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毛头小子、小姑娘,哪懂什麼叫恋爱。
这两个,即使紧紧相依偎,仍抛出眼光,寻求什麼。
傻傻站在熟识的朋友面前,而这个朋友还正忙著工作,没空理他们呢。
为什麼他们的幸福渴望人家知道,为什麼他们的幸福需要人家感受,而不自己留著,好好的在家,看著电视,剪著脚指甲、或剪剪分岔的头发,要站在这,看著人家忙於煮水,没一刻得闲,却仍等著他抽空说出一两句话。
有一种爱情,发生在蠢蠢欲动时。这两个毛头儿蠢动时,对爱情渴望时,没留神,要的是什麼也没去搞清楚,就谈了这一场恋爱。这一场恋爱可天崩地裂,两人都摸索著性爱,努力著要著对方的身体,两人都搞熟悉了性爱也还渴求对方、需要对方。是什麼样的一种力量抓住著两人,不肯放开。
他们都不懂什麼叫爱,他们才刚离开父母。他们需要被爱,他们需要爱的感觉,从第三方来的肯定,才让他们感觉到爱。
爱,在她们这个年纪,或说在刚开始谈恋爱的人们,都那麼需要被肯定。需要外界眼光的肯定。看了不免令人觉得心酸,怎麼爱就那样虚无,好似一个不存在的东西,要这麼样去证明它的存在。
看著别人对你们的羡慕眼光,你们认为天长地久,此刻存在。
爱情是一回事;拥有爱情是一回事。这两个毛头儿拥有爱情,可是爱情呢?
他们就打算这样走下去,以目前的情况来说,这样是美好的。
他们星期一去看电影,找了一个冷门时段,看了一场两人电影。
他们星期二,已经不打算再去看一场两人电影了。他们找了第三人,一起看了一场三人电影。
星期三,他们享受了烛光晚餐。星期四已经容不下两人的浪漫,那会是像死城一般的寂静。本来烛光中的浪漫荡然无存,他们需要另一个朋友在场,一同制造一些话题,好显示两个人的看法、意见都相同。即使,彼此的意见有一些不同,也还是会表现的赞同对方,刻意在别人面前表现的甜蜜。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还有那麼多个日子,怎麼办。
【不会的,不会一直这样下去的。】他们总认为,也一直认为,激情一定再起。可能,过去的这些朋友,只是一时间的不适合了吧。不适合在他们眼前看著他们甜蜜,他们的甜蜜被妒忌了。要改个方法。要找一个不妒忌我们的朋友才行。这个朋友一定就会再点燃我们的激情,令我们又变得甜蜜。
就这样,他们就拖误著彼此。他们期待对方能给生命带来再一些惊喜,可是总会落空。他们渐渐体认到,没有朋友出现在他们周遭是会令人窒息的气氛。可是等到朋友出现在他们身边了,朋友却又能感觉到两人几乎窒息的爱情,朋友也就显得不够快乐了。这样,朋友就渐行渐远了。没有朋友再愿意与他们一起出去。
他们变得有了自己的生活圈。自己的朋友,属於自己的圈子,没有对方。又或是对方的朋友也行,可是必须对方不在,才感觉到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在建立中。他们在心中开始偷偷怨恨对方,怨恨对方限制住了自己的生活。因为当自己一个人久了,无论是否有朋友在旁边,又都开始感觉到思念。那种思念是依赖,而非真的想念起对方。依赖身体的接触。依赖那来自於从小有人呵护,抚摸著小手,抚摸著头发,抚摸的感觉。那是建立在心中且无形成为呵护的必须形式。
现在两个人了解到【哦,原来我需要的只是呵护。】【哦,原来是那种形式会让我有安全感。】【哦,原来对方可以某个人,而非一定是她(他)】
原来从小在他们身边出现的形式让他们怀念,那有家的温馨。而家在他们长大后,已经不提供他们小时候该给的形式,换成了另一种方法。於是他们想念起,怀念起那形式的感觉。於是他们要了对方,希望对方都能提供自己所需要的。然而他们还没学会爱。形式上,他们都能给予了。形式上,他们都能接受。可是爱呢,在哪?
他们从来没想到,这一段在未来显得刻苦的爱情是学习。这一段时间里,他们爱得死去活来。这一段时间,他们从认定对方,到怀疑对方,到否定对方,又再重新接受对方。可是当他们再重新接受对方时,已认知到,对方不再是那个认定了的人。他们觉得不认识对方了。在那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投入了那麼多的学习爱情的过程里,竟只是自己一厢情愿,投入在自己的期待里。就像做了一场美丽的梦,梦中的情人和现实,在闭上自己的眼去想像与睁开自己的眼去看清楚,是有一段差距的。而那差距永远没有办法拉近距离。虽著时间走去,就像交叉在一点的两条线,怎麼样也不会再相遇。角度在碰上的那一点已经决定,可是刚开始还看不到,这一点点角度,未来竟可以形成两人之间莫大的差距。

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