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专业特色
自2002年成立以来,软件工程专业始终坚持建设江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办学目的,在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积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逐步形成了校企深度融合办学支撑“2.5+0.5+1”人才培养模式、长期稳定的外籍双语师资助推双语教学持续有效开展、专业教育和行业认证相结合拓展学生专业学习深度的办学特色。
目前本专业设置了移动应用软件开发、Java Web应用软件开发、大数据应用软件开发、Web前端应用开发等四个专业方向,很好的契合了IT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其中专业学位课程为:大学英语(Ⅱ)、高等数学(Ⅰ)、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关系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导论、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等课程;移动应用软件开发方向核心课程为:移动Web开发技术、移动开发基础编程、分布式系统与云计算、移动开发高级编程、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移动互联网游戏开发基础等课程;Java Web应用软件开发方向核心课程为:Java Web基础编程、Web前端高级编程、Java Web高级编程、高级架构编程、分布式系统与云计算、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等课程;大数据应用软件开发方向核心课程为:大数据基础框架技术、分布式数据库技术、Scala程序设计、Java web高级编程、数据可视化技术、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等课程; Web前端应用软件开发方向核心课程为:Java Web基础编程、Web前端高级编程、Web前端框架技术、Node.js程序设计、移动Web开发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等课程。
3、专业优势
为了更好的适应IT行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变化,本专业积极调整专业学习方向,目前本专业设置了移动应用软件开发、Java Web应用软件开发、大数据应用软件开发、Web前端应用开发等四个专业方向,很好的契合了IT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本专业还通过多层次、多环节的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训及科学研究基本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较好的创新意识,使得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从事高质量应用软件产品分析、设计、开发、测试以及编制软件工程项目文档等方面工作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为学生考研及出国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本专业具有各类专业实验室40多个,且和30多家国内外知名IT企业合作,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就业实习实训基地,为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动手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另外,本专业于2013年获批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目前江西省仅有两所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获批此项计划。
4、就业前景
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灵魂。“十二五”以来,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引领作用日益增强。“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中也明确将进一步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另外,根据多家信息咨询公司的数据分析,近五年软件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始终排名前三位。因此,软件行业仍然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软件人才的需求量仍然非常大,就业前景良好。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0809H)
1、师资情况
本专业目前有专任教师20余人,高级职称8人,博士8人,长期固定的外籍师资7人、企业师资10余人,形成了一支稳定且结构较合理的师资队伍。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积淀,学科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五年来,本专业教师获批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公开发表核心及以上论文60余篇。
2、专业特色
经教育部批准,东华理工大学与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合作举办了“软件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学历教育项目,培养模式为 “3+1”(3年国内,1年国外),学生完成教学计划前三年所规定的课程并达到学分要求,且雅思成绩达5.5分者,可申请第四年赴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留学,海外一年学习结束并成绩合格者,将获得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工学荣誉学士学位,同时将获得我校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在教学中引进国外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中外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与国际接轨,大学期间将先后开设: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双语)、计算机系统基础(双语)、linux/Unix操作系统(双语)、操作系统(双语)、软件需求分析(双语)、计算机网络(双语) 、软件建模与分析(双语)、软件项目管理(双语)、 数据交换与网络(双语)、分布式系统(双语)、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双语)等10余门核心课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由中外教师合作授课。依托专业优势,取得了一大批有特色、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先后出版了《Java程序设计(双语)》、《Java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双语)》、《C程序设计》、《图形程序设计》等系列特色高校教材。专业课程30%以上采用全英文授课,在培养国际化的软件开发与软件设计人才等方面特色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