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外出》的时候很紧张,到底BBG演得好不好啊?许导有没有发挥出《八月》的水准?总说用自己的眼睛来判断,万一不喜欢怎么办?怀着极度不安的心情,剧情看了个七零八落,也许是太平淡的缘故,看完以后没有太多的感动,脑袋里只有一个念头"哦,床戏真的很唯美。"。先前看了很多观后感,早有了心理准备。在电脑上观看,又不在状态,安慰自己第一遍没入戏倒也正常啊。于是,又陆续看了几遍,果然渐入佳境,终能与片中人物同呼吸。
回头想想,许导的这部作品对观众是有要求的吧。说到底,这是部很安静的情绪电影,没有煽情的对白和情节,也没有惊艳的视觉效果,演员也没有激烈的情绪表达,众多的场景频频切换,为的不是讲故事,而是为了表达非常状态下的痛苦,无奈,和挣扎。如果你对这种非常状态很熟悉,那么可能很快就能入戏。可是对于大多数观众,象我,就需要想象了:当我的另一半背叛了我,我会痛苦得窒息吧,一定会恨吧,恨得无法工作,无法睡觉,恨不得她干脆死掉算了。我的人生很失败吧?周围的人都瞧不起我了吧?我会哭吗?也许,我会摔东西吗?有可能。当身边有个人和我同病相怜,我会觉得象抓住救命稻草一样亲近她吧?失去了最初对爱情的信任后,还会毫不犹豫地投入新的感情吗?不会的,一定会害怕,怀疑,犹豫吧。这样设想着,对仁书的选择和故事的开放式结局有了认同感。鲜明的戏剧效果应该不是许导的追求,否则不会这么安排的。
说说勇俊的表演吧!虽然没有资格,但不管了,还是想谈谈。我不知道BBG的演技算不算有突破,但起码他的角色和表演方式确实跟以往大不相同。他不是在“演“仁书,而是以普通人仁书的身份在生活,你完全感觉不到摄像机镜头的存在,你不觉得他是对着镜头在演戏。有句话说:“真正的表演是无表演。”当然,这句话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表演形式,如话剧,就一定要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达到戏剧效果。可是电影艺术就不同了,有时就是需要用生活化的演技呈现真实自然的生活场景。
总的看来,在《外出》里,勇俊肢体语言的表演不多,但有好几幕戏令我印象深刻:
1.仁书在舒英的病房窗外徘徊的这场戏:他双手插在口袋里,低着头,漫无目的地踢着地上的小石子,内心的挣扎和无奈一览无遗,叫人看了为他心痛不已。
2.仁书喝醉酒去找舒英,迷迷糊糊的老半天敲不开门,懊恼得一屁股坐在地上,这场戏形象生动极了。勇俊演的时候真的醉了吗?我不尽要问。
3.仁书推着妻子散步的那场戏,不知道大家有印象没,勇俊不愧是个老烟枪啊,点烟和拿烟的pose都那么帅那么自然,那脸上冷冷的嘲弄和若有所思的深沉令人回味无穷。
4.仁书回家拿出妻子的手机查看通话记录,注意逐渐加快的动作和喉间的吞咽动作哦,还有最后摔手机爆发出来的愤怒和绝望,演得很细腻很到位。
5.仁书和同事喝酒的那段 肢体语言和脸部表情的配合非常自然和谐,特别喜欢看他半醉半醒之间给自己斟酒的那个动作,还有是当他问:“你是不是怕我?”的那个表情。
6.另外一处很不起眼,就是仁书留鼻血后与同事坐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同事说到昨天的表演出了不少问题,仁书的那个弹烟灰的动作看似随意,又显得非常干净利落,心中的忿然和无奈,表露得太真实了。
7.告诉妻子那个人死了以后留下她一个人在房间哭泣,注意到仁书微驼的背了吗?那种孤独,冷清和凄然让人心酸。
8.仁书发现真相后,径直走到舒英丈夫床前坐下,整整半分钟没有对白,没有动作,没有表情,只是那么静静地坐着。这个镜头第一次看很容易忽略,多看几遍就看出味道来了,你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满的愤怒和不满。许导的功力很高啊。
勇俊有几段内心戏演得非常好,比如给妻子擦身子时的喃喃自语,妻子醒来后坐在床前握住她的手时的无助哀伤的眼神。最喜欢的是仁书从舒英丈夫的葬礼回家的途中的那段,黑暗中,随着音乐的响起,只能看到他侧面的表情,那是怎样的悲伤啊,不知怎的,我有种心痛得要虚脱的感觉,眼泪不知不觉就流了下来。好象许导有赞扬过勇俊的这段内心戏吧?
看完《外出》,心里载着满满的悲伤,忽然觉得勇俊挺残忍的,下面该演部快乐一点的戏了吧?
回头想想,许导的这部作品对观众是有要求的吧。说到底,这是部很安静的情绪电影,没有煽情的对白和情节,也没有惊艳的视觉效果,演员也没有激烈的情绪表达,众多的场景频频切换,为的不是讲故事,而是为了表达非常状态下的痛苦,无奈,和挣扎。如果你对这种非常状态很熟悉,那么可能很快就能入戏。可是对于大多数观众,象我,就需要想象了:当我的另一半背叛了我,我会痛苦得窒息吧,一定会恨吧,恨得无法工作,无法睡觉,恨不得她干脆死掉算了。我的人生很失败吧?周围的人都瞧不起我了吧?我会哭吗?也许,我会摔东西吗?有可能。当身边有个人和我同病相怜,我会觉得象抓住救命稻草一样亲近她吧?失去了最初对爱情的信任后,还会毫不犹豫地投入新的感情吗?不会的,一定会害怕,怀疑,犹豫吧。这样设想着,对仁书的选择和故事的开放式结局有了认同感。鲜明的戏剧效果应该不是许导的追求,否则不会这么安排的。
说说勇俊的表演吧!虽然没有资格,但不管了,还是想谈谈。我不知道BBG的演技算不算有突破,但起码他的角色和表演方式确实跟以往大不相同。他不是在“演“仁书,而是以普通人仁书的身份在生活,你完全感觉不到摄像机镜头的存在,你不觉得他是对着镜头在演戏。有句话说:“真正的表演是无表演。”当然,这句话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表演形式,如话剧,就一定要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达到戏剧效果。可是电影艺术就不同了,有时就是需要用生活化的演技呈现真实自然的生活场景。
总的看来,在《外出》里,勇俊肢体语言的表演不多,但有好几幕戏令我印象深刻:
1.仁书在舒英的病房窗外徘徊的这场戏:他双手插在口袋里,低着头,漫无目的地踢着地上的小石子,内心的挣扎和无奈一览无遗,叫人看了为他心痛不已。
2.仁书喝醉酒去找舒英,迷迷糊糊的老半天敲不开门,懊恼得一屁股坐在地上,这场戏形象生动极了。勇俊演的时候真的醉了吗?我不尽要问。
3.仁书推着妻子散步的那场戏,不知道大家有印象没,勇俊不愧是个老烟枪啊,点烟和拿烟的pose都那么帅那么自然,那脸上冷冷的嘲弄和若有所思的深沉令人回味无穷。
4.仁书回家拿出妻子的手机查看通话记录,注意逐渐加快的动作和喉间的吞咽动作哦,还有最后摔手机爆发出来的愤怒和绝望,演得很细腻很到位。
5.仁书和同事喝酒的那段 肢体语言和脸部表情的配合非常自然和谐,特别喜欢看他半醉半醒之间给自己斟酒的那个动作,还有是当他问:“你是不是怕我?”的那个表情。
6.另外一处很不起眼,就是仁书留鼻血后与同事坐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同事说到昨天的表演出了不少问题,仁书的那个弹烟灰的动作看似随意,又显得非常干净利落,心中的忿然和无奈,表露得太真实了。
7.告诉妻子那个人死了以后留下她一个人在房间哭泣,注意到仁书微驼的背了吗?那种孤独,冷清和凄然让人心酸。
8.仁书发现真相后,径直走到舒英丈夫床前坐下,整整半分钟没有对白,没有动作,没有表情,只是那么静静地坐着。这个镜头第一次看很容易忽略,多看几遍就看出味道来了,你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满的愤怒和不满。许导的功力很高啊。
勇俊有几段内心戏演得非常好,比如给妻子擦身子时的喃喃自语,妻子醒来后坐在床前握住她的手时的无助哀伤的眼神。最喜欢的是仁书从舒英丈夫的葬礼回家的途中的那段,黑暗中,随着音乐的响起,只能看到他侧面的表情,那是怎样的悲伤啊,不知怎的,我有种心痛得要虚脱的感觉,眼泪不知不觉就流了下来。好象许导有赞扬过勇俊的这段内心戏吧?
看完《外出》,心里载着满满的悲伤,忽然觉得勇俊挺残忍的,下面该演部快乐一点的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