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岁月的流逝,目睹中国(港台)乐坛的歌手如走马换灯似的,在众多歌手中,对于邓丽君、潘美辰、费玉清、李玲玉,我比较喜欢,但也仅仅局限于,只是喜欢而矣。其间,耳闻目睹许多歌迷对自已崇拜的歌星疯狂得无以复加,我还很是不屑,甚至于媸之以鼻。
然而,在今年七月,当我在火车上第一次听到刀郎的歌声那一瞬间起,一切都将改变了。从此沉醉于刀歌之中,我也彻头彻尾地成了一个我曾经不屑追星的“疯狂份子”---------十足的刀郎迷。
做了刀迷,我大刀阔斧地干了几件事情:首先,我淘汰了以前的CD,不惜重金购买了品牌索尼CD;然后,为了平息家庭电脑争夺战,又购买了一台电脑,而我就拥有了刀迷专用电脑;一有空闲时间,就一头钻进与刀郎有关的圈子里,因此家庭收拾越来越少,尘土越来越多;进橱房越来越少,老公和儿子进饭店越来越多;衣服没时间熨烫,老公出门也不那么光鲜了。这时,老公和儿子开始不理解了,但又奈何不得,只能由着我的性子来。在我慢慢地潜移默化中,他们也被我对刀郎的挚着感动了,开始给我收集和反馈有关刀郎的各类信息,现在,他们不仅成了收集刀郎信息的资料员,还成了刀郎的宣传员。尤其是我儿子,他喜欢的是欧洲的歌剧,除外就是南韩,日本的歌曲,与我喜欢的刀歌,在风格上可以说是炯然不同,但他能为我的喜欢做点事,我真的很满足了。
做了刀迷,业余时间几乎挤得满满的:在几大网站搜寻刀郎各类信息,在各类报刊杂志中捕获有关刀郎的只言片语;密切注视刀郎每一场的演出,心情也许比刀郎还紧张;高度关注刀郎每一项社会活动,祝福他做得尽善尽美;潜心欣赏刀歌,品味歌词;上刀吧有感而发,与吧友交流感想。
做了刀迷,非常重视各方对刀郎的评价,因我深知“高处不胜寒”。正面的评价,自已高兴得喜上眉梢,对于刀郎负面的评价,尤其是一些强烈的抨击,一些妒能嫉才小人们的毁谤,心里承受难以支撑,自已那种感受是无助、困惑、痛苦、郁闷、不开心伴随着愤怒、憎恨、,心里感到象吃了螥蝇一样呕心。
同时,对于做刀迷,我也反复在心中叩问自已:是否走火入魔了?或精神空虚?或随波逐流?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具有高级职称,单位的中层领导,在工作生活中,风风雨雨历练多年,应该说,还是比较理智的,有分寸的。我曾经试图用一个星期不听刀歌来检验自已,但是,生活中绝对缺少了什么?自已很迷茫,很困惑,因为刀歌已经直达我的心房,触动我灵魂深处沉睡多年的那份感动,兴许,待我白发暮年时,再回首二00四年,不枉我的生命里还被一个叫刀郎的歌手感动过,而无怨无悔。
做了刀迷,我想,主要是刀歌贯穿的主题是至情至理,而我也是一个至情至理的性情中人,就这样被刀歌征服了,这种现象恐怕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居”“一物降一物”吧。
爱刀郎,,使我平生第一次体味到做刀迷的辛苦,做刀迷的忙碌,做刀迷的不易;同时,更多的感觉的是做刀迷的充实,做刀迷的乐趣,做刀迷的幸福。
做刀迷,我体味:辛苦与幸福并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