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功成万枯骨,三国三大战役,包包究竟有多大,让我们看看数据
一、官渡之战
双方兵力:曹军近2万,袁军10万,双方兵力对比1:5
战况:袁军失败,损失7-8万
袁军失败原因:袁军内讧、曹操断粮、许攸投降、张合+高览投降(和曹操断粮及袁军内讧有关)
二、赤壁之战
双方兵力:孙刘联军约5万,曹军争议较大,最少15万,最多25万,平均算20万,双方兵力1:4
战况:曹军打败,按”损者大半”的说话,曹军损失至少10万兵力
曹军失败原因:水军被烧、瘟疫、马没吃的。其中瘟疫是不可抗力,马没吃的是曹操自己的问题
三、夷陵之战
双方兵力:吴军5万,刘军约10万(前锋8万,后方守军约2万),双方兵力1:2
战况:刘军打败,损失8万兵力
刘军失败原因:刘备轻敌中计
四、三大战役经验包大小分析
包包大小看三个,兵力对比悬殊度、战果、对战双方将领,各按10分计算。
兵力对比悬殊度:官渡之战10分、赤壁之战8分、夷陵之战2分(每增加一倍2分)
战果:三大战役的战果实际上差不多,曹军瘟疫不知道确切死了多少人,因为好多史料都提过这场瘟疫,姑且
算做死了两三万人吧。三场战役杀人数真不少,都给10分满分
双方将领:这个没法量化,比较而言赤壁含尽量高,给10分
官渡次之,毕竟双方都有著名勇将和高等级参谋,给8分
夷陵又次,因为刘备的诸葛、赵云、马超等牛人没参加,张飞死了,给6分
综合以上,三大战役经验包分值为:28:28:18
一、官渡之战
双方兵力:曹军近2万,袁军10万,双方兵力对比1:5
战况:袁军失败,损失7-8万
袁军失败原因:袁军内讧、曹操断粮、许攸投降、张合+高览投降(和曹操断粮及袁军内讧有关)
二、赤壁之战
双方兵力:孙刘联军约5万,曹军争议较大,最少15万,最多25万,平均算20万,双方兵力1:4
战况:曹军打败,按”损者大半”的说话,曹军损失至少10万兵力
曹军失败原因:水军被烧、瘟疫、马没吃的。其中瘟疫是不可抗力,马没吃的是曹操自己的问题
三、夷陵之战
双方兵力:吴军5万,刘军约10万(前锋8万,后方守军约2万),双方兵力1:2
战况:刘军打败,损失8万兵力
刘军失败原因:刘备轻敌中计
四、三大战役经验包大小分析
包包大小看三个,兵力对比悬殊度、战果、对战双方将领,各按10分计算。
兵力对比悬殊度:官渡之战10分、赤壁之战8分、夷陵之战2分(每增加一倍2分)
战果:三大战役的战果实际上差不多,曹军瘟疫不知道确切死了多少人,因为好多史料都提过这场瘟疫,姑且
算做死了两三万人吧。三场战役杀人数真不少,都给10分满分
双方将领:这个没法量化,比较而言赤壁含尽量高,给10分
官渡次之,毕竟双方都有著名勇将和高等级参谋,给8分
夷陵又次,因为刘备的诸葛、赵云、马超等牛人没参加,张飞死了,给6分
综合以上,三大战役经验包分值为:28:2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