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练字把格式缩到 6cm 之后,结构有少许不稳定,遂问老师,为什么我写8cm的时候是好的,小了就写不太舒服?答曰:长期练习固定大小,形成记忆之后,突然换大小肯定会不适应,正常现象,同时说明练习不够。
今天根据二玄社的帖,特意量了一下三门记的格子大小是 3.7x3.5,缩放比 81:100,计算得到实际格子的大小是 4.57x4.32 cm,略偏扁的格子。难怪我用8cm的格子临帖的时候是最舒服的。
高清单字版用手机查看时,我的手机宽 7.5cm,练习时正好用这个大小,舒服。
湖州妙严寺的原帖尺寸是 34.2 x 364.5 cm,纵9个格子,估算得到原格子大小 3.5x3.6 cm,比三门记的字小1cm左右。那么练习的话 6-8cm 应该是最好写的。

今天根据二玄社的帖,特意量了一下三门记的格子大小是 3.7x3.5,缩放比 81:100,计算得到实际格子的大小是 4.57x4.32 cm,略偏扁的格子。难怪我用8cm的格子临帖的时候是最舒服的。
高清单字版用手机查看时,我的手机宽 7.5cm,练习时正好用这个大小,舒服。
湖州妙严寺的原帖尺寸是 34.2 x 364.5 cm,纵9个格子,估算得到原格子大小 3.5x3.6 cm,比三门记的字小1cm左右。那么练习的话 6-8cm 应该是最好写的。