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雪山白鸟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ca77c70100gcjl.html
今晚采访了《绝不放过你》中的彪子、《闯关东》中的朱传文、《十三省》中的叶永年——这三个人其实是一个人儿,刘向京。
最早在王哥的博客上看到他对刘向京的推介(之前已记住了《绝不放过你》中的彪子),便感觉这人日后有采的可能。
今时今日,终于通上电话,还是王哥的帮忙——仅就这一点可证,王哥仍是这一行的大拿。
刚在MSN上也是这样和他聊的。
小时候的刘向京,是个拿本小人书就能看一下午的闷小子。当时爸爸工作的飞机发动机公司在郊区,家也就安在那里。一家人住的是三户一栋的小楼,共用一个厨房和厕所。
正是那时,他立志长大后当兵,因为当时电视上正演着的对越反击战的电视剧实在让人热血沸腾。
不过随时间推移,长到现在,正像他演的几个出彩的人物一样,变得“圆滑”。
加了引号,说的就是此“圆滑”非彼“圆滑”。
他可以在称呼电话这头的我时叫“吴哥”(我其实比他小两岁),也可以在他和妻子参与《英达剧场》时嬉笑间让英达承诺拍戏时找他妻子演个角色,也可以在我的采访未百分百完成时,来个急刹车——“我要马上登机了,下次再聊吧。”
刘向京清楚地想明白了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的位置。对总演配角,不贪;对家人,不亏欠;对朋友,实诚中带有自己的原则。
向京说自己的性格像妈妈,脾气好,人缘好,朋友多。而爸爸,小时候在他印象中有点大男子主义,虽然他长大后爸爸又成了小孩儿。
事物又总是矛盾的,小时候觉得爸爸严厉,但他犯错时,揍他的又是脾气好的妈妈。
考JFJ艺术学院时,他所在的考区一万多人参考,他只因为是“白纸一张好描画”,幸运入选。
考进去之后,他终于明白了一点:白纸一张,终没有已画好的“清明上河图”值钱,一切得马上好好学起。
拼了命,大一时还在班里后边悠荡着,毕业时,他业务综合能力就考了第一。
毕业时考了第一并不算成功。毕业后,在总政话剧团呆了十二年,他几乎虚度。
一句“报告团长,一团奉命带到”,整十个字的台词,他重复了一年。
看着别人在台上风光地演,自己却拉大幕,他心有不甘啊!01年,他向团里递交了辞职信,正好《绝不放过你》找到了他;03年,他正式办完离职手续。
就到了三十岁。
“三十是个坎啊!成了就成了,不成硬着头皮也要继续闯。”(其实不光他,可敬的王哥也和我这样说过,我也这样感觉到过)。
所幸,三十这个坎顺利地过了。接连演了几个戏后,圈子里有了些许名气,虽然多为配角,但戏算是够多啊。
于是,他也就这样一直忙碌下来。
“我觉得我的人生就是这样,不能长久陪在家人身边,就从物质上多补贴一下家里。看得开了,比什么都强,住再大的别墅也睡一张床,值一千万的房子70年后也会被交公……”
向京说的应是实在话。
一直扑腾着,就是好的。
对他来说,如果日后能将稍显“飘乎”的眼神沉着下来,没准就有“大成”了。
今晚采访了《绝不放过你》中的彪子、《闯关东》中的朱传文、《十三省》中的叶永年——这三个人其实是一个人儿,刘向京。
最早在王哥的博客上看到他对刘向京的推介(之前已记住了《绝不放过你》中的彪子),便感觉这人日后有采的可能。
今时今日,终于通上电话,还是王哥的帮忙——仅就这一点可证,王哥仍是这一行的大拿。
刚在MSN上也是这样和他聊的。
小时候的刘向京,是个拿本小人书就能看一下午的闷小子。当时爸爸工作的飞机发动机公司在郊区,家也就安在那里。一家人住的是三户一栋的小楼,共用一个厨房和厕所。
正是那时,他立志长大后当兵,因为当时电视上正演着的对越反击战的电视剧实在让人热血沸腾。
不过随时间推移,长到现在,正像他演的几个出彩的人物一样,变得“圆滑”。
加了引号,说的就是此“圆滑”非彼“圆滑”。
他可以在称呼电话这头的我时叫“吴哥”(我其实比他小两岁),也可以在他和妻子参与《英达剧场》时嬉笑间让英达承诺拍戏时找他妻子演个角色,也可以在我的采访未百分百完成时,来个急刹车——“我要马上登机了,下次再聊吧。”
刘向京清楚地想明白了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的位置。对总演配角,不贪;对家人,不亏欠;对朋友,实诚中带有自己的原则。
向京说自己的性格像妈妈,脾气好,人缘好,朋友多。而爸爸,小时候在他印象中有点大男子主义,虽然他长大后爸爸又成了小孩儿。
事物又总是矛盾的,小时候觉得爸爸严厉,但他犯错时,揍他的又是脾气好的妈妈。
考JFJ艺术学院时,他所在的考区一万多人参考,他只因为是“白纸一张好描画”,幸运入选。
考进去之后,他终于明白了一点:白纸一张,终没有已画好的“清明上河图”值钱,一切得马上好好学起。
拼了命,大一时还在班里后边悠荡着,毕业时,他业务综合能力就考了第一。
毕业时考了第一并不算成功。毕业后,在总政话剧团呆了十二年,他几乎虚度。
一句“报告团长,一团奉命带到”,整十个字的台词,他重复了一年。
看着别人在台上风光地演,自己却拉大幕,他心有不甘啊!01年,他向团里递交了辞职信,正好《绝不放过你》找到了他;03年,他正式办完离职手续。
就到了三十岁。
“三十是个坎啊!成了就成了,不成硬着头皮也要继续闯。”(其实不光他,可敬的王哥也和我这样说过,我也这样感觉到过)。
所幸,三十这个坎顺利地过了。接连演了几个戏后,圈子里有了些许名气,虽然多为配角,但戏算是够多啊。
于是,他也就这样一直忙碌下来。
“我觉得我的人生就是这样,不能长久陪在家人身边,就从物质上多补贴一下家里。看得开了,比什么都强,住再大的别墅也睡一张床,值一千万的房子70年后也会被交公……”
向京说的应是实在话。
一直扑腾着,就是好的。
对他来说,如果日后能将稍显“飘乎”的眼神沉着下来,没准就有“大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