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暮色在窗外一点一点变得浓稠。梅小杏推开了房间的窗,一阵冷风便急切地灌了进来。
不知道他到家了没有呢?或者是还在公车上?
想起薛梧年,梅小杏不由自主地微笑起来。天空的颜色已经一点一点地深沉下去,只有天边还剩下几缕云,被最后的阳光渲染成温暖的颜色。被四边高楼切割出棱角的天空,在这样的暮色中却显得异常广阔。
梅小杏忽然想给她的少年写信。虽然几乎每天都能够见面,可梅小杏却还是想写封信。她总是莫名地执着于那些可以长久保留痕迹的交流方式,似乎这样就能够将彼此留得长久一些。
于是她打开台灯坐到桌前,抽出了信纸——这是她第一次给他写信,之前哪怕是字条也是没有过的。就像所有第一次大都特别郑重其事那样,她花了些时间选定了一支笔,这才展开了信纸提笔写起来
字说不上好看,所以要把文字组合得更漂亮一些来弥补。昏暗的暮色里,梅小杏忽然变得大胆起来,将平常想说的许许多多的话都字字句句写在了纸上。
当梅小杏写好署名盖上笔盖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下去,只剩下桌上的一盏台灯在亮着。她检查了一遍才发现开头的称谓因为提笔时没有想好,所以还没有写上,便又拿起了笔来。
这时,妈妈却在外面叫道:“小杏!该吃饭啦!”
梅小杏匆匆地扔下笔,走出了房间。
第二天早晨,匆匆忙忙出门的梅小杏赶在自己后悔之前拿起信出了门,鼓起勇气塞进了上学路上经过的邮筒里。
走出一段路之后,梅小杏才又觉得奇怪:那个地方,之前有这么一个邮筒吗?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01.
送出信后的这些天里梅小杏的黑眼圈又明显地加深了许多——虽然这和那封信其实真的没有太大关系。
……这玩意儿,究竟是怎么回事啊?!她盯着书桌上玻璃花瓶中插着的三枝彼岸花,无力地在心中呐喊着。
那三枝花笔直地交叉在玻璃瓶里,鲜红的花瓣恣意地绽放着,让梅小杏想起了夜空中的焰火。
梅小杏第一次见到彼岸花,是在旅游的时候。她漂流在江面上心不在焉地听着导游的讲解,一边望着河岸峭壁上的悬棺葬,一边想象着那些棺木中陈腐的尸体曾经有着怎样的过往,又是如何被安放在那高高的峭壁之上的。
然后她就猛然地看到了峭壁上那几从盛开的彼岸花。见花不见叶,见叶不见花。那几簇盛开的花朵独自开在光秃秃的崖上,仿佛正应了“往生之路上唯一风景”之名,引导着那些长眠于石壁之中的灵魂踏上往生之路。绽开的花瓣颜色浓艳得扎眼,显得它们所扎根的石壁那一片灰黑的颜色更加肃穆而荒芜。梅小杏不想用鲜血来形容它们的颜色,却又找不到更好的比喻。
梅小杏有轻度的近视,却坚持不肯在看书以外的时间戴眼镜,所以看着远处的东西都带着模糊的轮廓。然而那一刻她却觉得印在视网膜上的那几株彼岸花异常清晰。刹那间她甚至想登上那峭壁,踏过花开的地方,看看它们是否真的指引着通向冥界的方向。
她将它们深深地印刻在了脑海中,从此对这种植物带上了一份莫名的敬畏。
这几天来,梅小杏总能在清晨的窗台上发现一枝盛开的彼岸花,每天一枝,不多不少,鲜红的花瓣上还带着露珠。
女生盯着花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送花的人会是谁。
02.
梅小杏往花瓶里插进第五枝花。
照理来说,这么多天过去,薛梧年早应该已经收到那封信了的,可他却一直只字未提。而花却还是一天一天地出现在窗台,搞得梅小杏扶额大吼憔悴。
在收到第六枝花的那天,梅小杏决定要看看送花的究竟是什么人。她甚至没有想过见到了那个人之后要做些什么,只是纯粹地被好奇挠得心里痒痒。
究竟是谁,为什么会做这样的事情?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还是说这只是新式的耍人方法?
刚好是周末,梅小杏在家里睡了一整个白天。深秋的夜晚很冷,梅小杏蜷在棉被里一盘一盘地听CD,像饿猫一样窝在被窝里目光炯炯地盯着窗外,听着听着觉得自己都快要睡着了。撑到第七盘碟的时候,她迷迷糊糊地向窗外看了一眼,几乎要屈从在睡意之下。
一阵风撩开了窗帘,从棉被在脖子旁边的缝隙中灌了进去,冷冷地让梅小杏清醒了一些。她下意识地向窗外望去,竟看到了一双猫……不,像狼一样的眼睛,在月光并不明朗的夜里闪烁出锐利的寒光。
被那目光刺得一个激灵震醒过来,梅小杏一下子愣住了,只能不知所措地呆望着那双眼睛,觉得自己无法做出任何动作。不知道为什么,她在那一刻里忽然想起了薛梧年那双完全不一样的,温和的眼。
大脑当机一般的片刻空白之后,那双眼睛消失在夜幕之中。梅小杏这才回过神来,随手抓了窗边的外套披了便奔向窗台。
风渐渐地小了些,她忽然觉得空气也仿佛变了个味道。天边的夜色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变淡了一些,风里的寒意也随着那双眼睛的消失而被驱散了几份。
接着微微的月光,梅小杏看到了窗台上放着一枝盛开的彼岸花,狭长的花瓣被还未褪尽的夜色染成了冷冷的紫褐色,像极了凝固的血。
暮色在窗外一点一点变得浓稠。梅小杏推开了房间的窗,一阵冷风便急切地灌了进来。
不知道他到家了没有呢?或者是还在公车上?
想起薛梧年,梅小杏不由自主地微笑起来。天空的颜色已经一点一点地深沉下去,只有天边还剩下几缕云,被最后的阳光渲染成温暖的颜色。被四边高楼切割出棱角的天空,在这样的暮色中却显得异常广阔。
梅小杏忽然想给她的少年写信。虽然几乎每天都能够见面,可梅小杏却还是想写封信。她总是莫名地执着于那些可以长久保留痕迹的交流方式,似乎这样就能够将彼此留得长久一些。
于是她打开台灯坐到桌前,抽出了信纸——这是她第一次给他写信,之前哪怕是字条也是没有过的。就像所有第一次大都特别郑重其事那样,她花了些时间选定了一支笔,这才展开了信纸提笔写起来
字说不上好看,所以要把文字组合得更漂亮一些来弥补。昏暗的暮色里,梅小杏忽然变得大胆起来,将平常想说的许许多多的话都字字句句写在了纸上。
当梅小杏写好署名盖上笔盖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下去,只剩下桌上的一盏台灯在亮着。她检查了一遍才发现开头的称谓因为提笔时没有想好,所以还没有写上,便又拿起了笔来。
这时,妈妈却在外面叫道:“小杏!该吃饭啦!”
梅小杏匆匆地扔下笔,走出了房间。
第二天早晨,匆匆忙忙出门的梅小杏赶在自己后悔之前拿起信出了门,鼓起勇气塞进了上学路上经过的邮筒里。
走出一段路之后,梅小杏才又觉得奇怪:那个地方,之前有这么一个邮筒吗?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01.
送出信后的这些天里梅小杏的黑眼圈又明显地加深了许多——虽然这和那封信其实真的没有太大关系。
……这玩意儿,究竟是怎么回事啊?!她盯着书桌上玻璃花瓶中插着的三枝彼岸花,无力地在心中呐喊着。
那三枝花笔直地交叉在玻璃瓶里,鲜红的花瓣恣意地绽放着,让梅小杏想起了夜空中的焰火。
梅小杏第一次见到彼岸花,是在旅游的时候。她漂流在江面上心不在焉地听着导游的讲解,一边望着河岸峭壁上的悬棺葬,一边想象着那些棺木中陈腐的尸体曾经有着怎样的过往,又是如何被安放在那高高的峭壁之上的。
然后她就猛然地看到了峭壁上那几从盛开的彼岸花。见花不见叶,见叶不见花。那几簇盛开的花朵独自开在光秃秃的崖上,仿佛正应了“往生之路上唯一风景”之名,引导着那些长眠于石壁之中的灵魂踏上往生之路。绽开的花瓣颜色浓艳得扎眼,显得它们所扎根的石壁那一片灰黑的颜色更加肃穆而荒芜。梅小杏不想用鲜血来形容它们的颜色,却又找不到更好的比喻。
梅小杏有轻度的近视,却坚持不肯在看书以外的时间戴眼镜,所以看着远处的东西都带着模糊的轮廓。然而那一刻她却觉得印在视网膜上的那几株彼岸花异常清晰。刹那间她甚至想登上那峭壁,踏过花开的地方,看看它们是否真的指引着通向冥界的方向。
她将它们深深地印刻在了脑海中,从此对这种植物带上了一份莫名的敬畏。
这几天来,梅小杏总能在清晨的窗台上发现一枝盛开的彼岸花,每天一枝,不多不少,鲜红的花瓣上还带着露珠。
女生盯着花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送花的人会是谁。
02.
梅小杏往花瓶里插进第五枝花。
照理来说,这么多天过去,薛梧年早应该已经收到那封信了的,可他却一直只字未提。而花却还是一天一天地出现在窗台,搞得梅小杏扶额大吼憔悴。
在收到第六枝花的那天,梅小杏决定要看看送花的究竟是什么人。她甚至没有想过见到了那个人之后要做些什么,只是纯粹地被好奇挠得心里痒痒。
究竟是谁,为什么会做这样的事情?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还是说这只是新式的耍人方法?
刚好是周末,梅小杏在家里睡了一整个白天。深秋的夜晚很冷,梅小杏蜷在棉被里一盘一盘地听CD,像饿猫一样窝在被窝里目光炯炯地盯着窗外,听着听着觉得自己都快要睡着了。撑到第七盘碟的时候,她迷迷糊糊地向窗外看了一眼,几乎要屈从在睡意之下。
一阵风撩开了窗帘,从棉被在脖子旁边的缝隙中灌了进去,冷冷地让梅小杏清醒了一些。她下意识地向窗外望去,竟看到了一双猫……不,像狼一样的眼睛,在月光并不明朗的夜里闪烁出锐利的寒光。
被那目光刺得一个激灵震醒过来,梅小杏一下子愣住了,只能不知所措地呆望着那双眼睛,觉得自己无法做出任何动作。不知道为什么,她在那一刻里忽然想起了薛梧年那双完全不一样的,温和的眼。
大脑当机一般的片刻空白之后,那双眼睛消失在夜幕之中。梅小杏这才回过神来,随手抓了窗边的外套披了便奔向窗台。
风渐渐地小了些,她忽然觉得空气也仿佛变了个味道。天边的夜色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变淡了一些,风里的寒意也随着那双眼睛的消失而被驱散了几份。
接着微微的月光,梅小杏看到了窗台上放着一枝盛开的彼岸花,狭长的花瓣被还未褪尽的夜色染成了冷冷的紫褐色,像极了凝固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