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吧 关注:23,215贴子:126,335
  • 1回复贴,共1

池塘出现返底的原因及应急措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引发池塘返底的原因
1、上下层水体温差大,水体对流
水的密度在4℃时是最大的,当池塘水温在4℃以上时,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密度逐渐降低,反之水的密度越大。当水温从28℃降到25℃时,表层水先降温,表层的水温低于底层水,但是密度比底层水大,所以密度大、水温低的表层水会下沉,即发生上下水层交换,这就是变温时“反底”发生的原因。
此种情况多见于每年的季节交替时,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季节,白天池塘水体受热处于“正分层”,夜里上层水向外辐射强烈而降温较快、密度增大,整个水层发生从水面到水底的垂直混合流转形成水体对流,造成池塘底部有机质上浮,也会形成返底现象。这时池塘中的养殖动物每天都会受到温度变化的反复刺激,长期应激常常会出现代谢障碍、体质变弱和免疫力低下等一系列现象。
2、风浪过大、暴雨
风浪过大时或暴雨的冲击,会使池塘表面水受到力的作用引起上下层水体流转混合;同时暴雨会促使池塘表层水温急剧下降,导致上下层水体对流,上下水层发生交换,大量沉淀在底层的剩料、粪便和死藻等有机质搅起在水体中扩散,导致池塘生物耗氧量上升,整体溶氧量降低,水体中的悬浮物增多,透明度降低,甚至会在下风口起一层油膜和泡沫,造成水质败坏。
3、机械搅动
池塘内的叶轮或涌浪式增氧机,搅水和提水能力都比较强,打开后会使底层的有害物质进入水体内,增加耗氧量,当池塘溶氧充足时可以促进有害物质的分解,当池塘缺氧时就会导致返底现象。加水时,水管方向不恰当时,也会导致返底现象的发生,所以开增氧机的时间和池塘管理的细节操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4、由于水位较深的池塘底部很容易缺氧,往往会导致微生物对底部有机质进行厌氧发酵而产生底热,一旦超过上层水温,极易形成水体对流,就会把有机质和氨氮、亚硝酸盐及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带到池塘水体上层,造成返底,引起水体浑浊。
5、由于水产养殖动物投料不足,寻找食物时活动量太大,导致底部有机质上浮,造成水体浑浊,虾蟹池塘野杂鱼过多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二、池塘出现返底时如何处理?
池塘一旦出现返底,此时池塘已经表现出不好的现象,例如池塘水浑、虾蟹水草挂脏、缺氧浮头等。出现返底时,有条件的池塘适当排换水,可泼洒沸石粉、活性炭或腐植酸钠等吸附类产品,及时增氧改底(氧化性改底产品+增氧产品)连续使用两次以上,既能增加池塘溶解氧还可以分解有机质,最好配合泼洒赛有渔液肽美等抗应激产品,然后在晴天上午及时培菌培藻调整水体。对于返底问题,建议以预防为主,保持适当的池塘水深,定期使用底改产品生态修复师,改善底部水体环境,减少有毒有害物质产生,避免返底危害到水产动物,定期检测水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配合拌喂赛有渔肥鱼美、赛有渔液肽美、金肝利胆等增强体质的产品,提高水产动物的活力和免疫力。
加V:15617893695


1楼2020-08-06 15:24回复
    可以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8-06 21: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