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学考研院校介绍——北师篇
一、院校介绍
师大心理学部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那时候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在创办之初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即设"心理学"为学生的通习科目。1903年《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中规定各类科第一年一概通习心理学,第二年通习应用心理学。1980年成立心理学系,2001年成立心理学院,是中国高校的第一个心理学院。2016年,心理学院和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合并成立心理学部,刘嘉任第一任部长。
北京师范大学MAP,Master of Applied Psychology,全称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北师大MAP是首批应用心理专硕的招生院校,自2011年起开始招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应用心理专硕培养基地。2016年招生221人,2017年招生237人,2018年招生216人。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有980平米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作为咨询方向的实践平台,依托国家领导力中心、高精尖测评中心作为心理测量与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学生的实践平台,基于游戏的快乐学习中心可以同时为咨询方向以及UX方向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即将建成近千平米的北师大心理学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作为MAP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创客孵化的基地。
那很多同学比较在意的交流机会,北师大提供的平台很高,机会也比较多,有多种层级的国际交流通道,与美国密苏里大学、香港岭南大学、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签署了硕士双学位联合培养协议;正与美国普渡大学协商硕士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即将签署双学位协议。与美国普渡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南丹麦大学、日本高知工科大学、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建立了UX方向海外实践基地,开展短期交换生项目(详细项目特色见附件1)。
民以食为天,最后毕业之后我们的就业怎么样呢?官方统计2017届MAP毕业生就业情况主要为出国、深造、创业、就业四类。就业分布包括高等院校、中小学、教育局等事业单位;人民政府、国安局等在内的政府机关;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中国电信、北汽等国有大型企业、中央企业;以及华为、百度、网易、搜狐、爱奇艺、讯飞等其他知名企业等。
在科研和学术发展方面,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是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007年批准);心理学院的发展心理研究所是"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999年批准);"认知科学与学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0年批准)、教育部"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网上合作研究中心"(2001年批准)、"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01年批准)等也以心理学院为学术依托。同时,我们还利用北京师范大学"211工程"的建设经费,建立了"学习与教学心理实验室"、"早期心理发展实验室"(1997年批准)、"心理测量与评价实验室"(2000年批准)、"人力资源实验室"(2002年批准)、"心理危机干预实验室"(2003年批准)等校级重点实验室,具备了较好的科学研究条件。
(简要介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在创办之初即设心理学为学生的通习科目;1920年创建心理学实验室;1980年成立心理学系;2001年成立心理学院,是中国高校的第一个心理学院;2005年,成立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2016年,心理学院和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合并成立心理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是国家世界一流心理学科建设单位,唯一一个心理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单位。心理学部建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发展心理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心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心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等。在教育部学科排名中,心理学科连续排名全国第一;"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 进入 ESI 世界前1%。
科研环境:心理学部设有脑电实验室、眼动实验室、生物反馈实验室、群体研究实验室、社会认知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行为实验室、评价中心、团体咨询与游戏治疗实验室、老年心理实验室、认知发展实验室、儿童成长发展测评室、家庭婚姻研究与治疗中心、空间再定向和婴幼儿实验室、心理测量与评价实验室等教学实验室56间。)
二、【师资力量】
学部师资力量雄厚,组建了一支以心理学为核心,包含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和工程学等跨学科的教师团队。教职工总人数(含部聘、返聘)256人,在编教学科研岗103人,其中教授61人、副教授27人、讲师15人。41人次入选各类人才计划,其中资深教授 1 人,万人计划(含青年)4 人,国家杰青和优青获得者 12 人,长江学者 6 人,百千万(国家级)3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14 人,国家级 / 北京市教学名师 4 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8人。拥有国家级的教学团队,获我国心理学首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首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和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
学部教师在Cortex,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等30多个国际学术期刊担任主编、副主编或编委职务;在近10个国际学术组织,如美国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分会中担任主席、秘书长等职务。
三、招生目录
040200心理学 90 接收推免生63人左右
01基础心理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4心理学综合 心理学专业综合笔试, 专业面试(含英语口试) 此方向中,通过认知国重实验室名额招收的学生按照认知国重实验室的要求培养。
02认知神经科学 全日制 同上 笔试, 面试 此方向招收研究生45人左右,全部学生按照认知国重实验室的要求培养。此方向欢迎具有心理学、生物学、数学、医学、物理学、 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自动化等理工科背景的考生报考。
03发展心理学 全日制 同上 心理学专业综合笔试, 专业面试(含英语口试) 此方向中,通过认知国重实验室名额招收的学生按照认知国重实验室的要求培养。
04社会心理学 全日制 同上 同上
05心理测量学 全日制 同上 同上
06教育心理与学校心理学 全日制 同上 同上
07管理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全日制 同上 同上
08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全日制 同上 同上
045400应用心理 200 专业学位 接收推免生20人左右
01用户体验(UX) 非全日制 6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 综合能力测试(笔试), 专业面试(含英语面试) 接收推免生5人左右
02临床与咨询心理 非全日制 60 同上 同上 接收推免生5人左右
03品牌、广告与消费心理 非全日制 40 同上 同上 接收推免生5人左右
04心理测量与人力资源管理 非全日制 40 同上 同上 接收推免生5人左右
(以上信息来自2020年招简)
报录比:
年份 报考 录取 报录比
2019 850 42 20.24
2018 630 46 13.7
2017 453 42 10.79
(数据来源于官网)
学制学费:
专硕:应用心理硕士2年制,用户体验(ux)方向24.8万,其他方向19.8万
不解决住宿,少干、士兵、援藏等专项计划硕士研究生安排住宿
学硕:心理学硕士3年制,8000\年,安排住宿
(全日制学习方式的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享受新生奖学金及助学金,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的硕士研究生均不享受新生奖学金及助学金。专硕只有非全)
四、参考书单
(一)学硕书单:
编号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年份
001 《普通心理学》(第5版) 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
002 《实验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舒华、张学民韩在柱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
003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4版) 张厚粲徐建平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
004 《发展心理学》(第3版) 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年
005 《心理与教育测量》(第4版) 戴海崎、张峰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8年
006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 陈琦、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
007 《社会心理学》(第4版) 侯玉波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年
008 《社会心理学》(第11版) 戴维·迈尔斯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年
试题简析:从题型来看,今年真题如大纲所言分为选择、简答、论述,都是常见的、大家非常擅长的题型。从题量来看,80道选择题着实不少,需要大家对知识点熟练掌握,高效提取。选择题各个科目均有涉及,其中普心和测量占比最多,其余科目占比非常接近。5道简答3道论述比较接近312考试的题量与题型,正常情况下小伙伴们做完题可能最多会有10分钟左右检查的时间,可谓分秒必争。由此看来,考前模拟答题,训练提取速度和答题时长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考点和难度来看,对于勤思学员而言选择题中中等及以下难度的题目占70%甚至更多,主要考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很多题目是讲义或课本上的原文,也是课后习题和模拟题中相同的考点。乖乖听课好好背讲义的小伙伴这部分题目肯定不在话下。虽然几乎每个科目会有1-2道稍难的题目,整个选择题中有2-3道比较偏的题目,但是这在考试当中是常态,这些题目用来拉大分差更好的对于同学们进行选拔。这种题目同学们平常心对待就好,第一如果你认真跟着勤思复习,这些题目就是你加分的点;第二真的碰到你不会的的题目,大家也都不会,完全没必要害怕。因此脚踏实地,打好基础才是王道。
(二)专硕书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

试题分析: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MAP较往年书单作了调整,公共科目变为四本,普通心理学变为心理学与生活,把原来公共科目的社会心理学变为品牌广告消费心理学的方向课,临床与咨询的方向课删除了原来的变态心理学,只考人格心理学,就书单变化而言,难度有所降低,就真题而言,也属于985重点院校里相当简单的。
心理学与生活涉及的选择题考点包括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双眼深度线索、视觉的生理基础、视觉感光细胞、梦发生的阶段、短时记忆、重学节省法、短时记忆的生理机制、心理旋转、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群体思维、亲社会行为,简答题是知觉的组织原则,论述题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机制。这些题目本身比较简单,都是普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心理测量学涉及的选择题知识点包括效度、区分度、重测信度,简答题是常模参照测验以及常用的指标;心理统计学涉及选择题知识点是各类相关系数、数据类型、置信区间;心理学研究方法选择题考查实验设计的类型、变量的分类,论述题是设计单因素实验。
方向科目,用户体验方向简答题是第一题从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操作三个层面,阐述用户体验和产品相关的人的因素,第二题可用性测量中常用的主观评价度量。材料分析题是可穿戴设备与人的交互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咨询方向简答题第一题是自我防御机制中的投射,第二题是罗特的控制点理论,材料题是大五人格模型。管理方向简答题第一题是领导行为理论的四分图模型,第二题是激励理论的双因素理论,材料题是根据冲突的“资源说”,解释业主与物业管理人员产生冲突的原因,解释冲突的益处。品牌广告消费方向简答题基本归因错误和从众的原因,材料分析题是分析拜锦鲤以及背后的心理机制。题目在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莫扎特手册都能找到相应的知识对照。
五、复习建议
(一)学硕
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心理学的最高学府,想要进入之必先承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和煎熬。不过改革之后的724考试相对而言友好了很多,考试科目、参考书和题型逐渐在向统考靠拢,这是国家政策和大趋势使然。但是对于考生来说,这种变化意味着两点:第一,你们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改革后的724会吸引一些原312的同学备考。因此必须尽早准备,打好基础,杜绝侥幸心理,紧跟勤思步伐;第二,往年312考试的题目和资料等,可以用来参考。尤其历年312真题,在大家10月份之后是非常好的查漏补缺的工具。总之,报考724意味着资源和挑战都有提升,我辈必奋起而战!
(二)专硕
首先,社会心理学里讲过,在态度预测行为的影响因素中,具体态度指向具体行为,对行为具有更强的预测力。所以我们要对考研,对考上北京师范大学由具体、明确的态度。要有信心和恒心,要相信坚持的力量!
对于各个科目的参照版本,虽然官方有给出书单来,但是根据真题情况来看,心理学与生活最好先看普通心理学,然后再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再用心理学与生活查漏补缺,社会心理学给出的也是外文版本,外文版本的特点是可读性很强,但是应试性较差,所以也建议先看中文版本侯玉波老师的社会心理学,再用外文版本作补充。
其次,我们要有明确的规划,每一步都脚踏实地,步步为营。1到5月份为扎根阶段,这个阶段学员需要结合教材把课程和讲义吃透,多看几遍,把基础知识吃透,基础知识是最难攻克的,这需要你花大力气,下大工夫,否则后期的强化和冲刺都是空中楼阁,从无谈起!6到9月份为生长阶段,这个阶段学员需要结合自己学习、背诵的内容,有所消化,有所输出,可以结合通过宝典、刷题课、必胜习题库等资料及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10—12月份是开花结果的阶段,也是冲刺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强化记忆,查漏补缺,综合复习的阶段。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同学们需要早开始,早准备!
六、复习经验
(一)学硕教育方向:二战逆袭上名校
虽然今年是二战,但是第一年考研的时候由于身体原因,大部分时间都在医院里,因此认真来说今年才是我认真准备的一年,所以这篇经验分享同样适用于一战的小朋友。
我会从考研动机,笔试准备和复试准备三方面分享我的经验。
首先,对于考研动机而言,第一大动机就是对心理学的热爱,或许心理学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一门学科,但是对于我来说,心理学是一份信仰,因此我很坚定继续学习心理学的想法。第二动机是高考的失利使得我没有实现就读于985高校的梦想,所以在考研的时候希望能考上一个985院校,也算是对自己高考失利的一份交代。
其次,我将从政治、英语、专业课三方面来介绍笔试经验。
第一,就政治而言,我背诵了很多大题,并且会用一个小本子记录容易混淆的选择题高频考点,这种记录并没有很复杂,往往只是一句话,比如“三大法宝是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领导”。
第二,就英语而言,单词的背诵是最基本的,我习惯APP进行背诵,这个会自动安排每天的复习任务直到完全背熟这个单词,并且也可以通过自己添加词汇的方式把真题中的生词记录在册,一起背诵。对于真题的使用,从9月份开始每天我都保持做一篇阅读,这种保持不仅仅是对做题技巧的一种学习,并且还可以给自己维持一种做阅读理解的氛围和题感。关于阅读理解,还有一种技巧便是总结出干扰选项的规律,比如因果倒置,更换主语等,这有利于我们排除错误选项。对于写作而言,其实我们可以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模板,比如…play a more pivotal role than anything in our society,在…处我们可以填写persistence、cooperation等,这个句子可以用于所有针对优秀品质的阅读写作。
第三,就是最重要的专业课了。因为我本科学习的便是心理学,所以考研阶段专业课的第一遍学习,我是直接使用讲义配讲解视频,大部分的重难点都包括在了讲义中,并且讲义会在每个大知识点学习之后给出整理框架的地方,这个地方可以用来大致整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可以不用很详细,但是要明白自己学了些什么。第二遍学习的时候,我根据讲义,以框架的形式自己整理了一遍知识点,这轮整理对于整体知识框架的建立和后期背诵都非常有帮助。第三遍学习便是背诵了,我使用了勤思整理的框架对照讲义知识点进行了背诵,最后背诵达到的理想状态应该是看着目录可以以清晰的思路回忆出每章的知识点。还有一个小tip,可以通过目标院校给出的大纲对应自己学习的知识点,查漏补缺,突出重点。
在经验分享的最后,再说一点自己的体会吧。其实考研学习最开始的一个月左右,我感觉更多的时间是用来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节奏,最开始的一个月并不能学习到很多知识点,但是如果能好好总结就很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节奏,这会让之后的学习事半功倍,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考研学习越早开始越好,因为每个人都需要一段时间去摸索适合自己的节奏和方法。考研真的是孤独又辛苦的旅程,所以最后还要感谢一下勤思的老师和19年的学员,正是大家的一起努力才让这条孤独的路多了一些温暖。
北师大是我在黑暗中仰望的那颗星星,很高兴我成为了那个摘星人,也希望2020的小朋友们能得到自己的那颗星星,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专硕:跨考心理小白的突击考研
以纯理科生的身份本科毕业以后,依旧想要求学的我选择了再一次考研这条并不容易走成功的路,经历了一个暑假的学习,到九月下旬最新的考试大纲出炉后,我原本打算考研的专业要求与往年有了量和质的双重变化,再三纠结下,我选择换专业考研,回归本科很想学但没学成的心理学。于是目标定在了北师大,这时距离考研就连一百天也没有了,而我在本科只粗浅的读过一些心理学相关的入门或者科普类书籍,完全没有合理的知识体系。
勤思的集训课可以算是我的稻草了,十月一整个月我都在勤思的集训营上课,听课、做题、梳理、背诵,集训的生活虽然很单调,但让我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知识体系的建构,也清楚了考研的重难点。当然最重要的,是我发现自己果然没有做错选择,心理学真的是我很想进修的学科。高密度上课虽然每天信息量爆炸,但好在心理学的难度并不大,理科出身的我天然对实验、统计和测量这几门学科无所畏惧,而其他的科目也都理解起来很容易,麻烦的只不过是需要记忆海量的知识点而已。
结束集训后已然只有五十天,这时候其实心态就变得尤为重要,调整好心情和作息,合理分配政治与专业课的背诵记忆和刷题时间,再每天零散地抽一点时间看看英语,其实就很好了。面对太多新学的知识,总会有一个从自认为掌握到突然觉得什么都不会再到稳定掌握的阶段,在经历中间那个时期的时候,我也一度感到烦躁低落,但这时候其实并不需要想太多,按照自己安排计划好的每天完成任务就好了。往往越去想不好的方面越会让事情全盘变糟糕,不如吃点小甜品再继续学习,坚持下去总会得到好结果。
初试成绩出来的时候,我自己都惊到了,确实没有想到自己可以考到一个不算低的分数。虽然后来得知高分的同学有很多,但对比了往年的分数线之后大概也认为自己是可以进复试了。准备复试的过程中心态就轻松了许多,主要就是复习一下之前学过的内容,又多学了几本专业书,看了一些拓展类的书籍。所以如果初试过了在准备复试的时候,就不需要太紧张,放轻松做自己就很好了。
希望我的经验可以对你们有所帮助,也祝愿看到这篇经验的学弟学妹都可以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