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 原始社会
第一节 旧石器文化与日本人的起源
一、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角,是我国东方的一个岛国。
在洪积世(注1)的大部分时期内,日本与大陆相连。大约在洪积世晚期至冲积世
(注2)初期,日本各地发生海进,出现日本海,先后形成朝鲜海峡、津轻海峡、宗谷
海峡。从此,日本逐渐脱离大陆。到冲积世末期,日本各地海岸线向里后退,距今约
1万年前,成为今天的日本列岛。
在日本列岛上,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陆续发现了许多旧石器时代遗址,其数达
1000处,分布范围很广,从北海道到南九州,遍及全日本。这里只介绍几个重要的遗
址。
1949年相泽忠洋在群马县新田郡笠悬村岩宿的赤土层(注3)发现人类加工的黑曜
石碎片。随后由明治大学考古学研究室发掘,发现手斧、刮削器、尖状器等旧石器。
这个遗址被称为“岩宿文化”。它是开始制造陶器以前的文化,比绳纹陶器文化要早
。岩宿文化揭开了研究日本旧石器时代的序幕。
发现岩宿文化2年之后,即1951年,发现丁东京都板桥区的茂吕遗址。
1960年芹泽长介等人对长崎县佐世保市北松浦郡吉井町的福井洞穴进行发掘,出
土石器、爪形纹和隆线纹陶器。这是日本最早的陶器,用放射性炭素法测定,为时约
当13600年前。
1964年芹泽长介等人发现了大分县日出町早水台遗址,有石英制砍砸器、尖状器
、刮削器等旧石器出土。这种石器被推定为第三间冰期(注4)的,属于前期旧石器。
1965年芹泽长介等人又发现了枢木县板木市星野遗址,属前期旧石器。据研究,
星野遗址的下层文化与我国周口店上层文化有关连。(注5)
除以上外,1959年在大分县丹生高地发现了砾石石器、石核、石片等旧石器。据
研究,出土石器的地质年代可能是第三间冰期,器形属于分布在东亚、南亚一带的前
期旧石器文化,并具有周口店文化的共同特点。但有些学者以石器出土的地层不明为
由,持怀疑的态度。还有从群马县势多郡新里村鹤谷、不二山出土的石器以及群马县
权现山I文化层出土的石器也被认为是前期旧石器。
二、日本人的起源
迄今日本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发现近1000处,但有人骨化石出土的不满10处。化石
人主要的有明石人(注6)、葛生人(注7)、牛川人(注8)、三日人(注9)、浜北人(注10
)、圣岳人(注11)、帝释观音堂人(注12)等。
这些人类是从哪里来的?诸说不一。(注13)根据中日两国学者的研究,日本化石
人的故乡不是单数,而是复数,至少是从南北两方 面来到日本列岛的。那时日本还
是大陆的一部分,中国人来到日本比较方便。据研究,旧石器时代的日本人有可能是
中国北部北京猿人的后裔,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步经由朝鲜来到日本。(注14)
我国古脊椎动物学者斐文中指出,日本早水台遗址中出土的旧石器在原料、器形
、制作方法等方面,与北京周口店第15地点的文化遗存有许多共同之处。在鹿儿岛上
场遗址中发现的石球与中国谗家窑遗址中出土的石球属于同一类型。从许家窑遗址中
发现的尖状器、刮削器同坜木县星野遗址第7、第8层中出土的同类石器非常相似。野
民湖底的长石片和用长石片制成的刮削器具有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洞沟遗址的长石
片工艺的某些特征。(注15)。芹泽长介认为,从早水台遗址下层、岩宿遗址零层、星
野遗址下层中发现的旧石器是属于中国周口店文化的类型。至今发现的属于这种类型
的遗址大部分在关东以西。(注16)贾兰坡认为,新石器时代日本人的下颊骨具有中国
猿人“下额圆枕”的特点。(注17)从语言学上看,日本语在语法结构、音韵组织方面
具有蒙古语和朝鲜语的一些共同特点。再从地质学上看,洪积世的日本同亚洲大陆相
连,西日本又同中国、朝鲜接近。从上述看来,日本化石人是从中国移入的这一推想
第一节 旧石器文化与日本人的起源
一、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角,是我国东方的一个岛国。
在洪积世(注1)的大部分时期内,日本与大陆相连。大约在洪积世晚期至冲积世
(注2)初期,日本各地发生海进,出现日本海,先后形成朝鲜海峡、津轻海峡、宗谷
海峡。从此,日本逐渐脱离大陆。到冲积世末期,日本各地海岸线向里后退,距今约
1万年前,成为今天的日本列岛。
在日本列岛上,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陆续发现了许多旧石器时代遗址,其数达
1000处,分布范围很广,从北海道到南九州,遍及全日本。这里只介绍几个重要的遗
址。
1949年相泽忠洋在群马县新田郡笠悬村岩宿的赤土层(注3)发现人类加工的黑曜
石碎片。随后由明治大学考古学研究室发掘,发现手斧、刮削器、尖状器等旧石器。
这个遗址被称为“岩宿文化”。它是开始制造陶器以前的文化,比绳纹陶器文化要早
。岩宿文化揭开了研究日本旧石器时代的序幕。
发现岩宿文化2年之后,即1951年,发现丁东京都板桥区的茂吕遗址。
1960年芹泽长介等人对长崎县佐世保市北松浦郡吉井町的福井洞穴进行发掘,出
土石器、爪形纹和隆线纹陶器。这是日本最早的陶器,用放射性炭素法测定,为时约
当13600年前。
1964年芹泽长介等人发现了大分县日出町早水台遗址,有石英制砍砸器、尖状器
、刮削器等旧石器出土。这种石器被推定为第三间冰期(注4)的,属于前期旧石器。
1965年芹泽长介等人又发现了枢木县板木市星野遗址,属前期旧石器。据研究,
星野遗址的下层文化与我国周口店上层文化有关连。(注5)
除以上外,1959年在大分县丹生高地发现了砾石石器、石核、石片等旧石器。据
研究,出土石器的地质年代可能是第三间冰期,器形属于分布在东亚、南亚一带的前
期旧石器文化,并具有周口店文化的共同特点。但有些学者以石器出土的地层不明为
由,持怀疑的态度。还有从群马县势多郡新里村鹤谷、不二山出土的石器以及群马县
权现山I文化层出土的石器也被认为是前期旧石器。
二、日本人的起源
迄今日本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发现近1000处,但有人骨化石出土的不满10处。化石
人主要的有明石人(注6)、葛生人(注7)、牛川人(注8)、三日人(注9)、浜北人(注10
)、圣岳人(注11)、帝释观音堂人(注12)等。
这些人类是从哪里来的?诸说不一。(注13)根据中日两国学者的研究,日本化石
人的故乡不是单数,而是复数,至少是从南北两方 面来到日本列岛的。那时日本还
是大陆的一部分,中国人来到日本比较方便。据研究,旧石器时代的日本人有可能是
中国北部北京猿人的后裔,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步经由朝鲜来到日本。(注14)
我国古脊椎动物学者斐文中指出,日本早水台遗址中出土的旧石器在原料、器形
、制作方法等方面,与北京周口店第15地点的文化遗存有许多共同之处。在鹿儿岛上
场遗址中发现的石球与中国谗家窑遗址中出土的石球属于同一类型。从许家窑遗址中
发现的尖状器、刮削器同坜木县星野遗址第7、第8层中出土的同类石器非常相似。野
民湖底的长石片和用长石片制成的刮削器具有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洞沟遗址的长石
片工艺的某些特征。(注15)。芹泽长介认为,从早水台遗址下层、岩宿遗址零层、星
野遗址下层中发现的旧石器是属于中国周口店文化的类型。至今发现的属于这种类型
的遗址大部分在关东以西。(注16)贾兰坡认为,新石器时代日本人的下颊骨具有中国
猿人“下额圆枕”的特点。(注17)从语言学上看,日本语在语法结构、音韵组织方面
具有蒙古语和朝鲜语的一些共同特点。再从地质学上看,洪积世的日本同亚洲大陆相
连,西日本又同中国、朝鲜接近。从上述看来,日本化石人是从中国移入的这一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