏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她出身高贵,而比她更高贵的大杨妃已经故去了?



1楼2010-01-13 12:22回复

    如果是按出身来,长孙能当皇后?


    2楼2010-01-13 13:10
    回复
      2025-08-23 16:22: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原配呗,没办法啊。李二娶长孙的时候,李渊情况可并不美妙……
      以唐国公当时的地位攀帝女当儿媳,就跟白日做梦没差别啊……


      3楼2010-01-13 13:19
      回复
        对了,李世民还是次子不是嫡长子……


        5楼2010-01-13 13:32
        回复
          回复:5楼
          你说的李世民攀一流门阀我基本认可,因此比较看轻经历。关键看重背后的势力。


          6楼2010-01-13 13:50
          收起回复
            嗯,由此我又想到李世民纳了巢王妃的事,长孙皇后是不是觉得不合适,所以于贞观二年想起来聘郑女的事。给老公纳一个家世清白品德好又漂亮的女子……


            7楼2010-01-13 14:11
            回复
              回复4楼:请问,皇帝选妃子,需要女方家族同意吗?一道诏书下来,只要女家没什么正当理由(例如该女以订婚了),也不敢拒绝吧。妃嫔出身是非常重要,但也不是全凭出身,要不然怎么出自同一家族,韦珪是贵妃,韦尼子只是昭容呢,还有同样出身隋朝宗室,为什么小杨妃能成为妃,另外一个人只是婕妤呢?


              8楼2010-01-13 14:21
              回复
                请问郑家是高门大姓吗?我对隋唐世族门阀不太清楚。


                9楼2010-01-13 14:24
                回复
                  2025-08-23 16:16: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昭容是正二品也不错了,你一家子总不能占两个地方吧,其他家怎么想,皇后的地位也会受到威胁啊。这些都要考虑吧。
                  郑氏实在不清楚,只是知道郑姓在北魏定为一等士族。郑贤妃跟这个有没有关系不知道。后来的郑女家庭只是清白而已,好像没什么特别的背景。
                  隋唐时期的门阀很厉害的,唐太宗修《氏族志》贬抑了一下贵姓又顺便提高了一下自己的李姓,(他这一支李姓是否起源于陇西李氏是有争议的,曾经有说起源于赵郡李,但是主要还是以正统记载的陇西李为准,但是有这种争议也说明李渊这一支顶多也就是陇西李的一个小分支,要是他这支真是正牌这样他也没必要非要靠皇权提高自己了),总之李世民时期对于高门大阀还是采取抑制+安抚的政策,并没有动他们的实际利益。
                  再说,如果他强纳大姓的嫡女为妾,肯定会引起他们的不满,就算他们没有不满,这些高门的女子也会借助背后的门阀势力向长孙皇后发起挑战,间接影响朝廷的局势。如果他纳他们的庶女为妾,又没有什么政治上的意义。不如不纳……
                  


                  10楼2010-01-13 14:56
                  回复
                    回复:9楼
                    郑家按道理说是比较高的门阀了,所以礼聘不为过。人家愿意不愿意还是两码事。严格说李世民家的李姓不算门阀一等,但是也是关陇贵族。要说门阀,那京兆韦氏当属前列,尤其韦贵妃的姑妈就是隋朝太子妃韦氏,是很牛的一支。杨氏相亚,但是杨氏是帝室,杨坚又攀了杨震后人,经过两代经营算是挤入一流门阀。相反唐朝李氏一支没有完全挤入一流门阀的圈子,以至于士族不愿意娶公主可见一斑。


                    11楼2010-01-13 15:20
                    回复
                      不愿意娶得是崔家~
                      嗯~反正门第是因素之一吧,还有入宫先后,入宫后的品阶(人家先把地方占了也没戏),还要有儿子,还要有家族,还有朝堂的政治势力消长,当然帝王的宠爱很重要……
                      前几天听说了一种说法:说唐太宗提出立杨氏为后,其实是明知道朝臣会反对,为了不立后而故意提出的,考据的依据是“辰嬴”,我不明白“辰嬴”跟故意不立后有啥关系……想不明白……
                      


                      13楼2010-01-13 16:04
                      回复
                        回复:12楼
                        小李改立太子都搞得乌烟瘴气的,再改立个皇后,我估摸要翻天。ps 我对齐王妃跟小李这段狗血一直保持围观态度,不予置评,乃说有就有,说没有也成。因为实在是狗血的不合逻辑了。


                        14楼2010-01-13 16:13
                        回复
                          回复:14楼
                          万一齐王妃要真素吴王妃的大姐,小李再跟齐王妃一腿,那可真够惊悚的。。。。。。


                          15楼2010-01-13 16:14
                          收起回复
                            说唐太宗提出立杨氏为后,其实是明知道朝臣会反对,为了不立后而故意提出的,---丫,这是哪门子逻辑,拿杨氏出来做炮灰啊,果然深谙厚黑学,面粉逻辑甘拜下风。那我建议小李干脆从长孙一门选个幼苗,直接说皇后内定她了,其他人想都包想,结了。怎么我没见着呢?难道长孙一们女人死光光了?怎么流传甚广的版本都是杨氏立后说呢?


                            16楼2010-01-13 16:20
                            回复
                              2025-08-23 16:10: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不会把楼上,巢王妃是和武则天她妈是一辈儿的吧……而吴王妃和武则天是表姐妹关系吧……


                              17楼2010-01-13 17: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