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了一段时间,翻阅了官方WIKI和不少资料才基本搞定配置,希望后来者少走弯路,分享下成果,新手上路大神请勿见笑。
本修改没有主题,适合素颜控,有颜值需求的请绕路。
本文的硬件是TF卡(大小不限)+Mini PC主机,不带硬盘运行,调试修改都是用虚拟机的。TF卡为FAT32+NTFS双分区。你没看错,为了修改方便弄的就是NTFS
,没搞LINUX的EXT3、4那么高大上的分区。
修改内容:在原版系统基础上,加入字体,修改为默认ES、retroArch和Kodi的界面为中文和中国时区,retroArch支持中文文件名。遗憾的是ssh的部分命令还是搞不定中文,据说要修改源码重新编译
,顺带的sftp也不支持中文文件名。没办法只能改用NTFS和网络共享(在同网络的另外一台电脑的文件夹地址那里输入"\\ip地址"就可以看到共享目录)拷贝文件吧,官方推荐的Btrfs也可在win下使用,batocera分区的tools目录下就是驱动,据说很先进,不过我很保守还是算了。
中文文件名的支持有个大坑
,浪费了不少时间,中文文件名在打开中文界面后就支持了,但是有些ROM还是提示失败,经过无数次,无数次,无数次的尝试,终于搞清楚是因为ZIP文件名的编码问题,起因是在汉化网站下载的汉化版ROM,因为中文名的ZIP文件里面的文件也是中文命名的,解压的时候因为编码问题导致解压失败。在BIOS和目录没错的情况下,如果出现打开失败的提示可以看看是不是这个原因。解决方法也很简单,编码对就行了,据说要UTF-8编码,然后经过无数次尝试......度娘说在LINUX下面压缩ZIP文件就好了
。没办法换格式吧,发现用7zip格式也可以,win下使用也算方便,压缩率还更高。当然那么多ROM一个一个转挺要命的。继续折腾了不少时间,换了N个压缩软件,甚至差点就想不压缩算了。终于让我发现一个可以在win下打包zip还能正常使用的好压,还支持批量转换,还支持7z,
,这真的不是广告。
这个修改使用了官方的定制方案overlay,在不修改原版包的情况下进行配置,如果觉得不爽随时可以删除恢复原版,其实是我不会解包再从新封装
。
下面使用方法:
如果已经做好TF卡,不管SHARE分区是什么格式,只需要把overlay文件复制到batocera分区的boot/下面即可,把SHARE分区的system目录改名(等同于丢失所有配置恢复系统默认设置),就可以用中文界面启动。(高手不要笑我,修改的东西都可以通过system目录里面的配置文件实现)
新装步骤:
1、下载img写入工具win32diskImager和安装文件batocera-5.26-x86_64-20200527.img,写入TF卡,写入方法很多,用win32diskImager是因为免安装,绿色小巧。

2、先不要急着使用,进入系统的磁盘管理,把卡上的第二个分区删除和未使用的空间合并成一个分区

3、把空间合并格式化成NTFS格式,卷标名称为SHARE

4、修改batocera分区里面的启动文件batocera-boot.conf,把自动扩展分区功能关闭
修改autoresize=false,这个功能是第一次启动的时候把未分配的空间合并到第二分区,我们在上面已经把空闲空间合并,所以关掉。这个配置文件可以指定格式化share分区和指定share分区位置等,也可以指定把roms和部分目录放nas等网络共享盘,有兴趣的可以去wiki了解下。

5、把overlay文件放到第一分区的boot目录下,必须和batocera这个系统文件放一起,取代的就是这个文件里面的内容

6、把bios文件夹和roms文件夹放到第二分区SHARE分区下面,没有roms会自动建立,不过系统自带的都已经删除,进系统是什么都没有的。

操作完成就可以把卡上机测试
下载地址:
链接:https://度娘家的盘/s/1Wtes4FC7h43mUKwGmjjCWA 提取码:juqr
游戏还没开始玩,系统就折腾了不少时间,
,玩的就是折腾。
小技巧:
系统出问题的时候删除或改名system目录可以恢复默认设置。
大神介绍的,从kodi的音频输出占用,可以看到连接的是哪个hdmi,反过来改ES里面的设置,可以不用每个选项都试一遍
不要非法关机,经常会导致system\configs\retroarch\retroarchcustom.cfg文件异常,然后各种莫名其妙的问题
新增大量rom的时候,可以打开开发者选项中的搜索游戏图片文件,这个功能会自动生成gamelist文件,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本修改没有主题,适合素颜控,有颜值需求的请绕路。
本文的硬件是TF卡(大小不限)+Mini PC主机,不带硬盘运行,调试修改都是用虚拟机的。TF卡为FAT32+NTFS双分区。你没看错,为了修改方便弄的就是NTFS

修改内容:在原版系统基础上,加入字体,修改为默认ES、retroArch和Kodi的界面为中文和中国时区,retroArch支持中文文件名。遗憾的是ssh的部分命令还是搞不定中文,据说要修改源码重新编译

中文文件名的支持有个大坑



这个修改使用了官方的定制方案overlay,在不修改原版包的情况下进行配置,如果觉得不爽随时可以删除恢复原版,其实是我不会解包再从新封装

下面使用方法:
如果已经做好TF卡,不管SHARE分区是什么格式,只需要把overlay文件复制到batocera分区的boot/下面即可,把SHARE分区的system目录改名(等同于丢失所有配置恢复系统默认设置),就可以用中文界面启动。(高手不要笑我,修改的东西都可以通过system目录里面的配置文件实现)
新装步骤:
1、下载img写入工具win32diskImager和安装文件batocera-5.26-x86_64-20200527.img,写入TF卡,写入方法很多,用win32diskImager是因为免安装,绿色小巧。

2、先不要急着使用,进入系统的磁盘管理,把卡上的第二个分区删除和未使用的空间合并成一个分区

3、把空间合并格式化成NTFS格式,卷标名称为SHARE

4、修改batocera分区里面的启动文件batocera-boot.conf,把自动扩展分区功能关闭
修改autoresize=false,这个功能是第一次启动的时候把未分配的空间合并到第二分区,我们在上面已经把空闲空间合并,所以关掉。这个配置文件可以指定格式化share分区和指定share分区位置等,也可以指定把roms和部分目录放nas等网络共享盘,有兴趣的可以去wiki了解下。

5、把overlay文件放到第一分区的boot目录下,必须和batocera这个系统文件放一起,取代的就是这个文件里面的内容

6、把bios文件夹和roms文件夹放到第二分区SHARE分区下面,没有roms会自动建立,不过系统自带的都已经删除,进系统是什么都没有的。

操作完成就可以把卡上机测试
下载地址:
链接:https://度娘家的盘/s/1Wtes4FC7h43mUKwGmjjCWA 提取码:juqr
游戏还没开始玩,系统就折腾了不少时间,

小技巧:
系统出问题的时候删除或改名system目录可以恢复默认设置。
大神介绍的,从kodi的音频输出占用,可以看到连接的是哪个hdmi,反过来改ES里面的设置,可以不用每个选项都试一遍
不要非法关机,经常会导致system\configs\retroarch\retroarchcustom.cfg文件异常,然后各种莫名其妙的问题
新增大量rom的时候,可以打开开发者选项中的搜索游戏图片文件,这个功能会自动生成gamelist文件,可以节省不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