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专业硕士点
工程硕士包含计算机技术与机械工程两个领域,互为依托,相互支撑,共同发展。
办学定位:坚持“立足长沙、面向行业、着眼应用、服务一线”的服务定位,以产教融合、校企联合培养为主要培养方式,聚焦智能制造和特种高危行业对复合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特点,按照职业导向的能力要求,培养在技术开发与应用、技术攻关与改造、系统运行与维护等方面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发展历程:2004年开始招收计算机类和机械类专业本科学生。2012年机械设计及理论获批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并以“优秀”通过验收。2015年和2016年分别立项建设长沙市机电装备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沙市智能感知与大数据研究工程技术中心。2012以来,引进原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李方敏教授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形成了一支综合素质高、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通过十多年的建设,在面向智能工厂的智能感知与无线接入及组网、花炮智能装备系统集成等研究领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近五年所申报领域教师年均科研经费超过12万元,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3项、授权发明专利19项。
与行业或职业发展的衔接:智能制造是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相融合,且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因此,本学位点将重点关注工业机器人、工业物联网与大数据、智能装备与智能制造等领域,衔接的职业岗位有:物联网、大数据、机械设计与制造工艺、系统运维等工程师。
人才培养:现有计算机类与机械类五个相关学科本科专业,本科毕业生4670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3名。学生获得全国、省级等各类大学生竞赛一、二等奖50多项。
二、艺术专业硕士点
办学定位:立足长沙,面向湖南,对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求,把湖湘文化元素融入到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培养专业基础实,综合素质高,实践创新能力强,从事动漫设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艺术设计学科专业。
发展历程:本专业创办于1988年,2005年招收本科生,设环境艺术、数码、影视广告、服装设计四个专业方向,2008年增设动画专业,2012年调整为动画、环境设计、服装、视觉传达四个专业。2008年立项建设湖
工程硕士包含计算机技术与机械工程两个领域,互为依托,相互支撑,共同发展。
办学定位:坚持“立足长沙、面向行业、着眼应用、服务一线”的服务定位,以产教融合、校企联合培养为主要培养方式,聚焦智能制造和特种高危行业对复合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特点,按照职业导向的能力要求,培养在技术开发与应用、技术攻关与改造、系统运行与维护等方面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发展历程:2004年开始招收计算机类和机械类专业本科学生。2012年机械设计及理论获批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并以“优秀”通过验收。2015年和2016年分别立项建设长沙市机电装备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沙市智能感知与大数据研究工程技术中心。2012以来,引进原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李方敏教授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形成了一支综合素质高、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通过十多年的建设,在面向智能工厂的智能感知与无线接入及组网、花炮智能装备系统集成等研究领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近五年所申报领域教师年均科研经费超过12万元,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3项、授权发明专利19项。
与行业或职业发展的衔接:智能制造是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相融合,且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因此,本学位点将重点关注工业机器人、工业物联网与大数据、智能装备与智能制造等领域,衔接的职业岗位有:物联网、大数据、机械设计与制造工艺、系统运维等工程师。
人才培养:现有计算机类与机械类五个相关学科本科专业,本科毕业生4670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3名。学生获得全国、省级等各类大学生竞赛一、二等奖50多项。
二、艺术专业硕士点
办学定位:立足长沙,面向湖南,对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求,把湖湘文化元素融入到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培养专业基础实,综合素质高,实践创新能力强,从事动漫设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艺术设计学科专业。
发展历程:本专业创办于1988年,2005年招收本科生,设环境艺术、数码、影视广告、服装设计四个专业方向,2008年增设动画专业,2012年调整为动画、环境设计、服装、视觉传达四个专业。2008年立项建设湖
猫大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