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为了普及和提高钢4玩家苏德PVP水平,纠正大家对无规则PVP局的错误认识,提高对苏德PVP的兴趣,本人呕心沥血,将极细致的讲解苏德PVP的运营、作战等技巧及细节。
一、 苏德工业能力对比
1、民工建筑能力对比
一个民工基础工业能力是5,由经济政策、工业部长、工业科技修正,再由基建修正。
德国:按平均基建75%计算。1个民工的工业能力是8.75。
苏联:按平均基建55%计算。1个民工的工业能力是7.75。
德国民工建筑能力修正多于苏联的有自给自足国策10%,自由贸易5%,及部长10%。(通常德国会切自由贸易,及在苏台德点出前上工业部长,苏联则不上工业部长或后期上工业部长),因此民工建筑能力是苏联的1.24----1.41倍。这个倍数正好约等于苏联初始领先于德国的民工倍数。也就是说苏德种民工的效率是一样的(如果德国没吞捷克南斯拉夫奥地利及民工国策)且差距离会越来越大。
德国军工建筑能力修正多于苏联的有自给自足10%,梅福票25%,军工部长10%,因此,没开战前,军工建筑能力是苏联1.63倍,开战后则是1.4倍。
结论:德国虽然在工业建筑上有效率优势,但初始民工数量上低于苏联,而且苏联对资源的依赖性不强,德国则每个军工生产的背后需要民工进口,这使得调配军民建筑比例及何时建筑民工军工需要玩家掌握平衡点。德国一直建筑民工肯定不行,因为要点完一圈国策才能追上苏联,要想反超苏联则是大后期的事情。在开战前建筑军工,则民工差距会越来越大,军工生产反而进一步减民工,因为要进口,这使得苏德双方在民工和军工之间要斗智斗勇。数据让我们明白,德国开战后,民工数量50就相当于苏联70的能力,如果这个临界点被拉大,则战争持续能力就减弱,不能一波推死对方,就会被耗死。
2、军工生产能力对比
一个军工基础生产能力是5,受生产效率修正,再由产量修正(密集离散科技,稳定度,出口政策)
密集最高生产效率产能比离散多5%-20%(1-4级科技),离散初始生产效率产能比密集多1倍多(3级科技),但由于苏德双方都是工业大国,坦克飞机军工投入都是几十上百个工厂,如,重坦生产更适用于密集工业,因为100个密集军工比离散多出20个。所以固定化生产更适合密集工业。
稳定度上,苏德双方差别不是很大,当然苏联初始稳定低,但当经过部长,大清洗后,及承诺和平,工业环境改造后,苏联工业产量差距对德国约5%左右。
结论:苏德在军工产能上,差距不大,当然由于德国工业加速卡及科技曹,稳定度初始优势情况下,军工产能效率在38年,约领先苏联10----20%左右,但进入39年,40年,此差距离会越来越小,几乎没有。
本章总结:苏德双方在不武力扩张的情况下,工业实力基本平衡,各有长短,各有高峰平峰期。德国有效率优势,进口劣势,苏联有数量优势,资源优势,德国有科技稳定度领先优势,苏联有大清洗DEBUFF工业产出-20%劣势,基建劣势。总体上都可以用时间差,代偿,微调来平衡。工业篇到此结束,有错误的请指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